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探索研究能力培養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1.26W

一、 簡單遞加法

語文探索研究能力培養的論文

也就是積累。積累的本身就是初步的探索形容。語文學習中的許多積累,如思想火花、哲理小詩、名言警句、格言諺語,以及謎語、山頭主義、對聯等,開始是不經意的摘抄,後來就變成專題性的持久的筆記活動,於是一個一個的資料便分門別類地進入了筆記本,於是眼前便展開了一片一片美不勝收的知識天地。一般來講,積累的資料主要有三種用途:一是欣賞,二是運用,三是分析研究。但不管如何用,都是以初步的研究探索為基礎,不然,你怎麼會確定某種資料作為欣賞的物件,或者探究的目標呢?

請看下面運用"簡單遞加法"積累的一組材料,它具有提示性、借鑑性,可以成為一張很有參考價值的學習卡片。

記敘文的構思十法及例證

1 以小見大法,如《一件小事》

2 夾敘夾議法,如《誰是最可愛的人》

3 一線穿珠法,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4 懸含層疊法,如《驛路梨花》

5 點面結合,如《揮手之間》

6 抑揚結合,如《荔枝蜜》
7 對話描寫,如《變色龍》

8 意外轉折,如《窗》

9 移步換景,如《小石潭記》

10 橫式結構,如《人民的勤務員》

若還有所獲,便可以繼續"遞加"下去。運用"簡單遞加法",不僅僅是記錄人家的東西,有時候自己腦中閃現出來的好問題、好想法、好詞句,也是可以隨手記下、隨時積累的。

二、歸納分析法

在"簡單遞加法"積累材料、積累問題的基礎之上,認真思考,耐心咀嚼,根據自己知識深淺的程度,選準突破口,進行歸納、分析。一般來講,運用歸納、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探索,要善於選擇如下適用的方式。第一,單向縱深突破,即只研究一個問題的某一個方面,以求深入、深刻。如《"友邦驚詫"論》,在很多美點可以探索,我們可選擇其中一個美點《"友邦驚詫"論》駁論五法"進行深入的研究。第二,多項組合分析,即將幾項內容,特別是幾項同類的內容放在一起,進行綜合性的探討。如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若干"閃"字的精彩用法,可以《"閃"出了奇光異彩》為題進行研究。第三,對照比較探索,即兩項或多項內容組合在一起進行比較,所選擇的"點"可大可小,如《白楊禮讚》與《松樹的風格》、《醉翁亭記》與《小石潭記》,相互之間都有豐富的內容可以比較。第四,劃分歸類研究,將一批同類的材料進行劃分,進行歸類,以探求規律性的知識。如集納中學語文教材中描寫"手"的例句,然後加以劃分,把劃分出來的各類另上小標題,便可以完成《"手"的描寫及其作用》的研究。下面是一篇小論文的提綱,它表明這篇小論文是用"劃分歸類"的方法組織的。

說明文的用喻手法

1 系列喻,如《食物從何外來》

線索喻,如《蘇州園林》

3 組合喻,如《看雲識天氣》

4 穿插喻 ,如《從宜賓到重慶》

5 裝飾喻,如《中國石拱橋》

三、考察辨別法

或用已經掌握的正確知識,或運用追本溯源的手段,或通過考證,或運用理論分析,對綹進行鑑別,對誤點進行羋,對疵點進行解析,從而表達自己的正確見解。考察辨別的內容,可以是知識性的,也可以是思想性的,考察的過程重分析,重證據重誰,重嚴密,不需要衝動,也不需要偏激。總之是要以理服人。

曾經有一首好詩《中國的微笑》。作為獲獎作品而入選入詩集,中央電視臺和幾個省電臺也播發過,《中學生閱讀》雜誌1991所第10期選登了它。幾個中學生以敏銳的眼光發現,詩中有一些知識性錯誤,利用下面的文字委婉地進行了批評:刊登在1991年第10期的王俊義同志《中國的微笑》,是一首非常好的詩。仔細讀來,餘香滿口之時,似乎感到了幾外失誤:如第一節中"是一卷李白,一卷陶潛,初看南山菊黃又聽兩岸猿鳴,"第二句的順序沒有與第一句照應。第五節第二句寫"渾天儀上的幾隻蟾蜍"," 渾天儀"肯定是"地動儀"之誤。第六節還有"是一座高高聳立的跳臺,世界看見高敏歡樂的表情",高敏是三米跳板世界冠軍,不是跳臺冠軍,"跳板"被誤為"跳臺"。(《中學生閱讀》1992年第6期)以上文字雖然簡短,但有力地表現了小作者考察辨別的探究能力。被千百人讀過的一首好詩被中學生指出了錯誤,這正是不迷信、不盲從、認真求知的研究探索精神的表現。

四、反覆嘗試法

類似於實驗研究中的反覆試驗、反覆測定的方法,通過反覆的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探求認識規律的最佳角度,獲得對事物的全方位的立體性的理解。語文學習中運用"反覆嘗試"的研究方法時,主要是著眼於兩面三刀點:第一點,反覆試驗修改病句、病文的方法,以求獲得最佳角度,反覆進行句、段、篇的層次劃分以及作文建架的構思,以求最確切的"方案"。第二點,從不同的角度,反覆地鑽研理解同一篇課文,以求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內容下面小論文,就是在用"反覆嘗試"的方法探求的一個病句的修改方案之後寫出來的。彼此顧及改病句。病句: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和傾聽著這位老山英雄的報告。病點:顧此失彼,搭配不當。修改方案:刪除"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和",句子就通順了但此方案劃去了對同學們的表情描寫,不符合實際情況,是為改病句而改病句,真是"顧此失彼"了。所以:修改方案二:改為"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這位老山英雄,並傾聽著這位老山英雄的報告"。這樣改當然好多了,彼此都得到顧及。但是一個句子改成了兩個句子,顯得麻煩一些。我們設想,當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們既能注視著老師講課,也能傾聽老師講課,同理,同學們既能注視老山英雄作報告,也能傾聽老山英雄作報告。"注視"和"傾聽"不必像方案那樣分開,關鍵是"報告"必須是動詞。於是修改方案三出來了:把病句中的"的"改為"作",句子便彼此顧及並且十分通順了: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和傾聽著這位老山英雄作報告。從此角度修改這個病句,多救少改,切中肯綮,病痛最小,病好最快,反覆探求,便不能達到這一步。(根據《中學語文教學》1992年第8期《彼此顧及改病句》改寫)

五、視角轉換法

避開常用的、一般的理解、分析、探究的方法,另闢蹊徑,創造性地進行思維,用全新的觀念和角度去研究問題,往往得出新穎而獨到的、令人讚歎的結論。例如研讀《蚊子與獅子》,可用"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的觀點去剖析;又如研讀《獵戶》,可用"環境保護"的觀點去審視,等等。運用"視角轉換法",可熟悉並選用其常用的`三種方式:一為學科滲透式,即從美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影視知識、法律知識、經濟常識等等角度去研究理解語文知識。例如研讀《彎色龍》,不把它當作小說,而把它當作"微型劇本"來讀,分析的結果能激發別人的興趣;又如研讀《春》,有人從舊曆的節令入手,指出《春》寫了從立春到立夏之間的景物,一條"時令"的縱線貫穿其首尾,此觀點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二為反向立論式,即完全推翻已有的結論,以充足的論據另立一說,集考證、辨析、推論於一體,讓人們認為言之有理並給以接受。例如《伐檀》,歷來都認為是鞭撻、揭露剝削階級的詩篇,但有人明確提出,這是一首情真意摯的戀歌,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三為大膽假說式,即根據自己的研究鑽研所得,大膽進行定義,提出新觀點,新廉潔。例如作文命題的主要形式,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自由命題作文。有人在仔細統計分析時發現,諸如寫信、寫應用文、修改病文等作文內容,往往不在上述三者之列,便提出"無命題作文"之說,恰如其分,言之有理,得到贊同。下面是一篇小論文的寫作提綱,從中可見"視角轉換法"的巧妙運用。《醉翁亭記》的"鏡頭"美。《醉翁亭記》由四組極美的"鏡頭"用"蒙太奇"的方法組合而成。首先出現的是一個"大遠景",接著"鏡頭"搖動,推進,以特定的方式停留在"翼然臨於泉上"的醉翁亭之上,這組"鏡頭"色彩明麗,景色秀美,表現了作者"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於灑"的歡快情懷。接著是一組快速閃過的"空鏡頭",山間早晚色調、春夏秋冬的牲,得到生動的表現。作者精心構思,反覆渲染,著力強調,出色地描繪了美麗的山水,意味深長地表達出山水之樂的無窮。緊接著是一個"景、人、情"相容的"長鏡頭"。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的活動一氣呵成,在歡樂的氣氛中盡情展示了與民同樂的情趣。
最後是一個"含不盡之意於言外"的"全景鏡頭"。夕陽在西,人影散亂,鳥雀歡鳴,太守醉歸,把"與民同樂"之意,滲透到畫面之外。"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寫景,即是為了抒情。

六、深挖細找法

這是一種對能力層次要求較高的獨立進行的發現方法。它需要靜,靜靜地研讀、品評、體味;需要動,圈點勾畫、手抄筆錄、排列組合;需悟,硬是要針對某一具體目標,在別人已經耕種過的土地進行再收穫,在別人已經翻揀過的礦石中民現閃光點。如有位老師在《我教〈孔已〉,巧用十個數》中介紹了他的發現:一個環境,兩次到店,三種敘述,四種人物,五次取笑,六種描寫,七種神情,八個時間,九次笑聲,十個錢數。(《中學語文教學》1992年第8期)這沒有深挖細找,精思博引的功夫,哪裡能夠發現得了。當然,初學深挖細找,也不必像上面舉例中鋪得那麼開,有一點發現,便是一次成功。讀下面小論文,看看作者發現了什麼:稱呼最多的一段話

中學語文教材中,一口氣對一個人稱呼最多的一段話在七年級語文第一冊的《一面》中:

"這一來不會錯了,正是他!丫在前進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傅!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越老越頑強的戰士!"

作者一共用了六個稱呼!

這一連串響亮的稱呼,表現了"我"對魯迅先生的壓抑不住的崇敬、讚美的心情,謳歌了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

從詞義上講,"他"指魯迅先生,一個"他"字,表現了作者萬分驚喜的激動之情。"同志"、"朋友"、"父親"、"師傅"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內容方面,褒揚了魯迅先生對革命的貢獻,表達了作者的讚頌之情;而"戰士"則從總的文獻概括了先生的戰鬥風格和戰鬥精神,表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從表達上講,這六個稱呼"一氣呵成",激情澎湃,加上三個感嘆號的結合使用,有著強烈的修辭效果,給人以極大的感染。

七、類比聯想法

類比能夠啟發聯想,具有"助發現"的作用。當我們看到事物是這樣時,便會相到彼事物是否也是這樣,於是會把已知的某個方面的內容遷移到規矩的需要探索的內容上去,為探索未知的內容提供一把試用的鑰匙,一旦這把鑰匙能起作用,便開啟了未知的內容的大門。因此,類比聯想是一種由此及彼的、需要開拓思維的窨,需要機靈的進行遷移思考的探究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