在苦難中尋找天堂-發言稿900字

來源:才華庫 3.07W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能夠利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發言稿的寫法比較靈活,結構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講稿那麼嚴格,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你寫發言稿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在苦難中尋找天堂-發言稿9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苦難中尋找天堂-發言稿900字

還記得這樣一首小詩:“是起點,但願不是終點;是開始,但願不是結束:是出發,歸宿尚待尋求;是離散,歡聚當可期待。”人生的旅程中,我們不止一次走上月臺,流動的腳步中或帶著悲傷、惆悵與蒼涼,或含著快樂、希望與滿足。在這裡,沒有不變的塵埃,只有永遠向前的腳步。即使在苦難中,仍執著地尋找天堂。

張愛玲說過:“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苦難中的天堂,也需在刺破蒼涼後,方能尋得。一個在苦難中掙扎了一生的文人,一個在冤曲中舞出華彩篇章的舞者,一個滋養中國人千年的大文豪,在苦難與孤獨中創造了一個至高的精神天堂——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如夢的人生,東坡在希望與失望中掙扎,冤案的打擊,思想的排斥,親友的離散無一不對這個單純的文人形成一種生命的蒼涼。但蒼涼不是絕望,黃州赤壁,俯仰之間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密州出獵,仍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豪情。蘇軾雖被貶逐,但卻因這放逐的苦難,而成就了千年不朽的精神天堂。曾經的他,不負己心。今天,這種蒼涼的美麗仍迴盪於我們心中,蒼涼之下,仍有美麗。

由古及今,當東坡在歷代中國人精神天堂中崛起時,我們正演繹著一段艱難的航程。走進附中,當曾經的光點淹沒在霓虹之海時,我們迷失了方向。迷茫中,我們跌跌撞撞走過了一年。課堂上的`浮想聯翩,考場上的手足無措,當曾經的豪言壯語在一次次失敗中化為泡影,我們就亂了陣腳。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匆匆,容不得我們的腳步再散亂。心,不要再流連過去的輝煌,而要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不要感嘆生活的無情,因為它總給我們兩個選擇,在成功裡,你可以選擇享受或是攀登下一座險峰。在失敗裡,你仍可選擇放棄或是不懈努力。永不言棄,即使在苦難中,仍可以追尋天堂。若是沒有結束的傷感,哪來開始的可貴;若是沒有離散的不捨,哪來相聚的歡樂;若是沒有失敗的痛苦,哪來成功的喜悅;若是沒有刺透蒼涼的漫長等待,哪來蒼涼下蘊藏的美麗。

在苦難中,為何在結束的月臺上停滯而不是趕上下一班開走的列車;為何總因離散落淚麗不期待歡聚的一天;為何總沉溺於失敗的頹廢,而不去攀登人生的高峰。

讓我們相信,無論多艱難的現在,終將化為記憶與過去,當生命之船揚帆起航,永不疲倦的遙渡,是你唯一的彼岸,蘇軾選擇了在苦難中尋找天堂,而我們的選擇又是什麼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