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傳原文和翻譯

來源:才華庫 7.79K

導語:《文天祥傳》是史書《宋史 》中人物傳記;是關於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生的傳記;較為詳盡的介紹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天祥傳原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鹹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贛州。德祐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發郡中豪傑,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鎮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轉至高郵,泛海至溫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範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之。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書《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範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願?”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數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屍,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譯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二十歲中進士,在集英殿對答皇上的策問,皇上親自選拔他為第一。鹹淳九年,被起用為湖南提刑,順便拜見了原丞相江萬里。江萬里一向認為文天祥有超過常人的意志節操,談及國家大事,江萬里改變容色說:“我老了,綜觀天時人事將有變化,我見過的人很多,改變社會狀況的責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吧!你可要竭盡全力。”鹹淳十年,改任贛州知州。德祐初年,元軍進逼愈急,皇上下詔號召天下起兵救援,文天祥捧著詔書大哭,發動郡中豪傑,有民眾萬人。朝廷知道後,讓文天祥憑江西提刑安撫使的身份領兵入衛。他的好友勸阻他,文天祥說:“但國家撫養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國家有急難,向天下徵集兵員,竟然沒有一人一馬響應入關,我對此非常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想到要以身殉國,但願天下有一聽到訊息就立刻行動的忠臣義士。”於是傾盡家財為軍費。第二年正月,擔任臨安府尹,不久又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軍軍營請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顏在皋亭山,據理力爭。元丞相伯顏大怒,扣押了他,文天祥隨元軍向北到了鎮江。後來趁夜色逃到真州,輾轉到了高郵,渡海到了溫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嶺。文天祥正在五坡嶺吃飯,張弘範的軍隊突然到來,文天祥倉皇出逃,千戶王惟義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陽,帶去見張弘範,張弘範身邊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張弘範於是用對待客人的禮節對待他,與他一起到崖山,讓他寫信去招降張世傑。

文天祥說:“我不能護衛皇上,卻教別人背叛皇上,能這樣做嗎?”張弘範堅持索要勸降信,文天祥就將他所寫的《過零丁洋》的詩交給張弘範。崖山被攻破之後,張弘範派人護送文天祥去京師大都。文天祥呆在大都一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服,於是召文天祥入朝,對他說:“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我受大宋恩澤,擔任宰相,怎能侍奉他姓之人呢?只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可是元世祖還是不忍心殺文天祥,就讓他退下了。有人進言,竭力贊成依從文天祥的請求,元世祖同意了。不久世祖又有詔書制止賜死他,可是文天祥已經死了。文天祥臨刑時非常從容鎮定,對行刑的吏卒說:“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幾天後,他的妻子歐陽氏前去收屍,文天祥的面容同活著的時候一樣,文天祥終年47歲,他衣帶中有贊文說:“孔子教導我們成仁,孟子教導我們取義,只有自己盡了道義,仁德才能實觀。我讀聖人賢人的書,所學到的難道是別的東西嗎?從今往後,我大概對聖人賢人的教誨沒有愧疚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