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無線校園網路建設研究論文

來源:才華庫 1.07W

1校園網路的現狀

高職院校無線校園網路建設研究論文

以我校為例,有線校園網路已經覆蓋了辦公樓、教學樓、宿舍和學生食堂等校內所有建築物,在網上實現了OA辦公,學生管理,校內監控和圖書管理等日常管理。但隨著Internet不斷的向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滲透,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裝置的普及化使得傳統的有線網路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不受地域的限制接入網路使得無線網路顯現出優於有線網路的優勢,因此無線校園網路的建設變得非常有必要。

2以我校為例對於無線網路的需求

由於我校園區面積比較大,辦公樓、教學樓、宿舍和食堂分佈較分散,如何能在現有的有線網路基礎上擴充套件無線網路,設計出有效、合理、穩定的無線網路方案顯得尤為重要。設計方案以有線為主線,無線為輔助,保證在公共場所和無法使用有線的智慧裝置都能上網。高職院校無線校園網路建設方案李曉輝(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河北承德067000)摘要: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網路化生活方式已經全面滲透到教學生活中。校園建設由傳統的有線網路悄悄的向無線轉變,由於有線網路的優點是具有穩定性,但是隨著資訊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智慧手機、膝上型電腦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裝置在教師和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大量普及,有線網路已經無法滿足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和工作要求。當前無線技術的改革升級為無線網路的產生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援。本文主要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提出一個基於校園網路的`無線方案。通過學校無線網路的實現,目的是方便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促進學校無紙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關鍵詞:校園網路;無線技術;設計方案DOI:10.16640/.37-1222/t.2015.23.222因此無線網路在設計上要求1)訪問網路穩定、安全、可靠,這就要求設定的熱點密度合理覆蓋面廣,不能再使用者使用過程中出現反覆登入的情況。2)使用者使用無線網路方便快捷,要求網路的頻寬合理,能快速訪問網路又不浪費頻寬;3)網路設定合理,利於管理和擴充套件。

3無線網路的總體設計

3.1接入層

伺服器和儲存裝置上行接入到接入層交換機。伺服器側可以採用業務網路、管理網路、儲存網路三個VLAN隔離方式進行組網。在接入交換機劃分VLAN,將管理、業務、儲存三個平面邏輯隔離。為簡化組網提高組網可靠性,建議接入交換機採用堆疊方式:儲存網路:用於承載伺服器和磁碟陣列之間的專用資料訪問。儲存網路通過多路徑確保鏈路冗餘,伺服器與儲存裝置通過儲存網路二層直接互通。儲存裝置為虛擬機器提供儲存資源,但不直接與虛擬機器通訊,而通過虛擬化平臺轉化。業務網路:為使用者提供業務通道,為虛擬機器虛擬網絡卡的通訊平面,對外提供業務應用。業務網路按應用系統的要求再細分VLAN進行訪問隔離。管理網路:負責整個雲端計算系統的管理、業務部署、系統載入等流量的通訊。BMC平面主要負責伺服器的管理,BMC平面可以和管理平面隔離,也可以不進行隔離。所有伺服器、儲存通過接入交換機連線後,需要與客戶的核心交換機對接。接入交換機通過堆疊保障可靠性。考慮後續擴充套件性,建議採用2*10GE上行到客戶核心交換機。

3.2核心層

接入交換機上行接入核心層交換機。核心交換機也建議採用叢集的方式。核心交換機採用OSPF或者靜態路由的方式同上層裝置進行對接:當採用OSPF對接時,OSPF釋出地址包括核心交換機互聯地址,直連路由地址以及loopback地址。當採用靜態路由方式時,建議核心交換機同上級裝置採用VRRP地址為閘道器地址。

4WLAN的設計

在樓內和廣闊區域可以採用設定多個AP的方法,由於每個接入點只能覆蓋一定的周邊面積,而且受到各種因素以及障礙物的影響,各個接入點的覆蓋面積還會有所差異。障礙物會造成訊號衰減,引起訊號反射進而影響訊號覆蓋範圍。為了過大覆蓋面積,一般將多個AP作為獨立的單元同時部署,提供重疊的覆蓋區域,允許使用者在幾個AP的覆蓋面積內移動時可以無縫漫遊。合理的無線部署能夠實現整個校園的全面覆蓋,消除盲點。AP接入可以充分利用有線網路,即在有線處接入無線。無線網路的校園是和時代、社會接軌的重要標誌,雖然無線校園的實施框架和模型已經出現,但是不同校園應用模型還會遇到各種問題,如何制定出更成熟的模型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發展需要。

作者:李曉輝 單位: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