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鹿柴》

來源:才華庫 3.27W

  鹿柴

王維《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王維詩鑑賞:

這是王維後期的山水詩代表作—— 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ài寨),是輞川的地名。

詩裡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裡,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冷。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竟顯得空廊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空山不見人”之後緊接“但聞人語響”,境界頓出。“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儘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杳無聲息,只是偶而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於山深林密)。這“人語響”, 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區域性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域性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於聽覺與視覺,但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

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餘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這首詩寫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一個古木參天的樹林,意在創造一個空寂幽深的境界。全詩用反襯手法。前兩句描寫山的`空寂,卻給深山加進了隱隱約約的人語之聲,讓它打破空山之靜,這神祕的不知來處的人語聲,愈發襯托得山林寂靜。後兩句寫深林幽暗,反而給林中投射一束夕陽的餘輝。這束冷淡的陽光艱難地透過密林的重重遮擋斜射進來,散成微弱的金黃光斑,灑落在冷得發青的斑駁青苔上,劃破深林中的陰暗,但隨著夕陽的沉沒,這一點亮光也將最終消失。

這樣,密林的幽暗就愈發可感。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寫法,可謂開前人所未有,顯示了王維寫景的驚人才能。清人李鍈《詩法易簡錄》評論說:“人語響是有聲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嚴滄浪:所謂‘玲瓏剔透’者,應推此種。”

這首詩不拘泥於“鹿”的字面,從空山不見人而聞人語,深林中苔翠陰陰而反景照入,讓人想象這幽深冷僻之山林,定是麋鹿來往之場所。

詩人王維在《鹿柴》中創造如此幽深空寂的境界,究竟要說明什麼呢?陳允杏先生說,這是“極力強調自然現象不過是瞬息即逝的幻覺”,即禪宗最為尊奉的《金剛般若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參見《論王維山水詩中的禪宗思想》)。史雙元先生說,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禪境畫意入詩情》,載《南京師院學報》1983年第1期)。詩中雖有禪意,卻並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禪宗要義在於當下妙悟,必須不立文字,不落言銓,不涉理路,不作推闡。王維此詩表現禪意而不著痕跡,正是臻於禪趣之境的上乘佳作。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而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緻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