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來源:才華庫 8.75K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輔助方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肩負著重要使命。本文針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學中存在的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學方式落後、課堂氛圍不活躍、缺少實踐等問題,且藝術類學生較個性化,思想難以管控,因此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如何改革,已經成為高校迫切研究的課題。

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自1987年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他的學科地位、課程設定、教學方式、授課方式等問題均有了落實和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程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關心國家大事、瞭解時事政治。然而形勢與政策經過了30年的發展,在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方面已經具備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學反饋顯示,大學生對於這門課程的認可度不高,而藝術類學生個性化、自律差的特點,使得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面臨嚴峻考驗,筆者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者、引領者,通過一定的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總結了以下的問題以及改進。

一、當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的設定不合理。“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課程設定方面卻不是很重視,採取應付的態度,課程內容不按照學生特點指導、上課人數過多、對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形勢與政策課程是採用原有班級成員上課,且人數不統一,有的班級人數過於偏多不利於學生學習。藝術類學生課程繁重,形勢與政策課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週末時間,學生的課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師在上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時候在網上隨便找一些過期的資料向學生讀一讀,或者下個視訊播放就可以了。

2.課程不被重視。目前形勢與政策課程在大學一年級至三年級開設,但是本科之後研究生階段就不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了。這門課程雖然在本科開設,但是大部分高校對這門課程的重視是低於必修專業課程。目前高校開設的專業必修課有思修、馬哲、毛概等,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進,教材也在更新換代,而形勢與政策課程並沒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課時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徵訂的教材發到學生手上之後,這些內容就已經不是最新的國家實事熱點問題。

3.課程師資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勢與政策教室均是由輔導員擔任,大部分的高校輔導員並非思政類專業畢業,本身缺乏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且授課教師年輕化,基本都是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教師,加上大多數高校並沒針對這部分輔導員進行統一培訓授課。由於輔導員是一個任務繁瑣的工作狀態,需要大量的時間去處理學生日常事務,而形勢與政策這個課是一個以國家熱點、時事性強的課程,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積累和掌握相關內容。隨著藝術類招生規模的增大,使得許多高校的輔導員配置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執行,許多高校達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現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這就使得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學生大量的生活問題需要輔導員花費時間引導,這就造成部分輔導員備課不充分。

4.課程考核單一。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形勢與政策”課程考核都是採用遞交論文的形式完成,而學生的課程考核是隨堂成績再加上論文的成績而定,而論文的成績一般所佔比例很大,很多教師在進行上課的時候基本都不會進行考勤,且藝術類的學生平時專業課程學習較頻繁,在對待公共課學習就會較為鬆散,所以上課到勤率較低。在課程作業方面,學生一般都會在網上進行復制,然後貼上成為自己的論文,把別人的觀點直接引用來用。這種考核形式使得學生在對待課程作業就存在隨意性,不利於學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國際問題,分析最新政策的積極性。

5.課程教學手段有待加強。目前大多數形勢與政策課程以理論課的形式開展,授課形式都是教學為主,一方面上課教師基本都是對著課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對著概念一字不漏念出來,沒有自己對這個事情的個人見解。另一方面在課程學習當中,缺乏實踐活動,本來就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會顯得更加枯燥無味,學生會更容易疲勞,課堂效果也不明顯,即使在課堂當中想採取互動、體驗式的教學方式的話,最終因為人數眾多或者資金不足而難以實現,導致該課程吸引力不高。

二、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學改革思路

1.明確課程授課方式。應該根據藝術類學生特點對形勢與政策內容進行設定,藝術類學生大一對大學生生活不了解,應該在大一期間開啟他們關心社會熱點、國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讀我國的安全、經濟、政策、文化和社會等問題,大二、大三藝術類學生相對比較適應大學生活了,而且與本班同學之間有所交流,所以這個階段的年級學生課程可以設定主題小組討論、辯論賽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學習。另外,可以把形勢與政策跟專業課一樣的性質,利用大學生白天的時間進行教學,實現小班上課的形式,這樣大學生的到課率會有所提高。

2.明確課程長期教育的定位。我們目前都覺得研究生屬於思想境界比較高的階段,沒必要對他們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指導。實際上,他們研究生階段只要沒走出社會,還是要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教育的,讓他們更加了解社會動態、國家熱點。研究生都是經過再次淘汰從而繼續進行學習,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是學習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覺悟教高的學生,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理想信念這些都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因為在研究生階段很有必要繼續開展形勢與政策課程。另外,形勢與政策應該儘快修訂專門的教材,這樣課程才會被學生引以重視。

3.精細任課教師隊伍。完善的教師隊伍是確保課程質量的保證,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除了輔導員之外,應該結合思政類的教師隊伍,共同探討研究形勢與政策的授課方式,通過傳幫帶的作用建設好形勢與政策教師隊伍。在精細任課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原有輔導員教師的基礎上,對於新任教師要進行以舊帶新的方式帶動,等到實習結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師進行授課;二是鼓勵輔導員教師們多走出去學習跟參加比賽,以賽代練,在參與當中跟其他省份優秀教師交流學習,互相促進,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備課小組,通過組長帶動組員的作用,在每個學期開學初以及開學末進行教學體會交流活動,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經驗;四是邀請校外相關研究專家進校開專題報告以及講座。

4.建立健全的考試考核制度。避免單一的評價體系,可以採用實踐結合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而不是單純的課堂加論文的形式。應該把考核貫徹在不同形式的考試考核當中,學生的上課考勤、課堂回答問題、上課討論積極性、社會實踐活動等情況結合考核。同時,這門課程應該是一個全校性各部門相結合的一個課程,教務處負責提供足夠的上課教室;學工部可以邀請相關專家進校進行講座報告;宣傳部可以利用網路宣傳和釋出相關最新國家熱點、時事政治。

5.結合新媒體創新教學模式。單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藝術類大學生的需要,在這個科技發展快速的年代,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必然的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彙報,通過PPT、視訊來結合某個主題進行課題彙報;另外利用新媒體的方式,通過目前比較熱門的APP軟體,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網路媒體,採取線上討論或者線上問答的形式開展形勢與政策的教學,另外可以通過藝術類學生喜愛拍攝的興趣設定某一主題讓學生進行創作,舉辦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來吸引藝術類大學生對於形勢與政策內容的瞭解。

參考文獻:

[1]張甜甜.試論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思路與實踐[J].高等教育,2016.

[2]崔大勇.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改革探析[J].現代交際,2016.

[3]鄭勇妮.探析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效果[J].科技教育,2016.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