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應中心規範化管理措施論文

來源:才華庫 6.63K

1、制度規範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規範化管理措施論文

我院是2013年新院開始執行的,在佈局上是完全符合國家規範要求的,設施也是採用最先進的儀器裝置。在管理上認真執行三項行業標準,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各項工作制度崗位職責,流程,應急預案,專項檢查質量標準,在工作中所有員工重細節、重過程、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建立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進行考察制度,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進行及時的糾正。失誤違規操作大大減少。其次,建立嚴格的滅菌效果監測制度,使患者用上安全放心的無菌物品,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如下監測:①B-D試驗,預蒸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每天都要進行B-D試驗,合格後方能正式進行滅菌,②工藝監測,器械包重量不超過7公斤,敷料包不超過5公斤待滅菌包體積不超過30cm×30cm×50cm,包與包之間留有空隙,總重不超過滅菌器容積的90%,溫度、壓力、滅菌時間,可以列印存檔,並且電腦保留結果,每個滅菌包只要有單元號都能查詢消毒滅菌過程,追溯資訊完善。物理、化學監測不合格的物品不得發放。每鍋做批量監測,每週做生物監測。

2、重點環節管理,預防醫院感染

供應室承擔著全院汙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裝、滅菌、儲存和發放是全院感染的主要環節,今年我科緊緊圍繞科室具體情況制定了重點環節的管理措施,重點時段的應急預案,重點物品的管理。重視器械的'清洗包裝質量,每天由質檢人員負責對乾燥後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清洗質量及效能檢查,採用目光及光源放大鏡監測,定期用清洗指示物測清洗機的清洗效能,定期用ATP熒光檢測法測試器械清洗結果。堅持每月質量檢查1~2次每次抽查包裝好的器械包3~5個,護士長隨時抽查監測後的器械,器具,物品無血跡、汙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鏽斑,功能完好無損毀,每天檢查清洗、消毒滅菌質量追溯過程的記錄;每月對無菌間空氣、工作人員手、操作檯進行細菌培養監測;對植入物及外來器械嚴格滅菌,發放管理,並每批次生物監測,保證消毒物品的質量,確保患者安全。

3、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培訓

培養護士嚴肅的工作態度,良好的慎獨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重視供應室工作人員醫院內感染控制知識培訓,護士分層次培訓,科裡組織專科業務學習,專科操作演示,晨會集訓與醫院培訓集合,學完後進行考核,不合格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指標。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充分發揮培訓,考核對護士激勵作用,注重學習《感染管理辦法》法律法規學習,對供應室工作人員崗前和崗後的相關知識培訓,消毒供應中心樹立“保障病人安全,提供合格產品”的工作理念,充分適應供應室發展的需求。

4、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

建立健全防護體系,保證供應室的清潔以及各種醫療器械的安全運送和回收,定期組織學習防護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防護能力,健全完整的供應室防護制度,同時要不斷加強,對供應室工作人員工作規範的操作,健全發生職業暴露的處理對策,對供應室護士手衛生的指導和監督是預防院內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措施之一,每月對手採樣進行細菌學監測,提高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做好日常防護,減少職業暴露的傷害,保護患者的同時也保護自己,使得醫院供應室的管理與控制逐漸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合理化的道路。

5、結語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各科室服務的中心,是醫院實現無菌操作,減少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供應室的管理質量直接或者是間接地影響到醫院各科室臨床工作,所以加強和有效地醫院供應室進行管理和控制,不僅是醫療衛生水平提高的表現,也是醫院的一項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