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實習教學論文

來源:才華庫 1.22W

摘 要: 本文結合雙元制教學實踐,通過對教學實訓課程中資金的使用、實訓的效果、教學的管理等幾個方面的探討,論證了最佳班級人數的問題,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小班化實訓方案。

實訓實習教學論文

關鍵詞: 班級人數 小班化教學 技能實訓

在我國職業教育中,職業學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的技術工人的重任,職業學校是造就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的搖籃,為現代工業和社會需求輸送高素質的建設者。職業教育的特點不同於普通教育,學校教學工作由理論教學和技能實訓組成。技能實訓是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培養熟練技術工人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訓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學習與研究、模仿與創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將不同課程的內容相互交叉、逐漸滲透,達到綜合運用的目的,最終增強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多年來,我國的課堂教學的班級學生數幾乎都是45人左右。這種基本組織形式比較適合文化和專業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但在技能實訓中並不十分科學。

世界上一些職業教育比較先進的國家,如:德國和瑞士的“雙元制”人才培養體系,他們的班級學生人數,編制均為24人。筆者通過對兩種不同人數的班級在教學實訓課程中資金的使用、實訓的效果、教學的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對比,認為這種每班學員人數為24人的班級(即小班化教育),在技能實訓中有著很大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於合理地使用資金與裝置。

因為技能實訓有著較多的特殊要求,它有別於文化課學習,每個同學並不能一桌、一凳、一紙、一筆,一米見方的場地即可。實訓中既要有工、量、刃具的安放位置,更要有裝置及生產資料的安置場地。並且每人都要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使其能完成實訓所必須完成的操作動作。而這一切都隨著班級人數的增加而增加。若按照一個學生所需實習場地為4平方米來計算,(一般要求實習場地為每個學生平均4---8平方米)。那麼一個45人的班級進行技能實訓,就需佔用180平方米的實訓場地。在如此大的一個場地中,實施統一的技能實訓與管理,較難保證理想的教學質量。

而當一個實訓班級的人數約為24人左右時(即小班制),它可克服許多因人數太多而產生的難題,進一步提高實訓質量。

專用實訓裝置的添置,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二、三人一臺。(例如:數控裝置、鑽床、砂輪機等)。而在技能實訓中,因為使用規範化了的課題,使學生們的操作進度大致相同。就會形成在某一時間段內,使用相同裝置的人員相對集中,而出現了“裝置不夠用”的現象。而又由於工藝流程所限制,學生們不可能跳過該工序(工步),而進入下一工序(工步)的加工,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等工”。給教學管理帶來了不必要的困難。在人數不變的前提下,要解決這一問題,只能添置相應裝置。而在大多數的時間中,這些裝置將閒置在那裡,造成裝置與場地、資金的浪費。

而若將實訓班級人員數減少至24人左右時,這些問題都將較好地得到解決。而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添置更多種類的先進裝置,有助於使實訓工作做得更完善。

二、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演示效果

演示、示範操作是實習教師傳授生產技能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示範操作質量對學生獲得良好操作技能有重要的作用,它要求講練結合,步驟清晰,動作準確。

操作中的大多數演示不能像文化與理論課教學那樣,依靠在黑板上書寫、作圖或投影。它只能通過教師的形體操作演示,讓學生摹仿和熟練這些過程,形成一定的生產技能和技巧。可是在一個較大的空間中,人員一多,就會使不少的學生很難看清教師的演示和示範。此時,他們只能圍著教師看,形成裡三層、外三層。(一般每層只能圍8人),而外層及教師身後的學生,便往往看不清楚教師的演示。這樣又怎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而若將班級人數減少至24人左右時,演示看不清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以改善,有利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有助於提高語言的傳播程度

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深入觀察,積極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些學生會因各種因素,如觀察模仿能力、身體素質條件等,出現操作姿勢動作不規範、不協調等問題。教師若及時發現這些問題並加以糾正,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演示、巡迴指導中發現普遍性問題應停止練習,集中講解錯誤產生的原因及糾正方法。而當班級人數增多,所佔的實訓場地自然也隨之增大,加上裝置的運轉和眾多的操作噪音,導致教師雖然聲音不小,而學生仍然難以聽清教師的講解。給實習指導帶來了不少的困難,使實訓難以取得最佳效果。

而若將班級人員數減少至24人左右時,所佔的實訓場地更為緊湊,裝置及操作者的噪音也隨之減少,提高了語言的傳播程度,可進一步提高實訓效果。

四、有助於使教師的輔導更趨於規範化

巡迴指導是在實訓教學中對學生實習操作活動的具體指導,是實訓教學的中心環節。此時教師必須穿梭於每個工位之間及時實施個別輔導,以利於學生能準確地摹仿,掌握教師的動作要領,教師對學生具體操作中的疑難問題,要有針對性地、理論聯絡實際地加以解決。但在人數太多、場地太大的情況下,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學生都進行個別輔導,這是根本不可能的。特別是在技能操作的初始階段,教師示範完畢,學生進行模擬操作,大量的學生急需輔導。若得不到及時輔導,將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困惑;學生只能自行其事,易養成不良習慣。若增加輔導教師,也難以全面顧及,同時又難以保證課堂示範

操作的講授和示範的一致性,也不便於統一掌握實訓情況,不便於統一負責、提高教學質量。

而當人數為24人左右時,教師對學生的個別輔導率將會大大上升,使大多數學生得到及時的輔導,教師也便於掌握實訓情況,掌握實訓節奏,使教師的輔導更趨近於規範化。

五、有助於貫徹學生自檢、教師複檢的檢查制度

基礎性技能訓練的開始階段,教師應對加工的工件提出嚴格要求,對製作的工件應及時評判,使學生了解工件加工的質量,以便尋找差距並及時改進和提高。在訓練中,可讓學生多參加工件的檢測、評比,使學生自己能發現問題,同時也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有助於技能提高。有時也可根據具體情況,在訓練教學中採用結對、競賽的方法,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提高訓練教學質量。那麼執行學生自檢,教師複檢的檢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可當學生人數愈多,教師需對學生的操作工件進行檢驗的工作量也愈多。此時教師只能把大量的檢驗工作放在學生實訓結束後進行。減少了面批的次數,不利於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也減少了對學生自檢的監督,此時,反饋的資訊遲緩。不利於因勢利導,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於培養學生養成符合職業要求的職業習慣和專業素養。

而若將班級人員數減少至24人左右時,則能有效地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增加了教師面批工件的概率,有利於規範實訓教學。

六、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教學管理和控制能力

班級中學生人數愈多,隨之實訓空間也愈大,人員的安置就相對較鬆散。造成對學生實訓紀律的控制和管理變得更為困難。例:機電專業的氣焊實訓中,或金工實訓中的刀具刃磨時,教師只能指導個別學生(一般不能超過4人)進行操作練習。使更多的學生處於一種失控狀態。要使學生完全進行自我管理,這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此時將會存在很多的隱患,安全文明生產都不能得以保證。

而若將班級人數減少至24人左右時,這種情況將得以改觀,既提高了可控程度,又便於實訓中的教學管理。

總之,要使實訓教學與管理規範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而將實訓班級的學生人數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是目前情況下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它有助於使實習教師做到“五勤”(腳勤、腦勤、眼勤、嘴勤、手勤)、“四嚴”(管理嚴、教學嚴、實訓程式嚴、考評標準嚴),有利於學生更好也理解和摹仿教師的講解與演示內容;有利於保證教學質量;有助於學校對實習場地的規劃與裝置的優化配置;有利於實訓教師的配備;有利於教學工作的管理。

而面對目前職業學校中班級人數為45人左右的班級,在進行技能實訓中,筆者認為可進行小班化教學,即分批進行,每批人數為24人左右為宜。

具體分法,可視各專業特點而分別對待,如:電工專業分成兩班後,可分別進行電器維修和機床電器控制實習。機電專業分成兩班後,可分別進行車工和鉗工實習。也可把學生分成兩班制,例:早、中班分別進行實訓。而以上的幾種方法,都需要學校有關領導的支援和統籌安排,方有可能實施。

我校在領導的支援下,早已對有關班級進行了小班制實習試行。我校“99電工班”的實訓,將學生分成:電器維修小組、機床電器控制小組。兩個小組同步迴圈進行實習,有效的保證了實訓質量。使該班學生電工中級獲證率達100%。

我校“2000機電班”的實習也採用了分班制,即一個小組為車工實習,一個小組為鉗工實習,進行同步迴圈。最後的等級考證採用選修方式(車、鉗工任選一項),使該班的獲證率也達到100%。。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技能實訓中的學生人數以小班化的24人左右為最合適人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