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贏在心態

來源:才華庫 1.22W

曾鞏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豐類稿》和《隆平集》傳世,從他傳世的文集來看,他的興趣主要在於史傳、策論一類的應用文。尤其是他從事史書編纂工作多年,對史傳碑誌的寫作較有研究。

  曾鞏:贏在心態

扛起苦難,發憤讀書

歷史上的許多名人,都有過童年不幸的經歷。曾鞏8歲時,母親就病故了,18歲時,在外做官的父親又被罷官回到了家裡,全家人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此也斷了。父親身體又不好,養家的重任一下子落在了曾鞏的身上。那是一個大家庭,有一個90多歲的祖母,父親已60多歲,還有一個哥哥,四個弟弟,外加九個妹妹。一家人的吃飯,成了比讀書更重要的頭等大事。

為了全家十幾口人的生活,曾鞏不得不放棄科考取士的夢想,當起了農民工,四處打工賺錢。他跑過的地方很多,從江西老家出發,向西、向北,他的足跡到過河南、安徽、山東;向東,橫渡長江,越過太湖到達過東海;向南跨過洞庭湖、鄱陽湖一直到達過廣東、南海。一路跋涉,十分艱辛,“在水裡見過蛟龍,在山上遇見過猛獸”。曾鞏在一篇文章裡曾描述過那種感受,“凡是人世間難見的、吃不著的苦我全都吃過了,日夜兼程就是為了全家人的一口飯”。

就在曾鞏為生活所迫,感覺喘不上氣來的時候,父親突然接到朝廷的詔書,讓他進京。這個訊息無異於雪中送炭,曾鞏親自陪父親來到京城,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可能是朝廷重新起用他做官的事來的太過突然,父親一下子承受不住這麼大的驚喜,竟樂極生悲,撒手人寰了。年輕的曾鞏在京城身無分文,又舉目無親,眼見連父親都無法安葬。無奈之下,只好寫信向已經退休的宰相杜衍求救,之前與他唯一的聯絡就是曾寫信向他請教過學問。杜衍很欣賞曾鞏好學的精神,慷慨解囊,他這才得以讓父親入土為安。

生活再艱難,曾鞏也沒有忘掉學習。他為自己建了一個書房,取名“金不換”。為什麼叫“金不換”呢?他是這樣描述的:我們家邊上有塊荒地,我給他修修剪剪、翻翻地,然後蓋個茅草屋,給它圍個籬笆,這就是我的書房。我這個書房好得很,好到什麼程度啊?有權有勢的人多得是,尊貴的人多得是,有錢的人也多得是,我告訴你,你那錢、你那權拿來換我這小茅草屋,我跟你都不換。因為“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我心裡有志向,只不過在等待時機。

不幸落榜,心態平和

24歲那年,曾鞏迎來了他的第一次時機。那一年舉行科舉考試,他滿懷信心地去應考,結果卻不幸名落孫山。當時北宋公認的文壇領袖歐陽修非常賞識他的文采,為他打抱不平,甚至把矛頭直指考試標準,“有司所操,果良法耶?”難道說我們的考試標準一定科學嗎?難道不能對它進行改革嗎?然而令歐陽修都沒有想到的.是,曾鞏沒有一句埋怨的話。他跟歐陽修說:“我沒有被錄取,主要是我的學問還欠火候。回去以後我再增進自己的學問,我還會再來的。”

落第歸家途中,他更是深有感悟。他寫信給歐陽修說:“在回家的路上我就看到很多流離失所的人,很多遭了災害搬家的人,他們的生活特別苦。我就想,我的祖輩是做過官的,所以我自己可以不像他們一樣流離失所,我雖然生活很苦,但比起這些老百姓來說,我已經很滿足了。”聽到這樣的話,歐陽修的反應是:“初駭其文,又壯其志”,原來被曾鞏的文章所打動,現在更為他的志向所欽服,有這樣心態的人,將來一定有出頭之日。

面對嘲諷,矢志不渝

回家以後,曾鞏一邊照顧家裡的生活,一邊刻苦攻讀,增進學問,耐心等待第二次機遇。然而上天彷彿有意考驗他的信心與耐力,35歲那年,曾鞏和他的大哥一起,再赴京城,向自己的人生目標發起又一次衝擊。結果卻令人沮喪,兄弟倆雙雙落榜。比這更令人惱火的是,回到家以後,失意無比的哥倆又被同鄉人“水弄”了一番。有人給他們編了一首歌謠:“三年一度舉場開,落殺曾家兩秀才。有似簷間雙燕子,一雙飛去一雙來。”

對許多人來說,十次君子的熱情鼓勵,也不及一次小人的無情嘲笑,誰聽到這樣的冷嘲熱諷能不氣憤難當呢?可曾鞏就是曾鞏,“南豐不以為意,力教諸弟不怠”。用句時髦話說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說,低頭走自己的路。

皇天不負有心人,39歲那年,在經歷了21年的艱苦磨礪後,曾鞏第三次走進了科場。這一次,他不僅高中,而且創造了一個奇蹟:包括他的弟弟、堂弟、妹夫在內的一家同門六人,同年同時中舉。

有人說,曾鞏的成功與其說得益於他的勤奮,莫如說得益於他的心態,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一個人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遭遇艱難困苦,甚至挫折、失敗都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坦然面對,不是從社會和他人身上,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我們以這樣的眼光看問題,而不是一腔怒氣地抱怨命運的不公,那就表明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以這樣的心態前行,陽光遲早會灑滿我們的前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