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論文

來源:才華庫 1.8W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它作為一種普遍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資訊,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是一切重大技術和科學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但要把他教好,讓學生學好並非易事,下面我就談談怎樣“結合課標、把握教材、設計教學”。

在新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論文

一、課標與教材。

1、課標。

是教育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生理特徵和智力發展情況,結合教材內容擬定的,分階段性實現的學習目標,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實現:

(1)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2)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3)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它的總體目標是: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教材。

就拿北師版七年級上冊來說吧。它的編寫具備科學性、適應用;它展於“課標”中的第三階段,其內容有:豐富的圖形世界;有理性及其運算;字母表示數;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係;一元一次方程;生活中的資料等。

3、“課標”與“教材”的關係。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課標”對“教材”具有指導性和指令性作用;必須根據“課標”進編排教材內容;而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教學活動是實現“課標”的主要途徑。要如何開展教學活動,實現課標;就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去組織、引導、實施、落實。

二、結合課標,處理教材,優化教學。

數學教材不同於其它教材,在他裡面沒有甜言蜜語;沒有精彩的故事情節,更沒有令人心曠神怡的人間仙境;僅有的是枯燥的數字、字母、公式、公理、定理……學生對此不感興趣,這就給實現課標中的理念和目標帶來了很大困難,很多人都怕數學就是這個原因。要解決這一困難,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淺析教材。

這本教材雖然是專家編寫的,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但它根本無法結合各地方.各學校各班學生實際;為此,我們應該聯絡學生實際;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環境,時代背景,挖拙學生的學習潛力,發掘教材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引領作用;從而實現“課標”中的理念和目標。

2、教學方式。

“分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是目前最時尚的教學方式;這就要要求教師作好充分準備,科學地組織和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有必要插入幽默的、科學的、富有趣味的教學環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如我在“有理數的乘方”的教學活動中;設定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各組討論:-2與(-2)是否相等,採用“打官司辯論”的方法,不但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又使學生深刻地解決了“易誤點”。

3、把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並不等同;把教材內容結合方方面面進行科學的處理,轉化為貼近學生的,或者是學生親身經歷的、熟悉的、感興趣的;才能成為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內容,比如,我在組織“有理數加法”的學習活動時,事先安排學生利用週末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將商店的虧、盈情況,或學生體驗賣報、做菜生意的虧盈情況記錄下來),在學習活動時,使每位學生都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中,實現了組內討論合作,組織交流互動、競爭。很快從多元化的結果中,歸納總結出了“加法法則”,使學習效果得到了提高。

4、教材中例題靈活改編。

1901年,英國數學家貝利演講中提到“數學教育應當面向大眾”。教材中的例題,一般離學生較遠,學生不太感興趣,不會主動去學習;若及其改編成學生身邊的事,或者把學生編入題目情景中,學生就會產生濃厚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比如:我在組織“打折銷售”的`學習活動中,將教材(七上)中P187的應用題改編成“引言:開陽全新家電商場招聘一名門市部經理;待遇是5000元+提成。老闆出了這樣一道考題:‘我商場進了一種小型家電,按進價的50%標價,又打7折賣出,結果每臺獲利20元,請你算一算它的進價是多少?’看看大家去應聘能否成功。”這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不但激發了學生成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實際能力和競爭意識。

三、融合師生情,構建和諧學習氛圍。

“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如果沒有和諧的學習氛圍,合作就不會愉快,就會顧此失彼。

1、教師必須深入瞭解,關心學生;使學生親近你、相信你,視你為好老師、好朋友,才能使大家合作愉快,輕鬆獲得知識。

2、教師要經常與學生談心,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使他們樹立起自己的理想,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從而努力學習。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只要結合地方、學校和學生生活實際;不斷探索和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巧設科學的、幽默的、富有趣味性的、適用的教師環節。在教學中就能得心應手,教學素材就能信手拈來,學生學數學的過程中經歷“做數學,用數學”,從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