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柳永虛實結合淺談

來源:才華庫 1.57W

柳永的《雨霖鈴》經久不衰,傳送至今。探究其中緣由,固然與作者坎坷的身世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其成功還在於獨到的虛實結合抒寫別情的表現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雨霖鈴柳永虛實結合淺談,希望對你有幫助。

《雨霖鈴》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抒發了跟情人難分難捨的感情。這首詞突出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起三句“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點明時地景物,意為: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顯然,這是寫未別之情景。一對或將是永訣的戀人,心情本已悲摧到極點,又值淒涼的清秋,雨初停,天欲暮,即使望一眼十里長亭,也會鬆了金釧,減了玉肌,何況面對送別的長亭;此際,即使不聞蟬鳴,已然心碎,況蟬鳴悽切,真是悽然欲絕。“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寫餞別時之心情。設宴帳中,無奈食無味,飲無緒。正難分難捨之際,舟子催發,欲留不得。“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寫臨別時之情事,將惜別之情推向高潮。面對將別的戀人,手拉著手,淚眼對著淚眼,此時,縱有千言萬語,也因悲痛氣塞而一句也說不出來。真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啊!以上屬實寫。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推想別後所歷之境,轉入虛寫。浩瀚長江,一瀉千里。千里煙波,楚天空闊,設想到別後的'道路遙遠而漫長。就此一別,人各東西,對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煙波,伴隨情人左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也是虛寫。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後,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的楊柳,耳畔的清風,天邊的殘月!詞人把楊柳、曉風、殘月這三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烘托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同樣是虛寫。詞人由今夕推及經年,想象別後相思的苦況,更深一層。

虛實結合是古詩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何謂虛實?如何辨別?詩歌理論的虛與實,通常包括四種內涵:1.實,指詩人描寫刻畫的實體形象;虛,指實體形象所暗示出來的空白形象。2.實,指客觀有形的物象;虛,指主觀的無形活動。3.實,指具體描繪;虛,指抽象的議論。4.實,指眼底景象;虛,指意中景物。總之,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眼見為實,心想為虛;已然為實,未然為虛;身臨其境,仰觀俯察為實,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為虛。如《雨霖鈴》寫離別之時地景物,寫未別之情景,寫臨別之情事,均為眼前實景或實有之事,自然為實;上闋末尾及下闋推想別後所歷之境和相思苦況,屬於想象,自然為虛。

關於虛實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說得很精闢:“文章非實不足以闡發義理,非虛不足以搖曳神情,故虛實常宜相濟也。”鑑於詩詞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詩人謀求虛實結合,虛實相生,趣味、詩韻俱存,使其內涵豐富,外延無邊。如《雨霖鈴》非實,不足以見離別之難分難捨;非虛,不足以顯相思之刻骨銘心。虛實結合,才餘恨無窮,餘味不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