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論文

來源:才華庫 2.69W

農村人應該如何創業,制約農村創業的因素是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為你分享農村創業論文:農村網路創業的制約因素與發展策略,僅供參考!

農村創業論文

原標題:對農村網路創業的困境與對策的思考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從事網路創業。但由於農村電商融資渠道不暢、網路交易信用不足、培訓內容和方式相對落後以及政府的引導和服務相對滯後,致使農民在網路創業中遇到了瓶頸。本文試對農村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作一些淺析,並就促進農村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提出一些個人的建議與對策。包括破解融資難題、加快農村網路人才的培育、創新服務手段、加大政府的引導與支援力度等。

關鍵詞:網際網路經濟;農村全民創業;小康建設

“十三五”規劃提出“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各類創新。”近年來,蘇北的一些農村網際網路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全民創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積累的經驗值得研究和借鑑,但是也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為了促進農村網際網路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網路創業者走上致富之路,本文對農村網際網路經濟的態勢作一些淺析,並就促進農村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提出一些個人的建議與對策。

1 當前農村網路創業的制約因素

近年來,由於各級政府的大力倡導、引導以及網路創業本身具有的門檻低、成本低、風險低、易操作、就業前景廣闊等特點,吸引了農村各類主體投身到網路創業的熱潮中,促進了農村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但在電商創業過程中,由於受外部環境及自身條件的限制,許多電商經營者在現實創業中也遇到了種種問題,甚至有不少創業者因此而創業失敗。

1.1融資困難 電商創業雖然成本低,但是必要的資金投入還是必須的,資金問題限制了電商創業的規模和形式。由於沒有太多的資金,他們只能選擇一些簡單的電商創業模式,這正是許多農村電商創業者面臨挫折、輕輕折翼即一跌不起的主要原因。

1.2網路交易信用不足 目前,農村電商的發展還不夠發達,網路交易的信用不足,缺乏規範、規則和必要的法律,沒有形成良好的政策法規環境和良好的社會文化心理條件,網購的質量和信用問題始終困擾著消費者,也束縛著行業的發展。

1.3培訓內容和方式相對落後 電商培訓還停留在簡單的技術模式套用上,缺乏對技術創新、團隊管理、營銷策略、風險控制等素質的綜合培訓,培訓缺乏體系化、規範化、專業化及未建立長效機制。

1.4政府在稅收扶持、服務電商發展的措施上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2 對促進農村網際網路創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2.1創新金融手段,破解融資難題 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探索無形資產和動產抵押融資方式,擴大網際網路企業貸款抵(質)押品範圍,積極發展網路聯貸聯保、互助合作基金等融資產品,引導電子商務企業運用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開展融資貸款,化解中小電子商務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問題。積極開展銀企對接,建立融資資訊供需平臺,促進銀企雙向合作。推動具有較強盈利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與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等基金合作,拓寬融資渠道。

2.2加快農村網路人才的培育 一是成立網路創業孵化中心,聘請網路創業講師、創業成功人士、機關幹部及大學生村官組建網路創業孵化培訓隊伍,通過理論講授、現場教學、實戰演練、跟蹤服務等方式,讓創業主體瞭解網路創業有關政策,掌握網路創業知識和技巧,提高網路創業能力和創業成功率。二是實施“遠端網路創業工程”,將遠端教育與網路創業相結合,利用遠端教育培訓資源、遠教網路創業孵化中心等平臺開展網路創業培訓孵化,提升創業者技能。三是加大優秀網路經濟人才的引進力度。要將網商的人才需求納入已有的人才政策體系中來,進一步完善政策,積極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臺,可以通過專場招聘會、赴外招聘、網路招聘等形式,為農村和企業引進緊缺急需電商人才。

2.3創新服務手段,規範市場發展 一是簡化工商登記手續。自然人在網路交易平臺上開辦網店,經營專案及組織形態不涉及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須批准或禁止的,不強制要求辦理工商登記註冊。對已持有營業執照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事同樣範圍的網路經營活動的,不需再辦理登記手續,也可根據自身意願申請變更其經營範圍為“網上經營××”或“網上提供××服務”.在不違反名稱登記有關規定及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允許使用包括網站中文域名在內的個性化詞語進行登記註冊,放寬住所(經營場所)限制,對網路經營者的住所,簡化、降低提交材料要求,鼓勵支援純網店辦理無實體店鋪網店營業執照,適當減免工商登記費用。對依託現有專業市場舉辦網上交易市場的,可憑原市場名稱登記證直接開展網上交易。依託網路交易平臺開辦網店或在固定集中辦公區從事網路商品交易經營的,可以委託平臺運營商或者辦公區管理方統一辦理工商登記手續,轄區工商部門可以提供預約優先辦理、上門現場辦理等服務。二是加大幫辦扶持,開闢創業綠色通道。樹立“企業致富,幹部服務”的理念,實行網路創業服務代理制,明確專人負責政策諮詢、創業指導、專案幫辦等工作,為有網路創業意願的創業主體提供“一條龍”服務,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三是推進網路商標品牌戰略。支援網路經營者提高商標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實施品牌戰略。大力培育一批知名網路經營品牌,對網上經營品牌爭創馳名、著名商標和知名商號及知名字號的,積極予以輔導服務。為遭遇網路侵權的企業,在異地維權上提供執法力量支援和政策法律指導。指導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和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提供者認真審查客戶主體資質和智慧財產權權屬證明,規範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和接入服務行為,保護網路智慧財產權。

2.4加大政府的引導與支援力度 一是稅收支援。稅務部門要本著積極穩妥推進的原則,加大稅收扶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電子商務基礎性和關鍵性領域研究開發的支援力度;在徵管環節採取有效措施,鼓勵企業線上銷售和採購,鼓勵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二是積極發揮政府職能,搭建創業平臺,提高服務效率,促進農村電商發展。支援農村綜合資訊服務平臺做大做強,引導廣大農村電商應用平臺銷售農產品,促進平臺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基地、農產品營銷大戶、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工企業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對接,促進大宗農產品網上交易。推動涉農流通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和農資流通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提高協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參考文獻:

[1]曹明明,劉順。農村網路購物問題淺析[J].商業經濟。

[2]江蘇省工商網監處。江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思考[N].中國工商報,2015-10-109(3)。

[3]謝海成。看農村電商的宿遷探索[N].宿遷日報,2015-5-1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