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探索論文

來源:才華庫 1.35W

論文關鍵詞:高職 大學語文 模組

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探索論文

論文摘要: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雙重功能,在高職教育階段如何讓大學語文更好地服務於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本文在分析高職大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目標、內容和途徑,並結合自身所在學院的實際情況,對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進行實踐探索。

隨著高職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以及人們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關注,大學語文如何適應高職教育,為高職學生當前就業和將來可持續發展搭建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成為高職院校函待解決的課題。

一、關於綜合素質

“素質”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三種解釋:(一)指事物本來的性質;(二)素養;(三)心理學上指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在教育領域中“素質”應是以上三種意義的綜合,即是以人先天的生理為基礎,經過後天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由知識內化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由於素質是一種心理品質,它可以通過外在形態(人的言行)來體現,左右著人對待外界和自身的態度,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綜合素質是一個總體概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等四個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是靈魂;文化素質是基礎;業務素質是本領;身體、心理素質是支撐的本錢。

語文課程既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載體,作為傳承文化、價值觀念的工具,維繫人類社會的綿延發展。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工具性表現出來的是語文課程外在價值和意義,人文性則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內在價值和意義。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某種生活技能的活動,它更是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是把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的一個過程,對學生的人生觀乃至世界觀的形成都有著重大影響。

二、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現狀

當前,在“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就是“準就業”教育的背景下,大學語文教學遭遇許多尷尬:從高職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學計劃來看,除了文科類專業外,一般理工類專業不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即使有個別專業將大學語文作為選修課供學生來學習,最終也沒有什麼學生來選。對此。《中國教育報》給予了關注並展開調查。調查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為大學語文就是“高四語文”,沒必要浪費時間再學。

反思當前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造成大學語文這種尷尬的內外原因有很多,就大學語文課程而言,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落後,是造成大學語文成了“高四語文”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高職教育學制時間較短、學生就業壓力大,促使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不重視甚至忽略大學語文的學習。

但語文實際應用能力的高低卻是大學生能否成功就業的關鍵因素,據團中央學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釋出的《2006年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對大學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此為:

表達更是“敲開企業大門的第一塊磚”:向用人單位遞上一份簡歷,表現的是文字表達能力;與用人單位見面,展示的是口頭表達能力。可見,在高職階段,仍有繼續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需要。重新審視大學語文課程,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需要,對高職大學語文課程進行改革,應是當前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

三、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目標、內容和途徑

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應與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銜接,使兩個階段的知識能順利的連結,為有效促進知識的遷移、內化和昇華搭設合理的平臺。當前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是從“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三個方面來設計和構建的,其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高職教育階段大學語文課程改革,除了要與之前的語文課程體系銜接外,還必須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高職教育培養“面向社會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大學語文課程尤其關注語文的工具性功能的實現,即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等能力的獲得。因此,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目標可以這樣確定: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好的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等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學生的就業和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必須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絡,從當前就業和將來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出發,對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教材、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質量的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

改變教材與教學的關係,要讓教材服務於教學的實際需要。目前高職院校對教材的選擇一般是根據評估的要求來選擇的.—選用教育部指定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優秀教材,大學語文教材當然不例外。這種要求可以在“面”上保證各高職院校教材的質量,但對各高職院校學生實際需要的針對性不強。如果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不對學生的需要進行調研,不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只是機械地按照現有教材所呈現內容的先後順序,按部就班教學,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要讓教材服務於教學的實際需要,高職大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各專業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選擇和加工,以突出語文的應用性功能,讓語文的學習與學生實踐、實操聯絡起來,使同一本教材不同專業的大學語文教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改變以往大學語文教學“到哪裡都是一個面孔”的現象。

強化服務意識,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已經把語文所有的基礎知識點都涵蓋了,基礎教育後的語文教學,其著重點應放在幫助學生將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因此,教師的角色應從“授業者”轉變為“引導者”,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引導學生自主地對以往的知識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以加速知識內化的速度,提升學生素質。

利用網路資源,延伸大學語文教學的時間,拓寬大學語文教學空間。職業教育使學生到校外頂崗實習成為必修課,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較短,因此,高職院校所開設的課程都遵循著“必需”和“夠用”兩大原則。多數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只安排48學時。48學時對於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不夠的。利用網路資源,不僅拓寬大學語文教學的空間,延伸大學語文教學的時間,彌補學時的不足,還隨時隨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方便,體現高職教育服務的宗旨。

利用靈活、多元的考評方式。引導學生更多的關注語文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各種選拔性、淘汰性考試中成長起來的學生,已經習慣了將“知識”等同於“能力”,這種認識使許多學生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多采用記憶的方式。這種只重記憶,不重運用和實踐的學習方式,不適合培養動手能力的高職教育,因此,迅速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強化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是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

四、“以就業為導向”背景下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探索

我院是一所以工科為特色的高職院校,除了人文學院外,大學語文一般作為選修課安排在三年級上。三年級學生學習、實習和就業的壓力與矛盾是擺在學生面前的難題。為實現大學語文課程目標,幫助學生成功就業,我們根據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從就業和學生可持續發展需要出發,對現有的大學語文課程內容進行了分解。組成不同的模組。如下圖:

“基礎模組”關注的是自我表達能力的獲得,其內容包括“應用文寫作”和“口語訓練”;“活模組”關注的是閱讀視野的拓寬和健康高尚審美情趣培養,其內容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專題研究報告。

整個模組教學採用“2+3”的模式即“基礎模組”中的“應用文寫作”和“口語訓練”,為必修內容;"3”是“活模組”中任選的3個專題研究,為選修內容。“基礎模組”共36學時,採用班級授課的形式進行;“活模組”共12學時,採用講座的形式開展,每講4學時。所有模組的內容都製作成課件,作為網路課程的教學資源

模組化後的大學語文課程,是一種小型化課程,它雖然使課程的學習週期變短,但也大大增加了課程的數量,這對大學語文教學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建立起相應的記錄學生成績的完善系統,來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做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因此,我們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方式進行了改革。根據“過程性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為輔;注重平時訓練,強調能力為本”的原則,對成績的考核和評定方式進行了改革:加大平時成績在總評成績中比例,平時成績佔60%,期末成績佔40%;改變成績由教師評定的單一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成績的評定中來。

這種“2十3”模組教學的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取一些模組,組成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課程計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採納模組化思想開發課程,使大學語文課程獲得巨大的靈活性和彈性,在有限的學時裡,拓寬大學語文教學的空間,開拓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更重要的是它的實施能從根本上落實了“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高職教育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成長。

五、兩點注意

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絡的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決不是將某一門專業課與大學語文課內容的簡單疊加調和。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應始終堅持其課程特點,幫助學生掌握紮實的專業技能,培養人文精神、完善人的心性,培養人格健全、掌握生產技能的合格人才。

理性看待學生的實際需要。當前的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應試問題,而大學語文課程內在價值主要體現在素質的養成,與專業技術和技能訓練相比,其教育效果往往不易立即顯現。而就業的壓力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短視行為,“就業市場需要什麼就學什麼”這種心態固然好,但在學校的課程改革永遠跟不上科技變化的速度的今天,畢業後再學習是所有高職大學生的必經之路。因此,高職大學語文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現實的需要,又要引導學生超越現實的需要,更多地關注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學生的就業和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