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因美讀而精彩論文

來源:才華庫 2.72W

從古至今,人們都是在美讀中品味中國語言文字的奧妙,而美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通過讀表達出來。讀者因文中喜而悅,因文中悲而泣。美讀的關鍵是情感的體驗,國小語文教材的課文絕大多數文質兼美,情文並茂。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通過美讀,可以讀出文中的語言美,讀出文中人物的形象美,也可以讀出文中所蘊含的情感美,使看似平淡的文字讀得激昂澎湃,讀得如泣如訴……把這種美讀貫穿於我們的語文課堂,更能使我們的課堂精彩紛呈。

課堂因美讀而精彩論文

一、美讀激發學生的興趣

美讀是學生進入文字的橋樑,可把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話語,把文中靜止的感情變成真情實感。美讀是學生與作者心靈的溝通。教師利用課本中的美文來煽情,使學生“為美動情”“因美生情”。對於那些富於情韻、語言優美、朗朗上口的作品,讓學生或朗讀或吟誦或記背,學生就能在美讀中走進文字,輕鬆愉快時恰如鶯囀,欣喜如狂處聲如洪鐘,傷心難過處如泣如訴,義憤填膺處鏗鏘有力……如朗讀《開天闢地》一課中讀“盤古左手拿鑿,右手握斧,一陣猛劈猛鑿”時,就要讀得有力,感受到盤古的神力無比;讀“他撥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時聲音要如風雲輕柔如絲,讀“他的聲音變成了轟隆的雷霆”時聲音要高昂渾厚,讀“他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時要讀得心潮澎湃……學生通過一系列聲情並茂的朗讀,不知不覺中感悟了文章真諦,無形中喜歡上這個故事,喜歡上朗讀。

二、美讀讓課堂更活躍

國小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非常有趣,角色之間的對話較多,而且角色的性格分明,很適合學生分角色美讀。所謂分角色朗讀要求學生像演員一樣,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之中,強烈的角色意識會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情感,這樣學生就能真正走進文字。分角色朗讀能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喜歡幻想是學生的天性,一想到自己能充當其中的一個人物,演一次戲,心裡就特別高興,也特喜歡搶著去讀。學生在朗讀時進入了角色,一邊演一邊讀,讀出了人物的個性特徵,再現人物本來的面目。由於朗讀落到了實處,學生更能發現課文中的疑問,並且積極去解決這些疑問,相互之間進行探討,使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異常熱烈,充滿生機。

例如,教學童話故事《狐狸和烏鴉》,讓學生戴著頭飾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學生通過朗讀,及一系列的神態、動作的輔助,把狐狸狡猾的模樣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光表演者,其他觀看的學生也能深深體會出狐狸的本性,讀懂了作者字裡行間所要表達的深意。像這一類對話較多的童話故事,如果讓學生充分地去美讀,課文所要表現的含義根本就不需要老師多講,學生在讀中自然而然就會領會。由於反覆的分角色朗讀讀出了文中的韻味,讀出了文中的樂趣,學生自然會搶著朗讀,搶著回答問題,課堂氣氛自然而然活躍起來。

三、美讀增添語文課的韻味

特級教師賈志敏說過:“語文就是變著花樣讓學生讀書,興趣盎然地讀,卓有成效地讀,讓學生讀準、讀通、讀懂、讀好。”這就說明了美讀的重要性。美讀的意義在於通過對作品節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字世界走入作者的內心,達到與作者神氣相通。古詩的誦讀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朗朗上口地誦讀,也可以是低唱慢吟地誦讀;可以是配樂誦讀,也可以是邊畫邊讀,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無形間增添語文的韻味。

例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我讓學生配樂朗讀,在學生初讀了古詩後,又讓學生朗讀詩的每一句,然後找出句子中的關鍵詞(動詞):日照、生、遙看、掛、飛流、直下、疑是、落。通過對這些字詞的反覆誦讀,讀出了詩的韻味,也體會到瀑布飛流而下的壯觀和詩人李白運用的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不光是古詩,其他體裁的課文也同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反覆朗讀,體現文章的韻味。

四、美讀提升課堂實效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對文字的美讀,領會了文章內容,有了濃重的學習興趣,而這種興趣、這種獨立自主的情感卻屬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範疇。國小語文的課堂,不光是智慧的傳遞,更應該重視興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挖掘,教師不單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美讀”教學能讓學生深刻體驗到自己的興趣,意志、情感、注意等,並使其得到不斷地發展,創設一種和諧、智慧的課堂文化氛圍。這樣的氛圍,能協調學生知、情、意、行的心理結構,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促使他們智力因素的發展,達到雙贏的目的。當學生朗讀精彩時,老師恰到好處地給予鼓勵的掌聲,更能激起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能使學生在內心深處與文字語言相碰撞,相交流,相融合,從而把文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由於學生課堂上全身心地專注和投入,教學效果則不言而喻,一目瞭然。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教學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一定要針對語文課程的特點,置“美讀”教學於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對文字的“美讀”,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語文課展現光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