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畢業演講稿3篇

來源:才華庫 3.21W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畢業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畢業演講稿3篇

畢業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陽光明媚,校園顯得異常的美麗。看看校園的地上,似乎已經印上了我們的足跡,對學校的無限依戀,在今天,我們即將告別母校,去奮戰新的人生道路!

這六年的路,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六年的生活,我們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我們踏著坎坷,卻嗅得成功之花的香味。六年的歲月,2190個日日夜夜,聽起來似乎是那麼的漫長,而當我們今天面對離別,又覺得它是那麼的短暫。

我十分欣賞老師告訴我們一句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我們面對一道道習題時,老師的話總會在我耳畔響起。

親愛的母校,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當我們即將踏上離別的路上時,讓我在看你們一眼吧!這最後的一眼,包含了我對你們最真摯的祝福“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願我的祝福,伴隨春風,一直陪伴到大家成功!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畢業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校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首先,今天非常榮幸由我代表20xx屆全體高三畢業生髮表我們的畢業感言

今天的畢業不僅是對昨天的總結,更是對明天的呼喚。

有人說: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我們,三年前在這裡開始,三年後又在這裡結束。三年的光陰,多少人在生命中來回穿梭,卻只留下背影?我們經過了彼此相遇,又經過了彼此分離,這期間,我們是否抓住了一些、又放棄了一些?攤開手掌,我們還剩下些什麼?

三年前的我們,也許沒有預見今天的分別。但是如今,分別就在眼前。你是否也渴望時間被上鎖,好讓今天過慢一點呢?我們真的努力想將所有的一切烙印在心底,讓這些成為塵封於心底最美好的記憶。

三年的歲月已逝,1095個日日夜夜就這樣從指間溜走,聽起來似乎是那麼的漫長,卻過得那麼快。我們還沒有好好品味這三年身邊的幸福感,就要面對別離。在我們的生命中,又會有幾個這樣美好又充實的三年呢?

在這三年中,我們既收穫了知識,又收穫了友情。那些在你落寞時陪在你左右的,是朋友;那些在你迷惘時給你信心的,是朋友;那些在你懈怠時給你動力的,是朋友;那些在你難過時對你微笑的,依舊是朋友。我們一起成長,牽手面對困難,我們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起品味三年的酸甜苦辣,一起咬緊牙關決不放棄。即使再難,也不離不棄!

而今,青春散場,回首尋覓,佇立思考:母校給了我什麼?首先,我想用兩個字概括:“成長”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卻沒想到成長”,這是德國詩人歌德的話。楊瀾女士在廈門大學新聞學院的演講中對這句話作出了讓人回味的詮釋,她說“成功是一個點,它是外在,源自外界評價,由別人去評論;而成長則是一個過程,它是內在,是一種內在知覺,並在內心愉悅存在。我們擔心失去的成功往往轉瞬即逝,而讓我們經歷痛苦的成長卻不被剝奪,成長屬於自己,雖然緩慢,但卻充滿自信。”楊瀾女士的這番詮釋讓我回味良久,也引發了我對於成長的思考。是非審之於己,譭譽聽之於人,我們可以不成功,但決不能不成長。我想就算沒有成功這個點,我們也依然可以享受成長的過程。關於這點,3年的在校學習,我想大家也會感同身受。一中的3年,我們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做人,收穫了成長,這段學習經歷將會受用終身。

其次,是感恩。我們感恩老師。一支粉筆,兩袖清風,無私奉獻,不求回報。老師是我們學習道路上的指引者:他們引領門外漢的我們入門,基礎做起,紮紮實實;他們引領初學者的我們登堂,克服難點,努力提高;他們有引領小有所成的我們入室,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身處高三,也許你時常有上課無用論的觀點,殊不知,為了趕上一堂試卷講評課,需要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挑燈夜戰?殊不知,為了班內四五十個同學的成才,早出晚歸的班主任們又少了多少教育自己子女的機會?大愛無言,世上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師當得起“老師”這樣一聲樸素卻又高貴的稱號。這樣的老師哪裡去找?身受其教,我們是幸運的。

我們感恩父母。世界上有一種工作,每天要工作24小時,沒有工資,但工作者卻心甘情願,全力奉獻:他們是父母。也許你走讀或曾經走讀,是否還記得晚上10點回到家時一碗熱騰騰的湯麵?多次聽同學提及,洋溢在她臉上的是幸福;也許你住校或曾經住校,是否還記得每晚準時響起的電話?電話那頭是嘮叨也是掛念,電話這頭卻總是急不可耐的“就這樣,再見。”一日問及母親,為什麼每天都要打電話來,她說聽到我的聲音她睡踏實。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物尚如此,人何以堪?這樣的父母到哪裡去找?身受其愛,又是我們極大的幸運。

我們感恩同學。一首《同桌的你》不知勾起多少人的回憶。是啊,同學是最寶貴的記憶:是否記得落日映襯下,球場上揮灑汗水與淚水的隊友?是否記得上課走神,起立回答問題時悄悄給你遞答案的同桌?是否記得考砸數學或文綜理綜時陪你在操場上散步的那個他(她)?是否記得夜深人靜卻輾轉反側時,寢室裡交心的臥談?又是否記得那些為班級衛生操勞了三年的衛生委員?俞敏洪打了四年水,換來了新東方的成功,我們的同學做了那麼多,又豈是物質可以衡量的?這樣的同學去哪裡找?與你同窗三載,是我的榮幸。

最後還要我們感謝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讀,終到躍龍門時刻。回首往事,多少次挫折與失敗都沒能打倒自己,多少次苦痛都已經咬牙熬過。過去的,都讓它過去,管它是失敗還是成功,是失落還是榮譽,熱血少年,當懷抱理想,下定決心,一路向前:前方是順境則受之,你當之無愧;前方是逆境則抗之,扼住命運的咽喉,偉大的人格總在與命運的抗爭中體現!

有一句詩我很喜歡,在此與各位同學分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預祝各位同學都能在大學聯考場上折桂,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不求名垂青史,但願問心無愧。

謝謝!

畢業演講稿 篇3

教師學員在區委黨校畢業典禮演講稿優秀範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學員:

大家好!

首先感謝區委黨校給了我這次參加培訓的機會!同時能作為學員代表在這裡談談學習體會令我倍感榮幸!

兩週的脫產培訓雖然時間不算太長,但給我的感觸和思考卻頗多,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有關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下面我就想結合我的本職工作,談談我對科學發展觀的幾點思考。

什麼是科學發展?我個人的理解就是要按照事務的內在規律進行發展,落實到教育工作中,我認為就是依據教育的內在規律來發展教育。教育發展規律有很多,我認為最為重要的就是“以人為本”,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教育的以人為本我覺得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以生為本,即以我們的教育物件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二是以師為本,即以教育工作的實施者老師為本,尊重教師的發展規律。

關於以生為本,我們的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各級學校都在倡導,都在積極努力去做,但落實得還不夠。例如,我們現在的學校管理模式,教師還是絕對的權威,老師講學生聽依舊是教學的常態,根本沒有達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程度,因為尊重的基本表現是平等,是對話,是交流,我們很少能夠完全做到;我們的教育評價機制依舊是唯分數論,依舊是一張試卷訂終身,什麼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統統被忽略,道理很簡單,因為考試不考。我們的孩子過早地揹負起了為分數而打拼的責任(外語班、奧數班火爆就是明證),卻失去了作為孩子游戲的天性。這些都是與學生的成長規律相違背的。

關於以師為本,我認為是嚴重缺失,因為我們的教育部門很少有人這樣提及,他們多數時候強調的是以生為本。我之所以要強調以師為本是因為我覺得離開了教師的健康發展就很難真正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正如一個思想灰暗的人很難鼓勵別人積極向上一樣。而我所感受到的現實情況是:我們正在用犧牲教師的健康發展來換取學生的所謂的成長。早晨6點上班,晚上8:30下班,這本身就是違背了人的正常生理規律,長此以往,註定教師的發展不可能具有持續性。再加上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普遍過高,使教師普遍感覺有難以承受之重,據我在做碩士論文的職業倦怠問卷調查統計,xx三所高中的教師普遍有職業倦怠感,其中有百分之四十的教師處於重度職業倦怠之中。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教師的工作沒有真正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集中表現為工作繁重、待遇低、缺乏激勵機制、自身價值難以實現。這本身就違背了社會職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更是與黨的科學發展觀相背離。

可喜的是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已經意識到了上述問題的嚴重性,高中新課程改革正在進行,教師工資制度改革已經啟動,這兩項工作已經抓住瞭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堅信,只要將這兩項工作落到實處,xx教育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我的上述體會似乎有些沉重,但確實是我的真實感受,拔高了說我是在為我們教育的發展擔憂。畢竟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xx優秀青年人才更應該責無旁貸!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