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聲樂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來源:才華庫 1.36W

摘要:作為中國小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聲樂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藝術特質,培育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在新課程背景下,聲樂教學要緊扣《音樂課程標準》,致力於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能力及創造能力,並藉以陶冶學生情操,提升綜合素質。聲樂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研習新課程標準對於中國小音樂教師素質的要求,革除傳統聲樂教學在理念和模式上的弊端,進而探索出契合新課程要求的中國小聲樂教學路徑。為此,本文從聲樂教學的相關概述入手,對新課程賦予中國小教師的基本素質要求予以分析,著重就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國小聲樂教學策略予以探究,以期為優化中國小聲樂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提供可行借鑑。

中國小聲樂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關鍵詞:新課程;中國小;聲樂教學新課程

提出:“要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編創等音樂活動,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在愈加重視素質教育的當下,藝術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日臻突出,聲樂教學業已成為中國小的必修課程之一。作為音樂課堂上的主要內容,聲樂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起到洗滌身心,淨化心靈,昇華智慧的作用,對學生的感染和薰陶意義不言而喻。

一、中國小聲樂教學概述

1.聲樂的概念

所謂聲樂,其又被稱之為藝術歌唱,是指將藝術化的語言和科學化的歌喉相結合,塑造出鮮明生動,悅耳動聽的聽覺形象,以此來表現出語意高度凝練的歌詞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調,藉以抒發思想情感並進行二度創作的一門音樂表演藝術。聲樂作為一門語言化和情感化的藝術,能夠有效激發人的內在情感,並激起內心共鳴。中國小聲樂教學的開設不僅給予了學生基本的聲樂知識,還起到了培育學生音樂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2.中國小聲樂教學的作用

(1)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歌唱水平完整的聲樂教學不僅包括音樂的發聲技巧,還涵蓋了對歌唱的整體結構、藝術形象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的把握。通過這一完整的教學系列,能夠強化學生對於氣息和共鳴的控制,加強對音色的錘鍊,並精準把握藝術表現力。同時,聲樂教學還能訓練和強化學生對於歌曲的藝術感知力、想象力以及理解力,促使學生以自身良好的藝術審美觀為尺度來實現與音樂的情感交融,以最好狀態展現音樂形象。(2)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對一首歌曲是否成功演唱的評判,不僅僅是音樂技巧的良好發揮,更需要演唱者內心情感的發揮,真正做到用心演唱。如果缺乏了對音樂的心理感受,將很難表達出作品的內在情感和蘊意,無法喚起聽者的審美共鳴。因而,藝術修養是歌曲演唱的成功所在。聲樂教學理論傳輸和技能教授,對學生淺移默化地影響和滲透,逐步樹立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3)有利於樹立學生的審美觀念聲樂教育全面而具體地概括了聲樂審美教育的系統結構,並充分解析了施教者與受教者學習、研究的具體內容,通過對聲樂審美教育基本方向的規範,引導學生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正確辨別美醜,以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觀念。

二、新課程標標準對中國小音樂教師的素質要求

1.中國小聲樂教育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傳統的中國小聲樂教學模式以書本為中心,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強調填鴨式的理論傳輸和機械式的技能訓練,忽略了學生對於聲樂的領悟和感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要求中國小聲樂教育要堅持學生本位思想,立足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和學習方式的養成。同時,新課程還要求中國小音樂教師強化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以親身行為體驗音樂過程,以達到滿足學生內在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新課程旨在關注學生的實際收穫和心理體驗,其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要求中國小音樂教師必須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2.中國小音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體系

傳統的聲樂教育要求教師在具備紮實專業知識的同時,需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以能夠勝任常規的教學工作。但隨著音樂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和日臻深入,傳統教學模式的滯後性不斷凸顯,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被置於了教學中心。與此同時,新課程強調聲樂教育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注重對學生審美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這就要求音樂教師適時更新和拓展知識體系,在自身知識不斷豐滿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多領域、寬範圍地汲取與聲樂相關的學科知識,通過對諸如歷史、文學、民俗等學科知識的涉獵,形成開放性的知識架構,實現思維和想象力的拓展,以更好地理解聲樂的內涵。中國小音樂教師應抓住一切學習機會,不斷充實自我知識體系,以適應新課程下的聲樂教育,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3.中國小音樂教師要秉持創新理念

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被置於了重要位置,而積極營造有利於中國小生健康成長的聲樂教育氛圍成為了新課程背景下的題中之意。作為求知慾強,價值觀念正在樹立的群體,聲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直接關乎中國小生的接受和吸收程度,進而影響到其身心發展。因而,新課程背景下的聲樂教育要著力體現內容的豐富多彩性和形式的生動多樣性,通過有效的互動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滿足中國小生對於聲樂內容的探索和求知慾望,進而以飽滿的熱情主動投入聲樂學習中。在這種全新且活絡的聲樂教育活動下,音樂教師也必須與時俱進,秉持創新思維和理念,及時發現和探索教學中可調動學生興趣的細微之處,在創新的驅動下實現與學生的共同發展進步。

三、新課程背景下中國小聲樂教學的具體策略

在新課程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高度關注下,中國小聲樂教育就應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豐富和拓展教師的知識體系,促使教師以開拓創新的思維來對傳統的聲樂教學實踐予以改革,以使聲樂教學的內容、形式、手段能契合新課程的要求。

1.重視聲樂理論教學

新課程要求鍛造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中國小音樂教師。對這些教師而言,理論知識處於基礎和核心位置,是實現一切素質拓展的前提。因而,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除了要具備較強的聲樂演唱能力,更需具有基礎的聲樂理論講授能力以及相應的教育能力,從而使得聲樂知識能夠順利傳輸給學生。但實踐中,中國小聲樂教學對於科學理論部分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是以經驗為主導。尤其是在個別的聲樂課程中,只強調了技能的機械式訓練,忽略了一些基礎性理論知識的講授,從而導致聲樂教育缺失了理論依託,系統性嚴重不足。長此以往,不僅會削弱中國小音樂教師的理論教學能力,還將導致教師理論知識的`弱化,只能夠唱,而無法說出唱的理論。事實上,完整的聲樂教育並非知識技能和技巧的疊加,它必須以理論知識為依託,在理論的指導下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與理性認知並存的學習體系,實現聲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因而,聲樂教師要摒棄對聲樂理論教育不甚重視的現狀,將聲樂教學置於科學系統的理論基礎之上,根據聲樂學習的完整性和實用性特徵來展開理論課程,從音響學、生理學等諸多角度進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講解,對發聲的原理,歌唱的姿勢以及聲樂的發展歷程等予以梳理認知,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瞭解和掌握聲樂理論知識,進而提升演唱技能和音樂素養,為適應不斷提高的聲樂教育要求奠定基礎,培養既熟知理論,又深諳技的新時代學生。

2.突出聲樂實踐教學

藝術實踐作為聲樂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對聲樂教學而言是極為必要的補充和促進,缺失了藝術實踐的聲樂教學,將難以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聲樂藝術以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為基礎,而藝術實踐則是聲樂理論的最佳表現與檢驗。因而,中國小音樂教師要竭力拓展課堂教學,儘可能延伸至課外的聲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廣闊的藝術實踐空間,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創編活動,充分挖掘學生對於聲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學生的聲樂藝術潛質,鍛造其組織和自行編排聲樂節目的能力。在學生編排聲樂節目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引導作用,協同和指導學生廣泛開展音樂劇、歌伴舞等形式多樣的聲樂活動,藉此藝術實踐形式來豐富學生的聲樂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聲樂技能,實現中國小生的多元化發展。

3.嘗試集體與個別教學相結合的形式

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是主導,它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旨在根據學生個人的嗓音條件和綜合素養來進行培養,進而制定適宜個人發展的教學方案,並因材施教地展開具體課程。毋庸置疑,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體現了聲樂教學的高度針對性,效果明顯,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潛質,凸顯學生的藝術個性,是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發聲技巧,提升聲樂能力的良好途徑。但不容忽視的是,新課程背景下的聲樂教學是面向所有學生的教學,而非針對個別學生,其講求團隊和整體性,致力於對每一箇中國小生音樂素養的開發和培訓。因而,為契合新課程教育理念,中國小聲樂教學就需嘗試集體性教學,通過聲樂理論知識、發聲的基本方法、呼吸的正確方式以及科學的共鳴訓練等共性問題來發揮其對於教學的正面引導作用,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的聲樂知識。與此同時,還可以藉助對唱、二重唱、小組唱等形式進行集體聲樂訓練,將集體學習與一對一教學有機結合,通過組合靈活,形式活潑的教學方式實現個性化與集體化的互補,打造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並在集體聲樂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開拓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結語

聲樂作為一門兼備技術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對於培育廣大中國小生學生的音樂素養,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和審美觀念有著重要作用。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過度依靠教師的經驗,忽略了科學理論和技能培養的重要性,削弱了學生對於聲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得聲樂教育流於形式。在新課程背景下,聲樂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臻突出,其對於中國小生素質發展的深遠意義也愈加得到關注和重視。因而,中國小音樂教師要緊隨《音樂課程標準》,摒除滯後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全新的教育方式,通過多樣化、生動化、情趣化的教學手段來燃起學生對於聲樂教學的興趣,進而充分發揮聲樂教學的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克.聲樂教學中模擬情境教學的研究[J].音樂生活,2014(5).

[2]尹維新.論聲樂教學對素質教育的促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5(9).

[3]鞏麗美,高峰.當前適應中國小音樂新課程的高師聲樂教學改革芻論[J].文教資料,2014(1).

[4]胡桂榮.淺議聲樂發展的融合性[J].戲文,2015(4).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