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院校後勤社會化管理困境與解決途徑論文

來源:才華庫 1.63W

摘要:我國從上世紀末開始對高校後勤工作模式進行改革,當前已經初顯成效。但是,隨著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的快速推進與不斷髮展,也暴露出一些制約改革工作高效進行的現實問題。本文總結了高效後勤社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探究了應對措施。

大學院校後勤社會化管理困境與解決途徑論文

關鍵詞:高校後勤 社會化管理 現實問題 有效策略

高校後勤的社會化管理,指的是將高效後勤中的各種經營活動和高效的科研、教學等活動分割開來,進行獨立的運營與管理,也就是顛覆高校後勤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利用市場方式管理後勤工作,並吸引優秀的社會企業參與高校的後勤工作。這種管理方式有助於高校管理成本的大幅下降,有利於管理效率的提升,還可為學生帶來更多實惠,從而推動高校後勤管理工作實現現代化管理目標。

一、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中的現實問題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管理成效的顯著提升。現將這些問題總結如下:

(一)產權關係問題

當前,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中的人員、經費和高校分離了,但是資產的所有權還在高校,這就導致高校與後勤實體之間的產權關係不清晰。高校將後勤經營中的人員和資金劃分給經營實體之後,卻將資產牢牢抓住,這就導致高校後勤實體在現代化企業的自負盈虧經營過程中不能確定自身和高校之間的關係。

(二)管理體制問題

當前,高校後勤管理體制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管理體制不健全。部分省屬、部屬高校,教育主管機構只是依照相關國家政策對其實施巨集觀調控,但是一些具體的高校管理制度仍舊是高校自行制定的,這就使得後勤管理問題也變成了高校獨立完成的事情,教育主管機構無權插手與監督,而當前社會監督體制還十分缺乏,再加上高校中的監督機構常常因為專業水平、經驗的限制,不能和後勤部門進行有效協調,導致其監督職能無法充分發揮,從而造成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

2.經營體制存在缺陷。在高校後勤改革過程中,後勤集團替代了大多數高校後勤管理機構,後勤集團管轄的後勤實體,是集經營與服務為一體的機構,而在具體運作中,常常將自己當成管理部門,用管理的方式替代服務與經營,這就導致後勤經營活動過於行政化,淡化了經濟效益與成本核算,嚴重挫傷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效,也背離了後勤集團的經營目的與服務宗旨。

(三)管理規章不健全

在高校學生公寓及餐廳管理中最典型的問題,是管理規章不健全問題。學生公寓及餐廳運營及管理都由社會企業承辦,雖然高校對招標的社會性後勤管理企業也進行了必要的管理與監督,但由於缺乏規範的規章制度做指導,導致承包商為追求高利潤人,常常無限制降低經營成本,造成服務質量十分低下,這也與高校的服務宗旨相悖。比如,餐廳中的菜系十分混亂,南北風味不合理、服務質量不理想等。另外因為社會出資建設的學生公寓在管理上呈現出社會化特點,這就使得公寓的用水、用電等缺乏有效的規章制度做保障,因此經常出現浪費水、違章用電等不良現象等。

(四)管理者素質問題

高校後勤管理者素質較為低下,主要體現在兩點:

1.缺乏管理人才。當前,高校後勤管理人員對具有現代企業特點的後勤實體經營工作缺乏管理經驗,因此其管理能力不能適應市場經濟中的經營管理方式。

2.後勤職工綜合素質低下。在高校後勤的社會化改革中,後勤人員通常都是以合同形式聘用而來,也有企業中的編制人員,這些人很多都是學校工勤者,他們都對高校後勤實體及高校管理了解有限,再加上這些人服務觀念差、服務理念落後、技術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低下,造成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效果較差,從而使得社會化管理程序過慢。

二、應對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問題的措施

(一)理順後勤工作的產權關係

針對高校後勤產權關係不明確的問題,應從後勤與高校的產權關係入手梳理後勤歸屬權。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1.在後勤資產的管理方面,分清後勤資產歸屬權,合理劃分高校後勤資產的使用權與所有權。

2.依照高校後勤管理及高校實際情況,恰當選擇後勤管理模式。比如,在高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管理方面,如果高校不符合將後勤實體分離出去的條件,可選用高校的自我服務與管理的綜合性管理模式;在費用的執行機制及支出管理方面,可將社會化的甲乙方模式引進來,在恰當設計後勤管理機構的基礎上,讓高校行政部門直接對其進行管理。如果高校的具體情況比較適合把後勤實體分離出去的話,可將這類高校的後勤工作委託給後勤管理集團進行統一管理。在高校後勤的實際管理環節中,應切實依照高校及後勤的發展與管理需求,在明確後勤實體與高校關係的基礎上,恰當選擇最適合的管理方式。本文認為,依照我國高校發展情況及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經驗,高校在科研保障、餐飲服務等後勤服務工作中,儘量把高校經營權與產權剝離開,讓專業後勤管理集團及高校共同管理,由高校出資,後勤集團提供經營與服務,高校行政機構對集團化後勤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工作高效、順利開展,才能大量節約高校的管理成本,才能為學生帶來更多實惠。

(二)健全社會化管理監督機制

改革高校後勤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高效後勤服務的社會化,所以在管理高校後勤工作方面,應將“服務社會化”作為基礎目標,努力構建其行政執法、學生監督、內部自律、學校監管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管理監督體系。高效應重視與政府、社會等機構的溝通與協調,充分利用專業的政府力量規劃管理高校後勤市場。比如,組織衛生、食品、消防、環衛等政府職能部門常態化對高校後勤服務部門進行嚴格檢查。高校可定期邀請學生對後勤服務質量進行評價,併成立學生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學生這一消費主體的監督作用。在引入社會企業方面,高校應依照自身的實際特點及發展需求,科學地將市場經濟中的優質企業引入到高校後勤服務中參與管理工作,藉助合同形式對這些市場企業實施約束與管理。在監督與管理高校後勤服務質量方面,應積極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建立起健全的服務質量評價標準,從而實現對後勤服務的規範化管理。在監督與管理高校視訊安全問題方面,採取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的方式,規範食品價格、確保食品質量,常態化組織高校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對高校餐廳中的每一種食品的採購過程進行評比與檢查,逐漸構建起與高校後勤服務特點相符合的衛生、安全監控體系。

(三)完善後勤社會化管理體制

為了將高校後勤工作中的管理者從高校行政管理系統中有效分離出來,就應該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經營模式,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後勤服務管理實體。在具體操作中,高校應有組織、有計劃、循序漸進地把行政管理權力與企業法人權利分離開來,確保後勤法人具有獨立的主體地位。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可依靠社會力量,利用社會優勢資源,建立起多校聯合的後勤服務集團,以集體化、企業化、專業化的方式將本地高校的後勤工作承擔起來,實現大規模、集團化經營管理,儘可能降低高校後勤的管理成本。高校後勤實體分離出來之後,可藉助連鎖、股份、託管、併入等方式納入後勤管理集團,從而實現高校後勤管理工作與市場經濟接軌,進而實現現代化管理目標。

(四)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

高校後勤管理人員是管理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管理成效的高低。因此,高校應充分重視對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性管理人才,儲備優質人力資源,以促進後勤管理實效的大幅優化。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1.在用工制度上,構建完善的社會化用工模式,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推行幹部聘任方式,實施勞動合同制,依據高校後勤具體需求,科學分流校內管理人員,積極吸納社會中優秀的、經驗豐富的後勤工作人員加入到管理團隊中來,以壯大後勤管理力量。

2.制定合理的工勤人員綜合素質及技能培訓計劃,在增強職工業務能力的基礎上,對其服務意識進行培訓與提升,促使他們逐漸樹立積極而陽光的後勤精神,引導他們認同後勤文化,從而不斷優化高校後勤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而快速提升高校後勤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最終切實提高高校後勤服務能力,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優越的成長環境。

總而言之,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不僅可提高後勤管理水平與質量,而且還可降低高校管理成本,並且還可為學生帶來較大實惠。因此,我們應全面瞭解當前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積極採取理順後勤工作的產權關係、健全社會化管理監督機制、完善後勤社會化管理體制、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等措施予以解決,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工作快速、健康發展,為大學生創造更為優質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龍輝 .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研究 [D]. 廈門:廈門大學,2013.

[2] 韓瑩 .Z 高校後勤社會化經營問題研究 [D].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3.

[3] 趙琪 .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困境及其解困路徑研究 [D].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

[4] 藍遠平 . 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J]. 統計與管理,2015(07):119-120.

[5] 徐光偉 . 高校後勤管理社會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管理觀察,2014(09):83-84.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