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的斷裂與矛盾

來源:才華庫 1.16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甫《登高》的斷裂與矛盾,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登高》的斷裂與矛盾

杜甫《登高》的斷裂與矛盾

一、時空的斷裂與自由轉換

詩歌在有限意象組合中濃縮了大量意義,從縱(時間)、橫(空間)維度去建構意象,使詩意別具一格。登樓是為了打破位居地面時的視野侷限,開闢一片窮通萬里的審美體驗。

1.因登高而打破空間的視野

打破空間的視野主要指登高所見由實而虛。眼前所見的“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等,構成一幅立體的空間畫面,詩人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俯仰之間使情與景相容;詩人近觀遠眺,情興與物象相連。句句不離登高,字字突破視野。“無邊”“不盡”寫出空間之闊遠,無邊無際,“萬里”,說明距離在萬里之遙,則非視野所能及。

從更寥廓的意象中去探究,登高所見的景觀已經形而上,成為生命之秋、人生長河的典型意象。蕭蕭下的“無邊落木”“滾滾而來”的長江,象徵永恆的悲涼和亙古不變的宇宙,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識。

2.因登高而延伸時間的久遠

“悲秋”,點明蕭瑟衰敗的時令;“落木”,暗示已是晚年,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暫,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於712年,卒於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常作客”,表明漂泊不定是常態,漂泊他鄉是長久的,不斷的。杜甫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百年”,猶言一生,“百年多病”,是遲暮之年百病纏身。

詩人有意放大現實時間“常”和“百年”,寫出長年飄泊之苦,經常羈旅之愁,年老多病之嘆等。同時秋天、落葉、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無邊落木”“不盡長江”也是時間的無窮,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個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或者反過來說,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3.因登高而將有限與無限自由轉換

詩人善於將眼前有限的時空與無限的時空進行轉換,化空間為時間,或化時間為空間,達成時空交織。“萬里”與“無邊”對應,“百年”與“不盡”對應,從時間、空間兩個方面把詩句有機結合,組成更為豐富的意境。江天無情,人生有恨,人生的苦難“代代無窮已”,恰似這鋪天蓋地的“落木”和滔滔不絕的“長江”,兩者在此頃刻間相遇。同時,落木苦短,卻代代無窮,長江永恆,卻年年重複。登高之時空交錯,牽動詩人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這況味秋風卷不去,江水流不完,真是思更甚,愁更濃。

二、內容的斷裂與有意重組

詩歌語言不同於常規語言,詩人通過意象的組合與割裂完成詩意的傳遞。文字斷裂之處是指詩歌中沒有寫出或沒有明示的,往往蘊藏深層的意義和滋生新的意義,需要讀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審美經驗填充、想象、思索才能體味到的內容、思想及情感。

1.描摹意象是似斷實連

開篇從細微之處著眼,排列了“風”“天”“猿”“渚”“沙”“鳥”等六種似斷實連的意象,每種事物後邊都用一個字或詞巧妙恰當地加以形容。沒有秋,便不會有“風疾”“天高”和“猿嘯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會有“渚清”“沙白”和“鳥飛回”的所見。接著從大處落筆,用特寫鏡頭,寫登臨高處所見到的兩大壯觀景象,無邊無際的樹葉紛紛飄落,滔滔的長江之水波濤洶湧,滾滾而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詩人登高覽勝,時空交錯,物我相照,登臨之作便會蓬勃而生。其實詩人登臺所見,並非只有這些意象。登高所見,經常有“孤雁”“翠微”“落日”“花草”“煙霧”等,但詩人都略去不寫。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巫峽多猿,鳴聲淒厲。只選夔州最有特徵的景物,突出昊天無極,秋高萬里,長風鼓盪,江流千古,凡此種種,熔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一體,正道盡了詩人一生憂國憂民的`內心苦難和亙古悲情。

2.敘事抒懷是欲言又止

因內容的剪輯和組合而產生的空白,使之在整體結構中產生一種新的意義。語意相屬而語辭中斷,留下的空白就大,供讀者聯想、想象、再創作的餘地也就大。詩人在進行創作時,必須對生活加以取捨,講究以有限的文字,傳遞更多的資訊,從而達到“以小見大,以少勝多,短中見長,淺中含深”的藝術效果。

(1)“獨登臺”的原因是什麼?文面只寫“百年多病”登臺,暮年多病,獨自登高。為什麼獨自登臺?一是登臺源於九九重陽。重陽登臺本應家人一起,可是杜甫是獨自一人;登臺的地點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而杜甫是在離家萬里的他鄉做客並登臺,寫盡孤病之態。二是登臺源於“常作客”。“常”與“長”能否互換?“常”是經常,是動作的反覆,“長”,是長久,是時間的久遠。“常”作客,突出身世飄零,羈旅他鄉。為什麼要常作客?從知人論世的維度去分析,不言而喻,有家難回或無家可歸的羈旅之愁。

(2)“艱難苦恨”的原因是什麼呢?表面只寫“繁霜鬢”,兩鬢斑白,年華已逝。白髮叢生,兩鬢染霜的原因呢?文字近乎空白。詩中沒有明寫的空白正如杜甫在《登樓》中寫道的“萬方多難”。觀照全文,“艱難”備嘗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結果。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一是國之危難,藩鎮割據、兵戈不息,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想為國家出力,卻無能為力。二是家之艱難,獨自漂泊,顛沛流離;三是渾身是病,白髮叢生;四是民生的艱難,儘管沒有描寫十室九空的情狀,但無人不能從中體驗到杜甫的憂憤和無奈,“萬方多難”、時世艱難必定是潦倒不堪的根源。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詩人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危樓落日,憂端難掇,聊吟詩以自遣,如斯而已!   文字斷裂處,悄無聲息地達到一張一弛的藝術效果。

其實,斷裂並不等於虛無,它是另一種形式的實體,它本身含有不盡的韻味,“詩在有字句處,詩之妙在無字句處”。斷裂造成審美心理中的壓力和張力,體現杜甫詩歌“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從而產生“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的審美效果。

三、人事的代謝與宇宙的永恆的矛盾

詩人無意片面描摹自然景觀之龐然大象,而是要在壯懷激烈的昂揚主觀中尋找自然永珍與內心的契合點,彰顯自我的悲劇意識,這是天人合一的大心。宇宙的永恆和人事的代謝的矛盾,造成強勢的動盪與碰撞,將內心深處胸懷激盪的情感投射在詩句之中。

1.天地雄渾之境,彰顯宇宙的永恆

開篇描寫秋風之怒號、天空之寥廓、猿聲之淒厲、江渚之清寂、河沙之冷白、鳥飛之迴旋,突出風急天高的蒼涼寥廓宇宙的永恆,使人如臨其境,如觀其形,如見其色,如聞其聲。

“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聯想到落木之聲,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為什麼寫“落木”不寫“落葉”?屈原《湘夫人》中有“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現了“木葉”的奧妙,此後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林庚先生《說“木葉》中已作全面分析,強調落木的空闊、疏朗、乾燥。“滾滾”不僅突出長江洶湧之狀,氣勢渾涵,而且突出宇宙的無垠、歷史之綿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讓人如聞秋風蕭瑟,如見敗葉紛揚;如聞滾滾濤聲,如見湍湍水勢。

正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蘇軾《赤壁賦》有“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等等,詩人都不由自主痛感營營小我之渺小,感慨宇宙之永恆,人生之短暫。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悲壯而邈遠的意境。

2.百年多病之我,凸顯艱難苦恨之深

詩人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把筆觸由落木、流水轉到了人生影象,引出人生無常、人事代謝的感慨。葉落意味著一年將盡,讓人心生韶光易逝的感慨,又引發飄泊的生涯何時是盡頭的憂思。而長江“不盡”,亙古如斯,讓人超越時空的限制,聯想到歷代人物的不幸遭遇,抒發自己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不盡長江滾滾流來的是什麼?分明是難以排遣的愁緒;無邊落木,落下的是什麼?也分明是揮之不去的憂憤!真是落木、流水無情,人生有恨。

離家萬里,漂泊天涯,孤身一人,抱病登高,又逢霜天,木落之秋,飄泊一生、潦倒一生、苦難一生的杜甫豈不悲從中來?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因此,詩中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個人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

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不像李太白那樣豁達豪放。他異鄉飄泊、白髮日多,多病殘生,猶心繫萬里,志念悲秋;流寓之客,多病之身,猶不能消散這憂國憂民的詩心。

四、新停濁酒與借酒澆愁的矛盾

“新停濁酒杯”的“新”是反常姿態。古代文人嗜酒,似乎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悲的感情,曹操詩有“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李白有“舉杯消愁”之句,宋人有“美酒如刀解斷愁”之句,杜甫也不例外,杜甫《九日》詩中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客也喝酒,憂也喝酒,今天為什麼突然為一杯酒而感嘆呢?

1.杜甫酒杯為何反常“新停”,是“潦倒”“繁霜鬢”

雙鬢凝霜,不是新停的理由。那為什麼“潦倒”“繁霜鬢”?一是因為“艱難苦恨”,國難家愁。借酒消愁,可能是一個人暮年絕望感傷中的最大甚至全部慰藉,此說在詩中無法說通。二是詩人因“百年多病”停了酒。此說雖有理,但筆者認為,他即使無病,因為窮困潦倒,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即使有酒喝,也憂心如焚,想必“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難》)。

2.為什麼是“新停”不是“已停”?

“停”是表示某種動作狀態延續途中的一時中斷,或許是一人登臺,獨飲濁酒,無親朋相伴,慢慢舉起銷憂解愁的酒杯,停在嘴邊,表明飲酒不斷、未曾停杯過,只是此時此景難以下嚥。“停”或許是“廢止”,動作已經中斷不再延續。“新”,指初次出現,“已”指動作完成。正如“繁霜鬢”的“繁”,是“使……繁”之意,如果換成“已”則表明詩人早已兩鬢斑白,著一“繁”字,則更顯“苦恨”之情日深,愁腸百結使白髮日長,白髮又惹恨添愁。這也是“繁雙鬢”,詞短意長,最有意味之處。

用新停濁酒與借酒澆愁的矛盾,表達內心的憂憤、無奈等複雜情感。其實,無論是“一時停飲”還是“護病斷飲”,無論“新停”還是“已停”都一樣打破了既有的平衡感。現在連濁酒也沒飲或不能飲,豈不是悲中添悲,愁上加愁!這愁悶可怎麼了卻,怎麼疏解呢?

古人重陽節登高照例是要飲酒的,筆者更贊同“新停”是“一時停飲”,有酒也難以下嚥,借酒才能澆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惟其如此,方能突出杜甫飽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之悲,志士空老之嘆,憂國傷時之痛等萬般愁緒。詩人的百感交集的矛盾心情盡展無遺,含無限淒涼意於言外。詩人舉重若輕,無限悲涼,曲筆為之,盡在杯中,實在是讓人氣奪。

綜上所述,《登高》一首,正如金性堯以為本詩“是杜詩中最能表現大氣盤旋,悲涼沉鬱之作”。真切領悟到胡應麟“杜‘風急天高’一章56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詩藪》)的評價之實。

《登高》原文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

1、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甚哀,所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渚:水中小洲。回:迴旋。

3、落木:落葉。蕭蕭:風吹葉動之聲。

4、滾滾:相繼不絕,奔騰不息。

5、萬里:遠離故鄉,指夔州距長安遙遠,回京無望。常作客:長期漂泊在外。

6、百年:猶言一生。多病:杜甫患有瘧疾、肺病、風痺、糖尿病、耳聾等多種疾病。獨登臺:時逢佳節,諸弟分散,好友先死,孤客夔州,舉目無侶,故云。

7、艱難:一指個人生活多艱,一指國家世亂多難。苦恨:極恨。繁霜鬢:白髮日多。

8、潦倒:猶衰頹,因多病故潦倒。新停:最近方停。時杜甫因病戒酒。濁酒:混濁的酒,指劣酒。

賞析:

詩前四句寫登高所見,後四句寫登高所感,情景交融,氣象高渾,語言精練而富變化,對仗工整且復自然,極沉鬱頓挫之致,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首聯起勢警拔,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氣貫注,層疊而下。“風急”二字最為緊要,以下猿哀、鳥回、落木蕭蕭、長江滾滾,皆從此生出。此聯每句各包三景,上句風急、天高,下句渚清、沙白,皆從大處著筆,上句猿,下句鳥,則從小處陪襯,大小相形,格外醒目。頷聯二句亦是從大處寫秋景,猶如駿馬走阪,奔騰無羈。落木蕭蕭,長江滾滾,連用兩疊字,已氣勢非凡,而又冠以“無邊”、“不盡”四字,則悲壯中更極闊大,遂使蕭蕭之聲,滾滾之勢,精神躍然而出。若不如此,則振不起下半首。前半寫登高所見秋景,潑墨淋漓,雄渾悲壯,遂為下半悲秋張本。頸聯兩句即從天地風物之大環境,緊縮至孤身一人,但內涵卻極深廣。宋人羅大經說得好:“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悽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鶴林玉露》卷十一)此詩八句皆對,而又章法錯綜變化,前後緊相照應。尾聯“艱難”應“作客”,霜鬢則又年老,何堪顛沛流離!“潦倒”應“多病”,止酒倍加寂寞,何以解憂消愁!妙在一結,大有登高極目、百感交集之慨,使人唏噓感嘆不能自已。明胡應麟盛讚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又說:“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驟讀之,首尾若未嘗有對者,胸腹若無意於對者;細繹之,則錙銖鈞兩,毫髮不差,而建瓴走阪之勢,如百川東注於尾閭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真曠代之作也。”(《詩藪·內編》卷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