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國小生學會傾聽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1.67W

“學會傾聽”其實包含有兩層意思,表層意思即指要求聽別人講話時要專心、要細心。而深層含義是要“會聽”,聽的時候千萬不能“有耳無心”,不能因為發言的人不是自己就放棄對問題的思考。

培養國小生學會傾聽的論文

表面的傾聽“傾聽”,就是細心聽、用心聽的意思。這是一種禮貌,也是表示對說話者的人格尊重。國小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不善捕捉資訊,還不太會“傾聽”,要他們馬上做到會“傾聽”,顯然不可能。所以,我的培養是從最基本的“禮貌”開始的。開學我任五年級科學,由於五年級是剛接手的年級,前面又是一位中年語文老師所教的,基本沒上,一些常規更不懂。知道這些情況後,在五年級的第一節科學課,我就在黑板上寫下“傾聽”兩個字,請學生說說意思。有的說:“是安靜地聽”;有的說:“是不準說話聽”;有一個孩子說:“應該是認真聽。”“太棒了!”我及時地表揚了這位同學。接著,我和學生談起了中國的禮儀:“當別人對你說話時,你應該用眼睛看著他。說明你很尊重別人,是個可愛的孩子!如果別人對你說話,你不看不聽,說明你對別人不尊重,是個不懂禮貌的孩子!現在,老師想看看哪些同學是有禮貌,聰明的孩子。”當聽到我說這幾句話的時候,全班的學生們一個個坐得筆直、全神貫注地看著我,期待我的下一句話。那模樣,真是可愛極了我同時也注意到,要學生學會傾聽,教師自身也要用心聽學生的發言,為學生做個榜樣;所以,每一個學生在發言的時候,我都會停下所有的動作,認真仔細地傾聽他的發言,並做出迴應,讓發言的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的尊重,也讓其他的學生有個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像老師一樣認真地聽別人的發言。之後,在教學活動中,我就會經常從各個方面檢驗學生是否傾聽教師和同學的發言。我採用具體方法是:觀察學生的動作行為、眼神,或者隨意指名某個學生重複剛才發言的同學所說的話等等。對於那些能傾聽他人發言的同學,我會表揚他們,讓其他學生有了仿效物件。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當有同學在課堂上進行發言的時候,學生們都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習慣:自覺地停下手中的動作,認真去聽發言的學生講了些什麼,而不像以前那樣“發言”和“討論”同時進行,結果弄得誰的話大家都沒有聽清楚,教學效果有了初步的提高。深層的傾聽我曾經觀察過學生在上課時的活動,發現有部分的學生雖然看起來的確是在認真聽別人的發言,可是從課後的談話中,我卻又感覺到他並沒有理解別人發言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可見,“認真傾聽”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一個複雜的思維活動的過程。所以,在學生們有了“認真傾聽”這個行為作後盾之後,我就進一步要求學生不但要“聽”,而且要“會聽”。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國小生通常都有表現欲極強這樣一個特徵,總認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別人說的都是錯的,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有時候學生們雖然在聽,但聽的注意力大多隻是集中在:誰在說,怎麼說的,或者是想抓住別人講錯誤的地方進行狠狠地反駁,而往往忽略了別人說的內容;同時又爭先恐後地想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更不會進一步研究別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此我在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會提醒學生:每個人的發言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儘量不要重複別人講過的內容,因此聽別人說話時就不能只聽不想,而要邊聽邊開動腦筋思考,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筆做做記錄,記下別人與自己意見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如果有不相同的,就一定先要弄清別人說的話的意思。對同學所講述的內容,不一定要贊同,但是要做到弄清同學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也就是能把別人的話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概括;即使遇到大家持有不同的觀點或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不要隨便斷然否定別人的意見,表達自己意見時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比較溫和的方式參與交流。

“你同意剛才發言的同學的看法嗎?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等等。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及辯論,引導學生思考別人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這樣學生就能及時進行對比、找出有區別之處,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培養,使學生既學會了傾聽,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態,大大不同於以前的專為找茬而聽別人的講話的情況。而當他們講得精彩的時候,往往會得到大家的掌聲和肯定,更大大地加強了他們的信心與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有明顯的不同。例如在上一課時,當進行完小組的研究討論後,我輪流請幾個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並要求同學們眼睛看著發言小組,認真聽彙報。彙報完後,再請別的小組評價、質疑或補充。

由於已經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培養,當一個小組在上面進行彙報的時候,下面聽的同學就已經學會了在自己的記錄表上進行標記,找出本組與彙報組的相同、不同之處,避免出現重複內容的彙報;因為一旦輪到自己小組彙報時出現重複內容,其他同學是會毫不留情地指出:“說過了 ”同時有許多同學在聽完彙報後,能馬一L進行質疑、補充,甚至翻看相關的書本內容驗證同學的發言是否正確。這樣看來,雖然在進行彙報的時候,同學們的眼睛並沒有盯著彙報組看,但是每個學生都是在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對他們的發言進行思考和整理的。也就是說.學生們已經開始“會聽”了。

由於經過了大約一年時間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們在“認真傾聽”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科學課堂上再也沒有出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現象,取而代之的是同學們可以在和諧的氛圍中對各種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教學效果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總之,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昔養成的,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善於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