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來源:才華庫 2.35W

春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要貼春聯,每到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邊貼上大紅春聯,為春節增加喜慶的氣氛,相信大家每年都會幫助爸爸媽媽貼春聯吧!下面是關於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第2張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第3張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第4張

我們的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為隆重,影響最為深遠,人們最為重視的節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隆重的春節。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次大掃除,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人們用汗水和勤勞換來了煥然一新的家,意味著掃去了黴運,迎接熱鬧的新春。

除夕夜,全中國沉浸在團圓的歡樂中,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沒有什麼比這更加幸福快樂了。與此同時,一個個煙花爭先恐後地飛向空中,展示自己的絢爛,裝飾了原本單調無比的夜空,使夜空變得五彩斑斕,烘托出了熱鬧的氣氛。

而在除夕這一天,人們也會放鞭炮、貼春聯、貼窗紙,這是為什麼呢?在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凶猛神獸,每到臘月三十,便挨家竄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年”來到一個村莊,恰逢每個牧童比賽牛鞭子,那“啪啪”的鞭聲讓“年”望風而逃。隨後,它又來到一個村莊,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趕緊愴惶而逃。於是,人們就此摸準“年怕紅、怕光、怕響的特點,想了許多抵禦它的方法,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習俗。而到現在,已經演變在除夕夜凌晨十二點,家家戶戶準時放鞭炮,代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春節,人們穿上新衣裳,出門走親訪友,去拜年,而迷信一點兒的人,還會去拜神,希望在新的一年討個吉利。而春節最開心的還得屬我們這些小孩兒,因為在春節不僅可以穿新衣裳還可以收到長輩的紅包,這代表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新的一年,是一個新的開始。春節象徵著團圓、對新的一年的期待,它承載著無數人對未來的憧憬、期待和希望!

春節有哪些習俗

1、貼對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2、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掃塵的'意義在於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希望來年的生活過得更加的美好。

4、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5、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6、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7、給壓歲錢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8、祭祖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9、燃爆竹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