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業實習報告3篇

來源:才華庫 2.7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專業實習報告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專業實習報告3篇

專業實習報告 篇1

回顧這些天的經歷,我們確實學到了許多實在的東西,也思考了許多問題。我們感觸頗多,也受益良多。此次在施工現場實習,能親眼看到各個班組的施工過程,能親耳聽到技術人員針對問題的討論,能親身參加工程的例會,是我們最大的收穫。這些都使自己對於工程管理的基本情況有了感性的認識,也為馬上踏上工作崗位作了很好的熱身。在現場的短期學習也提高了我的專業技能。

通過這次實習,書本上的知識在實習過程中得以消化,對於一些專業術語、具體的施工程式都有了深入的瞭解,鞏固了理論知識。以前老師講一些知識的時候我們腦海中就沒這種概念,很難產生畫面感,腦子裡一片空白,理解起來也事倍功半。比如說對於鋼筋加工的過程,構造柱鋼筋的綁紮,從前只是聽老師講解和書本上學習,但對於具體操作並不清楚。這次在現場親眼看到了以後,將理論同實際聯絡起來就很直觀,印象特別深刻。在實習中我們每天還會看一些施工圖紙,做一些電子文件,這些也都加強了我們對CAD和電子表格EXCEL在工程中的運用,這對今後的工作有很大幫助。

在施工過程中,很多時候實際施工操作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並不一定相符合。書本上的都是理論情況下的,但工程中會遇到許多複雜的實際情況。這時書本上的就不在適合,就要靠工作人員的經驗了,這些對我們幫助很大,它能提高我們的隨機應變能力。

這就需要多年的施工經驗積累同理論知識相結合,做出適當的變通。我們必須學好紮實的理論知識,很多東西雖然說都在課堂上學過,可我們還沒有學精,沒有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資本,不能夠學以致用。不管將來從事施工或者預算,都需要我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發問,需要我們不斷的積累和廣泛收集資訊。我們生活的四周,許多東西都是值得去學習去思考的。因此,我們需要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培養自己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上站穩腳跟。

目前,我國建築市場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資訊缺乏,管理力度不夠,建築規和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徹底的貫徹和執行。在實習現場,同樣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施工準備不足,道路以及臨時設施都沒有達到規範要求,沒有采取雨季施工措施,鋼筋不注意保養,浪費嚴重等等。相信隨著制度的發展完善,各種問題都應該會解決和避免的。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作為即將畢業入行的新人,我們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給自己作一個好的定位,不要自恃甚高也不應該妄自菲薄。對每項工作都要認真踏實,創造出價值才有所收穫。對人應該熱忱,處理好周邊的關係。所謂“先做人後做事”,在建築行業這個大圈子裡尤其需要為人處世的能力。並且我們還要學會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懂就問,態度要誠懇,讓別人願意將自身的積累傳授於你。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是自己不斷髮展。

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需要認真細心的工作態度,土木工程專業更明顯,俗話說: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因為一點點小的失誤都可能會減少工程的壽命,甚至會釀成大禍,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多,工程剛建好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會給戶主帶來很大的困擾,甚至會對他們的生命帶來威脅。而且也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我們要謹慎做事,處處留心。

這短短的實習,讓我大開眼界,也深刻體會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學會了很多實用的東西,也讓我對自己今後要從事的行業有所思考。理論和實際的差距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明瞭,原來的那種心高氣傲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學習的決心和信心。短短十天,彷彿思想又得到了一次昇華,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踐當中接觸實際的工作,觸控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作為一名現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著建設四化的歷史性任務,不能只顧埋頭書堆,紙上談兵,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來造福社會才是我們的最終歸宿。因此,我們因該在學習至於多參加一些這樣的實踐,從而跟好的提升自己。

專業實習報告 篇2

實習是每一個畢業生必經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會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絡於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a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成功走向社會做準備。

在省醫院實習期間我一共經歷了八個科室,分別是腎臟內科、普外二科、婦科病房、老年神經內科、骨外一科、採血室、婦科診室、中西醫科。實習生活豐富多彩,看到很多、學到很多,所以感觸頗多。

我們是5月十幾號才下去實習的,按照一個科室帶一個月的規定,我在第一個科室總共才實習了三週,時間說不上長,但這可謂是我實習生涯的第一個科室,在這裡實習的每一次經歷都是我融入社會的第一次。因此剛剛從學校走出的我充滿了幹勁兒。一切都是那麼新奇,每一位患者在我看來都如親人一般,看到他們由於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樣子,我很難過,也有點兒不適應,心情一直很抑鬱。不過我始終告訴自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重拾歡樂與幸福。要知道,護士的職責就是減輕痛苦、恢復健康、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可我認為這不僅是我的職責,更是我應盡的義務。

腎臟內科患者不多,但每一個都是重患,因此不可小視。必須認真護理,在這一科室的的一週,我便是護理班。一開始由於護理班不能靜脈穿刺,所以不覺有些喪氣,心想大家都開始扎針了,我還沒有開始我的第一次靜脈穿刺萬一被落下該怎麼辦呢。那時的我畢竟還是剛接觸臨床的初學者,思想中還狹隘的認為護士的主要工作是靜脈穿刺,可是後來我明白了,靜脈穿刺只是一種治療手段,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更需要多多學習的.是各種護理技術和心理護理,而不應只侷限於靜脈穿刺。

第一天護士長本著對我們及病人負責的原則,為我們安排了代教老師,因此第一天的任務就是熟悉病房,其次就是幫助老師換藥。三查七對一樣都不能少,護士長、代教老師每次都要囑咐再三,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要核對好幾遍以後才會給患者換上藥。有的患者會時不時地抱怨說:“看著孩子也不大呀,怎麼這麼磨嘰呀?”每次聽到這樣的抱怨,我總會報以歉意的微笑。然而,我深知這並非什麼“磨嘰”。這是一種對病人的負責任的態度,尤其對於我們實習學生,對一切都還很新奇,同時一切有充滿了未知與不熟悉,這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如果開始就由於疏忽而犯錯誤,那必定會對以後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第二天早晨我開始同護理班的老師一同鋪床,由於神藏內科屬於內科科室,所以我主要熟悉了備用床與暫空床的鋪法,而麻醉床的鋪法我只是通過閱讀《基礎護理》一書,熟悉了一下,並沒有實際操作。同時我又通過用理論聯絡實踐的方法進一步理解了普各種床的目的以及重要性。今天除了學會了鋪床,還有另一個很意外的收穫,下午正巧趕上老師要給一個發生了褥瘡的患者患藥以及透明貼。因此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了那麼大面積的褥瘡。那是一個嚴重腎衰的患者,每天都要靠血液透析來延續生命,意識仍然存在,但出於被動體位,自己無法翻身。因此,形成了壓瘡,又於其本身患有糖尿病,因而創面很難癒合。在換藥的過程中我仔細觀察了老師的操作,用鑷子夾取碘伏棉球消毒時,鑷子的尖兒不能向著患者,因為那樣有可能刺傷患者的面板。另外,消毒時動作必須輕柔,否則會加重患者的痛苦。碘伏棉球也不能太溼。同時,在消毒時還要觀察有無即將脫落的結痂,千萬不能隨意撕下結痂,否則會造成出血。此外,在護理方面我還掌握了測血糖、血壓等技術,瞭解了並親眼觀看了一次導尿術。 其實當時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在與同學的交流當中我得知,有的同學已是靜脈穿刺高手,有的同學甚至為男病人導過尿了,而我學的還太少,不過後來我想通了,我想我們在實習階段不僅要學習技術,還要學習作為一名護理人員的細心、耐心、責任心和愛心。

我實習的第二個科室是普外二科。在普外二科實習的這一個月裡,總讓我感覺時光死在飛逝而過。不是因為太忙、太累。而是因為我還沒有學夠、練夠。我深知在這一科室學習的技術是會讓我受用終身的。

首先,由於這一科室患者比較多,所以練習機會也明顯要比上一科室多得多。這使我的靜脈穿刺技術要比在上一科室時,有了更大的提高。但還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發現在靜脈穿刺時,常會出現鼓包的情況,為此我傷透腦筋,但經過認真觀察,並與老師穿刺時的金針方法做對比,我發現原來是我的進針角度過大,進針過猛過深造成的。之所以進針角度大是由於我曾經聽學姐們說,進針角度大大些會減少疼痛,如果進針角度小,會導致進針過淺,而導致藥液直接接觸血管壁,而造成血管疼痛。看來進針角度的大小蘊藏著很深的學問,切不可一概而論。進針角度過大容易炸深而導致藥液流至皮下,而進針角度過小又會導致血管受藥液刺激而疼痛。看來靜脈穿刺並沒有我想象的簡單,這種技術是要在長期摸索、實驗、與總結中才能掌握的一門獨特的技術。需要多多練習。此外,對於個別特別難扎的血管,不僅可以選擇手背血管,也可以選擇手腕處的粗大血管。同時這裡是扎留置針的好位置,因為這根血管有粗又直,正適合留置針粗製的鋼針。不過,我們還是要儘量選擇遠端靜脈,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患者的血管。

其次我還學會了打肌肉針。一開始我不太敢打肌肉針,因為怕位置找不好,扎到坐骨神經。所以一直在看老師操作。後來,我回家仔細的翻閱了《基礎護理技術》一書,將書中所談及的方法與老師在實際中操作的畫面相結合,對比,總結,最終達到了熟悉的程度。並能熟練且準確的找到肌肉注射的正確部位。此外,我還通過觀察老師的操作,知道了在注射時用棉籤輕輕拍打注射部位周圍可以促進藥液吸收。同時,減輕患者疼痛。

最後,在護理方面,我學會了下胃管。在下胃管時,第一次並沒有成功。其一,由於我對鼻部解刨形態並沒有一個整體上的瞭解,技術有不熟練。其二,也是由於患者年齡太高,嘔吐反應嚴重,好不容易下進去,卻又被其拔出。事後,我查閱瞭解剖學書籍,知道了原來在鼻腔內有一處狹窄,此處很難通過,並容易造成患者鼻腔刺激、疼痛。下到此處時,必須放慢速度並且動作邀輕柔。至於噁心的狀況,可以叫患者深呼吸以緩解。經過理論上的補充,並聯系實際的觀察,之後幾次下胃管,都成功了,而且沒有造成患者多大的痛苦,為此我很高興。此外,在普外二科我還學會了灌腸以及口腔護理,並達到了掌握的程度。

總之,在普外二科的實習生活中我學會了很多。我相信這些知識無論在今後的實習或是工作中都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實習的第三個科室是婦科。在婦科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個科室我尤其學到了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在護理病人的過程中是多麼重要!每個老師的護理操作都十分規範。這糾正了我在其他科室養成的“以快為好”的錯誤觀念。我發現好的護理服務不能只求快,更應該注意的是護理質量。而“快”則是要靠熟練去達到的。正所謂熟能生巧,當你真正熟悉了一種操作的每一項流程後,速度自然就提上來了。同時工作質量也會有明顯的提升。效率與質量的同時提升才是真正的進步,與患者與自己都是有益的。其次,在婦科的實習生活中,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負責和為患者服務,向患者之所想。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陳老師為患者做會陰護理,他不怕髒,不怕累,及其細緻的為患者做會陰護理,經她護理後,患者的外陰及大腿兩側看不到一絲血跡,十分潔淨。這種處事認真細緻的態度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同時,在護理操作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尤其是一些婦科特殊操作。如口腔護理,會陰護理,這些操作我都做到了熟練掌握的程度。另外,在婦科治療工作中,我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核對,仔細排氣,觀察老師是如何進針,直到自己熟練掌握。由於婦科患者均為女性,血管都特別細,進行靜脈穿刺時,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女性比較敏感,疼感較強,這更考驗了一個護士靜脈穿刺技術的熟練程度。一開始由於患者血管較細,有時會出現進針後不會血的情況,當時我以為沒有刺入血管中,因而進一步向深處探針,結果反而是扎深了,針頭刺穿血管,藥液滴入皮下,而致滾針。後來經過觀察,我發現原來有的患者由於血液粘稠,或由於長期點滴等其他原因,常會出現不回血的情況,此時,應當捏一下頭皮針上不得軟管,如果此時有回血,則穿刺成功。看來靜脈穿刺技術還有很多經驗之處需要我不斷摸索與學習。同時,在穿刺成功與否不確定的情況下,切不可武斷,應仔細觀察,判斷清楚,以免造成患者的第二次痛苦。

此外,除了靜脈穿刺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並又通過實踐而增加了自己的經驗外,我還了解了很多婦科常見疾病,如宮頸糜爛,子宮肌瘤,宮頸肥大等。並通過下班後查閱書籍,瞭解了這些婦科常見疾病的常規護理操作,術前指導,以及出院指導。並親自為患者進行了兩次出院指導。

此時,我發現理論知識只有在聯絡實習操作後,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記憶也會更加深刻。如果將一門技術比作一個人,那麼理論便是她的靈魂或者說是大腦,而實踐則是是整個人運動起來的骨架與肌肉。同時,在婦科的實習中,由於有小手術室的存在,我還有幸看到了醫生是如何為患者做內診檢查的,這些實際上的操作與觀察更加深了我對理論知識的熟練掌握,對我今後在知識與技術上的進步與發展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我在實習當中的主要的三個科室,總體可以歸類為內、外、婦三大類,其實在其餘的科室所學習的技術無疑都是這三類護理操作,只是,在之後的實習中,我學會了更仔細的觀察老師們是如何操作的,並在老師的監督下,不斷完善自己的護理技術,並將臨床操作與理論相結合,不斷地思考、練習,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成功中獲得經驗。

專業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時間:

xx。

二、實習地點:

xx。

三、小組成員:

組長:xx。

組員:xx、xx。

四、指導教師

xx。

五、實習目的:

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還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度和作風的手段。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等,可以增強測繪地面點的概念,提高解決工程中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實習裝置: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DJ6型光學經緯儀,塔尺,三腳架,盤尺,半圓儀,測釺,直尺,50*50圖紙等。

七、實習內容:

1、水準測量:根據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測量其他水準點的高程。

2、線測量:通過測角和量距,求出各導線點的座標。

3、步測量:根據控制點,測定碎步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繪圖。

八、實習步驟:

1、水準測量:

(1)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藉助於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設水準測量的進行方向為從A至B,A稱為後視點,a為後視讀數。B稱為前視點,b稱為前視讀數。如果已知A點的高程HA,則B點的高程為:

HB=HA+hab,HA+a=HB+b,HA=HB+a—b,B點的高程也可以通過水準儀的視線高程Hi來計算,即Hi=HA+a,HB=Hi-b。

(2)水準測量的外業施測:

(1)水準點: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高程的點。

(2)當預測高程的水準點與已知水準點相距較遠或高差太大時,兩點之間安置一次儀器九無法測出其高差。這時需要連續多次設站,進行復合水準測量。每測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預測水準點到已知水準點的高差,從而可得其高程。

(3)水準測量的檢核。

計算檢核:閉合導線的高差和等於個轉點之間高差之和,又等於後視讀數之和減去前視讀數之和,因此利用該式可進行計算正確性的檢核。

測站檢核:對每一測站上的每一讀數,進行檢核,用變更儀器法進行檢核。變更儀器法要求變更的高度應該大於10cm,兩次高差之差不應超過規定的容許值,即6mm。

閉合水準路線的成果檢測:理論上各測段高差之和應等於零,實際上上不會,存在高差閉合差,其不應該大於你容許值,即,若高差閉合差超出此範圍,表明成果中有錯誤存在,則要重返工作。

4)水準測量的內業計算:

檢查水準測量手簿。填寫已知和觀測資料。計算高差閉合差及其限差。最終結果見附表。

2、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經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為閉合導線。由於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角度檢核條件:

多邊形各內角的觀測值之和與其理論值之差,

應滿足限差要求,其中n為多邊形角個數。

座標增量檢核條件:

上述理論值應為零,可實際上一般不等於零,但也應該滿足限差要求。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測角,量邊等。

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在選點前,應先收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已有高階控制點的成果資料,將控制點展繪在原有地形圖上,然後在地形圖上擬定導線佈設方案,最後到野外踏勘,核對、修改、落實導線點的位置,並建立標誌。

選點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相鄰點間應相互通視良好,地勢平坦,便於測角和量距。

②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安置儀器和儲存標誌的地方。

③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便於碎部測量

④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其平均邊長應符合表6—3所示。

⑤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佈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測角:導線轉折角的測量採用測回法觀測用DJ6經緯儀測兩測回,當盤左、盤右兩半測回角值的較差不超過±40″時,取其平均值。

量邊:點間距離已經給出,無需測量。

(3)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的目的就是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座標x、y。

計算之前,應先全面檢查導線測量外業記錄、資料是否齊全,有無記錯

算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資料是否準確。

準備工作:將校核過的外業觀測資料及起算資料填入“閉合導線座標計算表”中,見表6—6,起算資料用單線標明。

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

①計算角度閉合差n邊形閉合導線內角和的理論值為:

式中n——導線邊數或轉折角數。

由於觀測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誤差,致使實測的內角之和不等於理論值,兩者之差,稱為角度閉合差,用fβ表示,即

②計算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角度閉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觀測的質量。各級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fβp其中圖根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fβp的計算公式為:

如果>,說明所測水平角不符合要求,應對水平角重新檢查或重測。

如果≤,說明所測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對所測水平角進行調整。

③計算水平角改正數如角度閉合差不超過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則將角度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水平角中,也就是每個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數vβ,vβ的計算公式為:

計算檢核:水平角改正數之和應與角度閉合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即

④計算改正後的水平角改正後的水平角βi改等於所測水平角加上

計算檢核:改正後的閉合導線內角之和應為(n-2)×180?。

推算各邊的座標方位角:根據起始邊的已知座標方位角及改正後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導線邊的座標方位角。

本例觀測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導線各邊的座標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欄內。

計算檢核:最後推算出起始邊座標方位角,它應與原有的起始邊已知座標方位角相等,否則應重新檢查計算。

座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整:

①計算座標增量根據已推算出的導線各邊的座標方位角和相應邊的邊長,計算各邊的座標增量。

②計算座標增量閉合差實際上由於導線邊長測量誤差和角度閉合差調整後的殘餘誤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