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來源:才華庫 1.24W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下面我們為你帶來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第2張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第3張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第4張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帶小貓的 第5張

清明節手抄報篇一

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  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手抄報篇二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特色的節日。

“佳節清明桃李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掃墓的時節。在每年的清明節的時候,瀋陽城區的人們都要去墓地給逝去的親人們掃墓,那時候就會出現掃墓大軍擁塞於道的景象。其實,清明節時分大可不必要如此擁擠和勞頓的。在我們國家裡傳統的'清明節時分,本來就是一個從容祭祀掃墓和出門郊遊悠然踏青的佳節。清明節的習俗,也不僅僅只是掃墓,還有那出門郊遊踏青春遊的習俗。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就生動描繪出當時汴京之外,清明時節人們出門郊遊踏青的盛況。在這春暖花開的清明時節的時分,人們三五成群結隊出遊,在憑弔先人的同時,感受著那春天誘人的氣息。蕩著鞦韆、放著風箏,有的在拔河、有的圍觀著鬥雞、有的在戴著柳絲圈、有的在賞花、有的在蹴鞠,那春天般的快樂也漸漸從喜氣洋洋的臉上,溢滿到了內心之中。

春臨瀋陽城的時候,清明節裡有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這更應該是有花有酒,更是有情有意的節日了。古時,清明節前一兩天有個“寒食節”。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中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上巳是清明節後傳統的”三月三“,又稱上巳節、踏青節。寒食節、清明節、上巳節三個節時間上非常接近,所以王維詩題中作“寒食”,詩句中又寫到“清明兼上巳”,三個節日並在一起,互作參合。傳統意義上集寒食節與“三月三”等節日於一身的清明,於是就有了雙重主題:“祭掃”與“踏青”,關注人生的兩端“風景”,那就是“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踏青,又叫探春、尋春。從古到今,清明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