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與當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1.78W

一、 馬克思主義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與當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論文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十三章“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中通過分析和研究伴隨著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對勞動力供求關係的影響,深刻闡述了相對過剩人口產生的根本原因、相對過剩人口的形式和作用。

(一)相對過剩人口理論基本概述

在馬克思看來,相對過剩人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伴隨著資本積累過程以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一種經濟現象。“對勞動的需求,同總資本量相比相對地減少,並且隨著總資本量的增長以遞增的速度減少。”[1]這進一步說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僅受制於資本積累的總體規模,還與資本結構的變化有關,而這一切都與資本的本質——追求利潤最大化相關。因此,馬克思得出結論:“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律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1]資本集中是加劇資本積累的重要因素,資本集中同樣產生著相對過剩人口。“集中在這樣加強和加速積累作用的同時,又擴大和加速資本技術構成的變革,即減少資本的可變部分來增加它的不變部分,從而減少對勞動的相對需求”。[1]不僅如此,馬克思還指出了就業工人人數的減少比可變資本的減少還要快的事實。

“相對過剩人口的生產或工人的遊離,比生產過程隨著積累的增進本身而加速的技術變革,比與此相適應的資本可變部分比不變部分的相對減少,更為迅速。”[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積累的增進,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要快於社會總資本的增長速度,因此,失業問題也就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常態。“在正常的積累程序中形成的追加資本主義是充當利用新發明和新發現的手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舊資本總有一天也要從頭到尾地更新,要脫皮,並且同樣會以技術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產出來,在這種形式下,用較少量的勞動就足以推動較多量的機器和原料。”[1]“可見,一方面,在積累程序中形成的追加資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較起來,會越來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週期地按新的構成再生產出來的舊資本,會越來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僱傭的工人。”[1]這裡的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就是指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失業人口,因此,相對過剩人口理論也被看作是馬克思的失業理論。

(二)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作用

關於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作用,馬克思說道:“過剩的工人人口是積累或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財富的必然產物,但是這種過剩人口反過來又成為資本主義積累的槓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2]“過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產業後備軍,它絕對地隸屬於資本,過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實際增長的限制,為不斷變化的資本增殖而要創造出隨時可供剝削的人身材料。”[2]

第一、為一定時期內生產職能部門的擴張提供充足的勞動力支援。由於生產的發展是不平衡性、不確定性,在某個時期,由於各種原因會導致某些部門生產規模的突然擴張,需要吸收大批勞動力,而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勞動力,就要由過剩人口轉化而來。如果沒有過剩人口的存在,這些部門的生產要得到突然擴張是不可能的。“這種週期性一經固定下來,那麼,就連政治經濟學也會把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過剩人口的生產,看作是現代工業的生活條件。”[2]

第二、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巨大就業壓力,有助於督促勞動者提高其自身素質和勞動積極性,大量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更有助於降低工業生產中的勞動成本。在相對過剩人口存在的條件下,“決定工資的一般變動是工人階級分為現役軍和後備軍的比例的變動,是過剩人口相對量的增減。”[2]同時,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是強化勞動紀律,提高勞動積極性和勞動者素質的重要手段。

二、從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看當今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現狀

2015年,中國有749萬名研究生、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外加去年待就業的畢業生,2015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40萬。[3]2015年已經接近尾聲,自2012年逐漸成為接納高校畢業生主力的民營企業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融資難、招工難、管理創新難、技術創新難"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由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重重困境。

(二)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成因

(1)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生的就業矛盾

東部沿海及其他經濟發達地區成為畢業生首選就業地。根據相關調查,選擇以“北上廣”為代表的沿海地區就業者高達65%以上,而經濟欠發達、條件較艱苦的中西部地區則人才缺失嚴重,同時大城市的一些邊遠郊區、縣、鄉鎮一級的民營企業、事業單位的人才需求也無法滿足。雖然國家出臺很多的優惠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去,支援祖國邊疆建設,但很多政策在實際推行過程中變成了空頭支票,福利的缺失使畢業生對西部、農村、落後地區望而卻步。

(2)用人制度的弊端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從就業環境來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業渠道嚴重不暢。由於我國目前的就業原則是戶口屬地原則,一些地區(特別是一些大中城市)設定就業戶口門檻,導致來自偏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籍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四處碰壁,這實際上妨礙了人才資源的流動,大大限制了高校畢業生的擇業選擇面。[4]

2、高校方面的原因

(1)與擴招規模不相適應的培養模式

高校擴招造成教學資源分配不均、教學質量下降,直接影響到高校畢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擴招後各類學校紛紛升格,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學院升大學,普通高校爭著往綜合型、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邁進。這種擴招的程序中凸現出師資力量短缺和人均師資佔有率下降,特別是生源良莠不齊,導致了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不高,從而直接導致高校畢業生信譽度的降低和就業壓力的增大。[5]

(2)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與高校學科建設不合理之間的矛盾

高校人才培養機制與市場需求脫節是導致高校畢業生結構失調的主要原因。在當前,高校學科設定不合理的程度較為嚴重,熱門專業一哄而上,即使市場上一些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早已人滿為患,但很多學校的相關專業還在繼續擴招。現在人才培養的觀念與機制以及高校相關學科建設遠遠落後於社會、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3、高校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1)高校畢業生盲目樂觀的擇業心態

許多學生不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和分析自我,擇業時一味強調“我想幹什麼”,而不考慮“我能幹什麼”;不從自身的能力和社會需求出發,給自己恰當的職業定位,而是盲目地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區、國有單位和熱門行業,對就業抱有過高的期望值。這種不顧客觀的就業形勢和自己的競爭實力,盲目樂觀的擇業心態,無異於為自己的就業設定障礙。

(2)當代高校畢業生的職業認知能力較差

職業認知是指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個性、職業偏好以及面臨的就業資訊等方面的認識。良好的職業認知有助於激發求職者的工作搜尋動機,提高工作搜尋的努力程度,從而使求職者取得良好的求職結果。調查表明,大學畢業生缺乏對自己的目標、性格、情緒特徵、意志水平、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等方面的準確認知,大多數畢業生缺乏對特定職業的職業能力特徵、職業人格特徵、技術技能、職業環境、職業報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適合從事什麼職業。

4、用人單位的原因

在實行“雙向選擇”就業辦法後,用人單位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不應忽視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畢業生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競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工作經驗的要求。許多用人單位,尤其是企業,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明確要求學生有相關工作經驗,從相關調查報告來看,64.1%的畢業生認為相關經驗不足將成為找工作時最大的限制因素;

(2)對學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將應聘人員的畢業院校作為首要的衡量標準而忽視對應聘人員個人能力的判定,這種擇校招聘也是導致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如何看待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學術界與理論界強調其嚴峻性和負面影響較多,實際上,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軌和各項改革措施向縱深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定數量高校失業、待業人口的存在,不僅對勞動力市場的合理優化、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校人才培養機制轉變、國有企業轉機改制及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都產生了深刻的積極作用。

第一、適度失業、待業人口的存在,有助於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市場優化配置。[6]規範、完善的勞動力市場是建立在勞動力供給與需求、價格決定及競爭上崗等一系列機制市場化運作基礎之上的,而所有這些又都是以一支適度數量的失業人口為前提的,所以失業人口的`存在有利於加強市場競爭意識、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提高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高校畢業生中失業、待業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就業壓力,有助於提高擇業者素質和工作積極性。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事業單位實行就業終身制,擇業者一旦進入國有制企事業單位就業,就沒有了就業壓力,再加上平均主義的勞動工資制度,嚴重損害了相關從業者的工作積極性,由此引發了國有企業的一系列問題,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導致從業人員缺乏和喪失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的動力,導致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低下,與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失業、待業人口帶來的就業壓力無疑可以轉化為激發勞動者積極性和提高自身素質的強大動力。

第三、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的增大有助於我國教育界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各類高校優化課程設定,加強與社會、市場、用人單位的聯絡,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就業難度的增大,會加強高校學生危機意識,督促他們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合理做好自身職業生涯規劃。

三、總結

通過對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和我國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相對過剩人口是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

其本身不應被簡簡單單地貼上資本主義的標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亦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但是我們也應該區別對待社會主義條件下相對人口過剩和資本主義條件下相對人口過剩的原因、性質、特點以及解決方案的不同。對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正確態度應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失業人口的存在這一實際問題進行新的理論探討,而不應盲目侷限於爭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著力尋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對人口過剩的問題。

二、相對人口過剩在給社會帶來一定就業壓力、對社會穩定帶來一定影響的同時,其對社會的發展也有一定積極作用:保持適度的相對過剩人口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求。

所謂適度相對過剩人口,是指採取各種手段把社會失業人口控制在一個既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又不影響社會和諧、政治穩定、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的適當範疇內,從而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市場經濟的內在驅動力、刺激相對過剩人口發揮出其對經濟發展的最大積極促進作用,降低其消極影響。

三、大學生失業、就業難問題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新產物。

有關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在表面上超出馬克思相對過剩理論範疇的一個新命題,但是其實質仍是符合馬克思經典理論概述的基本要求。要解決好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失業問題,仍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結合中國當代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結合當代中國教育的發展現狀的情況下加以解決。

四、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所折射出的當代中國教育體系混亂、課程設定不合理、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教育資源浪費、高校擴招所帶來的生源質量下降等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大事。

合理規劃教育資源佈局、整頓教育體系、嚴格把控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依據市場、用人單位實際需求制定培養方案、開設為相關專業與課程,從而建立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一體的教育機制。

五、儘管大學生就業難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一定數量的人才儲備,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

但是大量社會待就業人口尤其是高階知識分子的存在,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失業、待就業就意味著收入的中斷,噪聲失業人口及其家庭的生活負擔加重,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從而引發各種社會問題,進而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不利於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所以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失業保障制度,儘可能的提供社會就業、創業平臺,避免社會震盪,鞏固社會主義改革的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