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論文

來源:才華庫 5.79K

論文摘要:本文指出高校應該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加強和改進就業指導工作,注重在學生中開展全程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關於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全程就業指導

高校應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實施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筆者對此談點淺見。

一、“全程就業指導”的概念和目標

“全程就業指導”是指從大學生一入學開始,就指導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針對大學學習的不同階段開設就業指導課,舉辦專家報告會,印發《就業指導資訊報》和製作就業服務資訊網,進行日常諮詢、就業政策宣傳及模擬招聘等方式,對在讀大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就業教育,講解就業政策,傳授就業技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全程就業指導”力求將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根據每個年級的學生特點,結合就業日標分別加以指導。

全程就業指導的目標是:第一,使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認識,瞭解專業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增強專業學習自覺性,為及早確立職業目標奠定良好基礎;第二,讓學生了解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剖析個人性格、興趣、優勢及不足,提高客觀評價自我的能力,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規劃職業生涯,逐步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就業目標;第三,指導和鼓勵學生從事與職業發展方向相關的工作實踐,獲得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及實際工作經驗,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第四,向學生提供大量的就業資訊,傳授求職擇業的知識、方法及技巧,培養學生獲取和利用資訊的能力、職業決策能力等,為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二、實施“全程就業指導”的必要性

(一)全程就業指導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高等教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1999年全國性高等教育大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向著“大眾化”的方向前進了十年。伴隨而來的是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的推進,就業選擇的多樣化,大學生職業選擇和就業觀念產生巨大沖擊,無不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提出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合理有效地進行就業指導,已成為各高校的工作重點。實踐證明,以往只重視在畢業班中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早已跟不上當今形勢的要求,必須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全程就業指導,開展貫穿全過程、傘方位的就業指導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自覺學習,主動成材,使高校形成健康向上的優良學風,有利於提升高校辦學質最,提高整體辦學效益,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二)全程就業指導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一方面,大學生難找工作的呼聲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大學生缺乏職業化素質、缺少職業規劃意識導致自身缺少市場競爭力的事實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大學生求職擇業的過程是一個激烈競爭的過程,綜合素質是就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在校大學生只有根據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來發展、塑造自己,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競爭能力,才能確保自己將來“適銷對路’’。因此,全程就業指導理應成為連線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樑,幫助大學生及早明確職業目標、制定職業規劃,一旦明確了職業目標,學生就會主動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鍛鍊機會和平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最終了解社會、融人社會。

(三)全程就業指導是增強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高校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基本屬於“臨陣磨槍”型的短平快模式,指導物件狹窄,形式簡單,內容零散,缺乏系統完整的課程體系,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能力發展的指導性不夠,針對性不足,效果不理想。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訊諮詢和就業指導中心的‘全國民辦高校就業狀況調查”在問及‘學校就業前培訓指導對你就業當中的作用有多大時”,近4000份答卷中,12.61%認為很大,37.07%認為一般,16.52%認為不大,11.65%認為很小.19.74%認為根本沒用,這表明調查活動中近一半的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表示失望。而全程就業指導納入大學教育的常規內容,具有時間充足、內容廣泛、科學性強、效力大等優勢,能進一步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四)全程就業指導是借鑑國際化先進教育理念的現實需要。早在1953年,美國職業指導專家舒伯就提出生涯發展理論,認為職業選擇不是在面臨擇業時才有的單一事件,而是一個發展過程,應貫穿於長期的教育工作中;職業發展如同人的身體和心理髮展,可以分為幾個連續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特徵和職業發展任務,前一個階段任務完成不好必定影響到後一個階段的任務完成,導致職業選擇障礙。生涯輔導理論以發展的觀點來探究職業選擇的過程,研究個體的職業行為、職業發展階段和職業成熟,在職業指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成為傳統與現代職業指導的分野。20世紀70年代,是職業生涯理論成熟、完善和國際化的時期,為世界各國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帶來理論支援。如,在美國、加拿大、口本等國,都注重對學生實行全程就業指導工作。學生入學後,學校根據其興趣愛好,為學生確定職業理想,利用求職資訊資料庫的資料,分析職業市場現狀及其發展方向,指導學生選擇系科和專業;在就業階段著重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和有發展前途的職業,不盲目選擇高薪職業崗位。我國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學習和借鑑國外廣泛應用的就業指導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必將促進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上新水平。

三、全程就業指導的實現途徑

全程就業指導就是要針對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工作。這項工作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啟蒙階段,主要指一年級學生。應著重於職業生涯認知和規劃教育,結合新生入學教育,指導他們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從在校新生的實際情況看,經過緊張的大學聯考,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學習生活,有的.新生感到無所適從,徘徊迷茫,基本上沒有目標,容易隨波逐流;有些新生雖有努力學習的意願,卻目光短淺,缺乏長遠的人生規劃。他們對所學專業知之甚少,對自身以及社會各行業的瞭解也極為有限。全程就業指導應從這一階段開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意識,主動了解自己所處環境、所學專業以及可利用資源的有關情況,深入探討“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為確立個人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當學生知道“為什麼而學”時,必然產生強烈的學習意願,進而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學校可以編寫《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南》和採取專題講座的形式,使新生順利實現由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轉換,並進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成人觀教育,認識所學專業特點,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職業規劃設計。

(二)發展階段,主要指二年級學生。應著重於學業指導和素質拓展能力的培養。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人才市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一階段的就業指導,應引導學生加強專業學習,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鍛鍊社會實踐能力,發展興趣愛好,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與人相處和擴大知識面做‘型人’的重要意義,掌握與人合作的基本技巧;邀請社會成功人士或素質教育專家舉辦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努力提高“硬體”和“軟體”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職業道德以及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實現全面發展;通過各種職業測試、諮詢等手段,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職業意向、職業潛能、職業素質等,調整知識結構,彌補實踐技能,儘早確立職業道路和事業目標,自覺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為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理想打下堅實基礎。

(三)成熟階段,主要指三年級學生。應著重職業道德、職業發展教育和社會適應性訓練。主要是針對所學專業的專業特徵,有針對性選擇職業典範例項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或對原定的職業日標做出調適。可借鑑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設立“首都大學生實習基地”的做法,設立見習或實習基地,讓學生提前走向社會進行適應性訓練,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讓學生在實踐鍛鍊中學會發展;開展創業計劃大賽和創業論壇等活動,營造創業氛圍,為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平臺。

(四)完善階段,主要指畢業班學生。應著重心理教育、就業服務、擇業技能培訓和誠通道德教育。高校應突出服務意識,分析就業形勢,提供報考公務員、考研、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政策諮詢;充分發揮招聘單位與畢業生間的橋樑紐帶作用,廣泛蒐集和及時釋出就業資訊,組織用人單位進校園開展現場宣講和招聘活動;特殊關心和幫助家庭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注重開展個案分析與模擬訓練,選取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例項若干,分析其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由於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具有較強的形象感和可比性,極易為畢業生接受。模擬訓練意在通過對求職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假想情況即興練習,強化畢業生的角色意識和運用技巧的能力,克服怯場和懼怕心理。要強化畢業生的誠通道德教育,杜絕盲目簽約,隨意毀約的現象,幫助學生充分認識違約不僅損害用人單位的利益,也損害個人聲譽,損害學校聲譽,妨礙就業市場的正常運轉。

總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要從“以生為本”的角度出發,以職業發展為基礎進行全方位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職業發展願望緊密結合、與學校的教學過程緊密結合、與市場的要求緊密結合,分年級分層次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工作,各階段既有相對獨立性又相互關聯和影響。只有認真作好每個環節的就業指導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其全程化的作用,全面提升大學生求職競爭力,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用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