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審題立意演講稿

來源:才華庫 1.36W

作文如何審題立意?遇到或選取到一個作文材料,認真思考此材料到底都可以表現、說明什麼,自己決定準備用此材料來表現、說明什麼,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提煉、確立中心的過程。大家讀讀下面這個材料,想一想能從這個材料中提煉出怎樣的中心思想呢?或這個材料可以用來表現人物怎樣的品質呢?

如何審題立意演講稿

粗心

上星期的一天早上,媽媽跟要上班的爸爸說:“你下午回家的時候,別忘了買點菜。”爸爸“是是是”答應著走了。下午5點多了,我和媽媽在家裡左等右等也不見爸爸回來。我對媽媽說:“爸爸再不回來,我就到樓下的食品店買麵包。要不餓死我了。”我的話剛說完,就聽有人敲門。我想一定是爸爸。我跑過去把門開啟一看,真是爸爸。爸爸手裡拎著一個大兜子,我想準是什麼好吃的。我接過兜子開啟一看,兜子裡全是作業本。我小嘴一撅說:“菜買了沒有?”爸爸一拍腦門兒說:“呀,我又忘記了。”我說:“忘了,忘了,作業本怎沒忘拿回來呢?”爸爸拍著我的頭說:“誰讓我是老師?”沒辦法,我和媽媽只好買麵包吃了。

這都怪我的爸爸粗心。

爸爸粗心,忘記了買菜,卻不忘要批改的作業本。這樣對比起來思考,就不難發現,這個材料表現出了爸爸熱愛學生,熱愛工作,廢寢忘食的品質。

怎樣確立、提煉材料中的中心呢?

(1)要了解“中心”一般所包含的內容。國小階段,“中心”一般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①表現社會(或集體)的.某種風尚或道德,如講奉獻、尊老愛幼等。②表明自己受到了什麼教育,明白了什麼道理。③抒發自己某種感情,如對大自然的讚美,對損公利己行為的痛恨,對一種事物的喜愛等。④表現他人的某種品質,如關心同學、工作負責、生活樸素、刻苦學習、樂於助人等等。

(2)要養成認真推敲材料、探究“根源”的習慣。發現或選取到一個作文材料之後,總要透過材料的表面現象,反反覆覆地推敲、探究一番——這個材料能夠說明、表現什麼,多想幾個“為什麼”。這樣,就把“意”從材料中提煉出來了。如:以前自己家裡沒有電視機,每晚總到別人家去看;好容易買了一臺12英寸黑白電視,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後來,家裡又買了一臺,東、西屋各放一個,大人、孩子互不影響;現在,家裡又新購置了一臺29英寸平面直角遙控大彩電,放在了客廳,那兩臺黑白電視機從此被冷落了。這個材料可以說明什麼呢?反覆推敲、探究後,就可以得出這樣的認識:家人的生活要求、標準逐步提高→是因為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是因為國家改革開放、富民政策好。這樣,材料的“意”就被提煉出來了。

(3)要掌握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材料的一般的立意思路。①拿到寫人的材料,要著力挖掘、探究材料中人物的思想動機——他為什麼這樣說,為什麼這樣做,他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想,尋找出支配人物言行舉止的思想根源,進而確定出這個材料可以用來表現人物的什麼特點,是讚揚他某種好思想、好品質,還是批評他某種錯誤的思想、行為。②拿到寫事的材料,要著力探求事件中所包含的思想意義,進而確定出這個材料可以用來說明什麼——是能夠正面說明一個什麼道理,給人以啟迪;還是能夠從反面說明吸取了一個什麼教訓。③遇到寫景狀物的材料,要發自內心地體驗自己對這些景物有怎樣的情感,進而確定出描寫景物時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要培養自己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力,要善於思索,善於發現。周圍生活裡本來存在著自身的規律和含義,誰也沒注意它,看到它,但經過你自己的觀察和分析,比別人更早地認識了它,這就是“發現”了。發現,是提煉中心的一個重要方法。如:

有個小同學,她家過中秋節時,買了各式各樣的月餅,可誰都不愛吃。她媽媽包了香香的餃子,可誰也不多吃。這時,鄰居送來幾個玉米貼餅子,大家卻搶著吃。因為她家近一兩年都沒吃過玉米餅子了。大家越吃越想吃、愛吃。她想到過去天天吃玉米餅子,一年難得吃上幾次餃子。現在天天大米、白麵,倒又饞玉米餅子了。從這個變化中,她發現了一個十分深刻的主題:國家的政策好,農民生活富裕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