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谿公幽居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2.4W

《題東溪公幽居》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律。[1]前兩詩句講述杜陵賢士清正廉潔、東溪卜築終老的淡泊言志,開門見山,提出物件及其品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題東谿公幽居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題東谿公幽居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題東谿公幽居

唐代李白

杜陵賢人清且廉,東谿卜築歲將淹。

宅近青山同謝脁,門垂碧柳似陶潛。

好鳥迎春歌后院,飛花送酒舞前簷。

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

譯文

杜陵賢士清正廉潔,在東溪築屋已經多年。

宅地如謝脁一樣靠近青山,門垂碧柳,又像那陶潛。

美麗的鳥兒在後院唱著迎春的歡歌,落花伴著酒香在前庭飛旋。

有客到來,就讓他開懷一醉,盤中菜餚,只有水精鹽。

註釋

杜陵:在長安東南二十里。

卜築:擇地建築。

青山:在當塗縣東南三十里。齊時宣城太守謝脁築室于山南,絕頂有謝公池。唐天寶間改為謝公山。

水晶鹽:《金樓子》:“胡中白鹽,產于山崖,映日光明如精。胡人以供國廚,名君王鹽,亦名玉華鹽。”

創作背景

天寶二年(743)春及夏,李白多次奉詔侍從遊宴,有《宮中行樂詞》《清平調詞》等應制詩文多首。《題東溪公幽居》詩即作於是年之春。

賞析

講述杜陵賢士清正廉潔、東溪卜築終老的淡泊人生。其中,“卜築”強調了東溪公隱居的決心,寓意出東溪公的人品及其決意在此過清貧的生活。

“詩句中含有兩位詩人名字:南朝齊詩人謝朓和東晉詩人陶潛。謝朓詩歌影響了唐代詩風,陶淵明的田園詩風陶醉過了多少代人。詩句中借南朝齊詩人謝朓和東晉詩人陶潛的高尚品格喻杜陵賢人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人生情懷。

”描繪出一幅鳥兒後院飛翔高歌、是飛花落絮送酒的豔麗景色,更是突顯出《題東溪公幽居》中的'“幽”字,幽僻之處、深而幽靜。與此同時,詩人將“飛花”擬人化,飄舞的花朵“送酒”為來客喝酒助興,以此營造熱烈氛圍,暗示了主人對客人的真誠。

意境開闊,讓人感受到杜陵賢人的純樸善良、熱情好客的性情,但亦蘊含著盤內空空沒有菜蔬、三畝兩畝閒田也懶種的田園生活,表現出東溪公的“清且廉”,照應開頭,首尾照應,再次昇華主旨。

全詩圍繞“清”“廉”兩字為主線,以謝脁、陶潛喻東溪公杜陵賢人,詩中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突顯杜陵賢人的清正廉潔、高雅絕浴,同時也肯定了東溪公的淡泊明志之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