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歐陽修翻譯

來源:才華庫 1.28W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是歐陽修的作品之一,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歐陽修翻譯,供大家閱讀參考。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歐陽修翻譯

原文: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作者: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註釋

①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縣東南,是潁水和其他河流匯合處。宋時屬潁州。晏殊、歐陽修、蘇軾都在潁州做過太守。歐陽修晚年退休後住在潁州,描繪了一組《採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時有笙管伴奏。

③漣漪:水的波紋。

翻譯:

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麼逍遙。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著船兒在湖上飄蕩。

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盪漾。看!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賞析:

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在先秦時即已形成,唐代漸成風景名勝。宋代潁州為東京汴梁的畿輔之地,為南北漕運和商旅要道。從宋仁宗慶曆年間起,晏殊、歐陽修、呂公著、蘇軾、趙德麟等文人名士先後知潁州,潁州及其西湖遂不斷見於文人筆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於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邇來俯仰二十年間……思穎之念未嘗少忘於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於文字也”(《思潁詩後序》)。並與梅堯臣相約,買田於潁,以便日後退居。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舊稿,得自南京以後詩十餘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於穎者非一日也” (《思潁詩後序》)。數年後,終於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願歸居潁州。這組《採桑子》從不同側面描描繪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正德潁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後從容自適的閒雅心理。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是《採桑子》組詞中的一首。描描繪四季風景是歐陽修《採桑子》組詞的重要內容。這首名列第一,描繪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風景與心情,動感與靜態,視覺與聽覺,兩兩對應而結合,形成了一道流動中的風景。全詞以輕鬆淡雅的筆調,描描繪泛舟潁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以“輕舟”作為觀察風景的基點,舟動景換,但心情的愉悅是一以貫之的。色調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上片主要描繪堤岸風景,筆調輕鬆而優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將休閒的意思委婉描繪出,因為是短棹,所以輕舟緩慢而悠閒地飄蕩在湖面上,遊人有足夠的時間來觀賞兩岸春色。“綠水逶迤,芳草長堤”兩句描繪足由湖心經水面到堤岸,再整體向遠處推進的動態畫面。而“隱隱笙歌處處隨”一句又從聽覺的角度將西湖的.歡樂情調刻畫了出來,“隱隱”和“處處”都凸顯出輕舟的流動感。

下片的視點收束,主要描繪“綠水逶迤”。過片描繪水面平滑,“無風”二字為樞機所在,蓋正因無風,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遊人“不覺船移”,其間不僅有詩情,而且合乎邏輯。結拍描繪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閒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大概沙禽久已習慣於西湖的平滑,所以輕舟帶來的小小漣漪,就足以驚起沙禽而掠岸飛過。視點也因此由近到遠,再向高處延伸,將立體而富有動感的西湖呈現在讀者面前。全詞以輕舟的行進為線索,漸次描繪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徵,並將遊人之悠閒意趣融入其中,輕舟短棹、綠水芳草、遊人笙歌與驚飛沙禽,“西湖好”在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描繪了春日的潁州西湖,景色是那樣引人入勝,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水面波平如鏡,不待風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動。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 、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描繪景高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