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發展論文

來源:才華庫 4.99K

一、信源和信宿之間存在廣泛的共通的意義空間

竹枝詞發展論文

傳播,簡單的說,就是指資訊的傳遞。著名的傳播學家施拉姆認為,一個傳播活動至少包括三個要素:信源、資訊和信宿。資訊的傳遞總是在信源和信宿之間進行的。從傳播學的視角來看,竹枝詞在傳播和發展過程中,信源就是創作者,資訊就是詩歌文字,信宿就是廣大的讀者。按照傳播學原理,傳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傳受雙方必須要有共通的意義空間。共通的意義空間,意味著傳受雙方必須對符號意義擁有共通的理解;在廣義上,共通的意義空間還包括人們大體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

依中國詩歌體裁之定義,竹枝詞乃專詠民間生活瑣事之採風詩,亦即竹枝詞是具有庶民性格的。竹枝詞作為民間歌舞早就在巴蜀民間流傳了,但直到唐元和年間由於劉禹錫、白居易肯於汲取養料,向民歌學習,經過再創造成為為歌者配的詞,又經長期演變,詞逐步脫離歌而成獨闢蹊徑的新詩體。由此可見,民歌是竹枝詞的母體。竹枝詞的民歌本源特性要求竹枝詞的創作者無論是述風土、紀人情、觀時事,都必須走到人民當中去,從民間生活中採集創作的素材、尋求創作的靈感、汲取民間文化的營養。這便決定了竹枝詞在傳播過程中信源和信宿之間存在廣泛的共通的意義空間。從竹枝詞文字來看,竹枝詞大都是描寫風土人情、山川形勝、社會百業、時尚風俗、歷史紀變的,反映內容與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且形式上竹枝詞具有口語化的特點,並一向有註文的傳統,用簡明的文字註釋詩的內容,使群眾看得懂,易理解。這就使得竹枝詞的作者和讀者在竹枝詞文字符號的理解上具有了廣泛的共通的意義空間。從竹枝詞的作者構成來看,他們或是姓名不可考的鄉野村夫(婦)(佚名、無名氏、晴嵐氏等),生活在社會的最低層,“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直接歌唱和講述他們的情感、勞作和日常的瑣碎生活;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文人,他們熟諳鄉邦掌故的風俗人情和社會世態,深悉本鄉本土的山川勝蹟和百業民情,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了在當地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竹枝詞為體,“或抒過眼之繁華,或溯賞心之樂事”,描寫和記錄他們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或是處於羈旅行役的遊子,借竹枝詞“借眼前之聞見,抒胸際之牢愁”,抒發相思之苦、羈旅之愁、鄉土之思、離情別緒;或是外來的觀察者,對異地的風俗充滿了好奇,“沿途據所見聞,兼用方言聯成絕句,隨地理風物以紀遊蹤”。因此,作者與讀者在生活經歷和文化背景上也存在有廣泛的共通的意義空間。

二、文字符號的特殊性

按照傳播學原理,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目的是交流意義,即交流精神內容。但是,精神內容本身是無形的,傳播者只有藉助某種可感知的物質形式,藉助於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傳播物件也只有憑藉這些符號才能理解意義。因此,人與人的之間的傳播活動首先表現為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符號化即人們在進行傳播之際,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意義)置換成語言、聲音、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號;而符號解讀指的是資訊接收者對傳來的符號加以闡釋、理解其意義的活動。在詩歌傳播中,如何編碼,寫成什麼樣的詩,是影響傳播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中心環節和重要因素。從傳播學的視角來看,竹枝詞歷千年而不衰,究其原因,與其文字符號的特殊性有著密切的'關係。詩歌只有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從竹枝詞的起源看,《昭明文選》中有關於巴山調(即民歌竹枝詞)廣為民間傳唱的記載:“客有歌於郡中者,其下始於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這個著名的“下里巴人,千人唱和”的典故,有力地說明了竹枝詞一經產生就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由民歌演變過來的文人竹枝詞,與其它詩體比較起來有鮮明的特色:一是易學、易寫。竹枝詞不拘格律,束縛較少。民歌作者不太懂韻書上的規範,民間竹枝詞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聲韻。這種不拘格律的現象,從劉禹錫、白居易開始,後人接踵,世代承襲下來。竹枝詞的這種特色,給了它廣泛流傳發展的便利條件。由於格律較自由,束縛較少,作者易於掌握,使竹枝詞擁有空前多元化的龐大的創作隊伍。二是易懂。竹枝詞語言流暢,通俗易懂,重自然、少雕飾。竹枝詞是由民歌蛻化出來的,民間的口語、俚語皆可入詩,且極少用典,讀起來琅琅上口,雅俗共賞,富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和生活氣息。此外,竹枝詞吸收了民歌詩風明快,詼諧風趣的藝術特點。“能以嬉笑代怒罵,以詼諧發鬱勃”(顏繼祖《秣陵竹枝歌》序)。往往於風趣中見神韻,於詼諧中隱美刺,於俏逗中見真情。古人云:“詩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淡”。竹枝詞正是在詼諧風趣之中,化精深入平淡,達到深入淺出的境界。當人們閱讀時,直感妙筆生花,常常在詼諧解頤中發人深思,耐人尋味。竹枝詞這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博得歷代讀者的喜愛,並給予高度評價。竹枝詞易學易寫和易讀易懂的符號特性使得竹枝詞作者符號化和讀者符號解讀的過程暢順自如,從而最終決定竹枝詞能夠良好傳播效果的取得。

三、包含意義廣泛而貼近生活

傳播是人類關係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機制。在資訊傳播中,按人的需求而言,與人的生存和物質利益密切相關的日常生活資訊最重要,一般的文化訊息次之,特殊的文化資訊又次之,需求的人數也依次遞減。而竹枝詞作為高懸於人的精神生活空間的特殊文化資訊――詩歌的一種形式,能夠擁有龐大的創作群體、眾多的作品數量、廣闊的創作空間、深遠的傳世影響,同竹枝詞文字資訊所包含意義的廣泛性及其與貼近讀者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竹枝詞長於紀事,泛詠風土,舉凡山川勝蹟、人物風流、百業民情、歲時風俗、水旱災害,大至政治事件、社會興革,小至街頭雜耍、民間小吃皆可入詩。這些題材內容歸納起來可以大致集中在“生產勞作”、“風俗民情”和“男女愛情”三個方面。無論是描寫勞作的“撐得篙頭都是血,一磯又覆在前頭。”,歌詠愛情的“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還是抒發鄉思的“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上莫上動鄉情。”詩歌當中所記述的都是人民群眾所直接經歷的勞作、情感、鄉俗、飲食、衣著、環境、遭遇、戰亂的直接寫照,與他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這種貼近生活的資訊當然地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從而推動了竹枝詞文字的廣泛流傳。此外,竹枝詞題材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諸多領域,反映各個歷史年代的社會生活層面,從廣度和深度上都是其他詩體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滿足了人們對各歷史時期各地區多元化的資訊需求,被廣泛應用於歷史、社會、民俗等諸多領域。

四、文字媒介的使用

人類從事傳播活動,必須具有交流的內容和傳播的媒介。豐富的社會實踐構成了傳播的內容,即社會實踐活動是傳者與受傳者交流的主題,而媒介的出現使人類的傳播成為可能。在竹枝詞的傳播過程中,使用的媒介主要口語和文字兩種。口語傳播是人類傳播的第一個發展階段。作為音聲符號的口語有其固有的侷限性:一是口語是靠人體的發聲功能傳遞資訊的,由於人體的能量的限制,口語只能在很近的距離內傳遞和交流;二是口語使用的音聲符號是一種轉瞬即逝的事物,記錄性較差,口語資訊的儲存和積累只能依賴於人腦的記憶力。口語傳播受到空間和時間的巨大限制。在文人竹枝詞產生之前,民歌竹枝詞雖然也曾取得千人和唱的壯觀景象,但最終因為口語這一媒介的侷限,存世作品寥寥無幾。文人竹枝詞出現之後,文字成為竹枝詞傳播的主要媒介。文字媒介的使用,克服了音聲語言的轉瞬即逝性,使竹枝詞能夠長久儲存下來;打破音聲語言的距離限制,擴充套件了竹枝詞傳播的空間;並且使竹枝詞的傳承有了確切可靠的資料和文獻依據。從而最終實現了竹枝詞歷經千年而不衰、在從通都大邑到偏遠山村甚至域外諸國的廣闊的空間中傳播的奇蹟,使竹枝詞成為浩瀚的中國古典詩歌長河中蔚為壯觀的一支。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雷夢水等編.中華竹枝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