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19W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我們都是追著風箏的人。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教師《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歡迎閱讀!

教師《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教師《追風箏的人》讀後感1

經朋友推薦,我在閱讀器中下載了這本書。那會兒還沒有放假,每天的工作也很繁忙,沒有整段的閱讀時間,於是我將閱讀器隨身攜帶。上下班的公交車上,課間休息的十分鐘,睡覺前的半小時都是我與這本書靈魂相碰撞的時刻。雖然閱讀的時間是零碎的,但卻絲毫不會影響這本書結構上的整體性,內容上的連貫性以及我和它情感上的交融。

《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於2003年出版,是美國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最暢銷書。全書圍繞阿富汗兩個少年與風箏之間展開,描述了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以及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關於這部書,我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本書的書評網上也能搜到很多。在這裡我只想對書中描述的比較典型的一個人物闡述一下我的個人看法。那就是書中的主人公——阿米爾少爺。本書是以阿米爾的視角來講述的故事。

阿米爾生於1963年喀布林的一個富人社群中的一個富裕家庭。阿米爾家的僕人阿里的兒子哈桑則出身哈扎拉人。阿米爾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個特別忠實,正直,一心只為阿米爾少爺著想的人。兩個人經常一起玩耍、做遊戲。阿米爾是出色的"風箏鬥士",即善於用自己的風箏切斷別人的風箏的線;哈桑也是傑出的"風箏追逐者"——阿富汗斯坦的傳統是線被切斷而落下的風箏歸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對兩個孩子都很喜愛,但嫌阿米爾過於怯懦。兩個孩子和人打架時總是哈桑出頭。阿米爾展露出寫作的才華,但爸爸並不看重。因此,在幼年時期,阿米爾一直為了想博得爸爸的寵愛和肯定而絞盡腦汁。甚至為了逃避哈桑在被害時自己沒有挺身而出的內疚而陷害哈桑,說他偷了自己的禮物,從而要求爸爸將哈桑趕走。這樣,他就不用每天面對哈桑而受到良心上的譴責和煎熬,也不會因為哈桑的存在而減少爸爸對他的愛。

從這個角度看,阿米爾雖然是一個孩子,但內心也存在等級觀念和宗教民族觀念。"我從來沒有認為我與哈桑是朋友",阿米爾說,"我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因此開哈桑玩笑之後或者捉弄他之後,儘管心懷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辯解和自我原諒。乃至鬥風箏比賽結束後,阿米爾看到哈桑為保護追到了的風箏被阿塞夫場景,懦弱的跑開了。當時阿米爾的心裡活動是:"他只是個哈拉扎人,不是嗎?"

讀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我內心對阿米爾充滿了鄙夷和蔑視。富家人的少爺就是這般自私與無情。甚至對阿米爾的父親也充滿了憤恨。對於阿米爾的謊言,父親為何看不穿,為何要去冤枉哈桑。父親一直說:"盜竊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可是對於阿米爾的謊言,這難道不是盜竊嗎?盜走了別人對他的信任。總之,我的內心充滿了對這一家人的不滿和憎惡。

但是,隨著我逐漸的往下讀,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我的思想也漸漸成熟起來。阿米爾對父愛的渴求、對優越感的渴望以及面對惡勢力時的自保並不能籠統地說是人性的惡,阿米爾只是表現出了人性中本來面目。而自此以後半生,在多少次的夢境中,在多少次沉默的思考中,他都被愧疚自責的陰影所纏繞。面對曾經的錯誤的時候,心靈上的愧疚和折磨已經使他真正踏上了贖罪的道路。實質性的贖罪行為——回國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更是作出了極大的彌補。所以阿米爾也從自私懦弱的小孩子蛻變成正直勇敢的能夠擔當的男人。看到這裡,我內心燃起來對阿米爾的崇敬。我突然覺得這個人是如此的高大。因為他敢於承認並且面對自己的錯誤,當有機會去彌補他的過失的時候,他也毫無猶豫的去做。即使面臨的重重困難,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他都依然堅持。阿米爾踏上為自己也為父親的贖罪道路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最終戰勝劣。

其實,阿米爾是幸運的。因為他能夠認識到曾犯下的錯誤,並且願意改正。更幸運的是,他有機會去彌補,去得到救贖。而在我們的教學工作生活當中,我們是不是也因為自己的自私和虛榮,傷害過別人?是不是也曾為了獲得一己之力而做過錯誤的事情?我們有沒有像阿米爾少爺那樣一直心懷愧疚,我們有沒有像他那樣願意改變自己,願意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彌補我們曾經的過失去得到心靈真正的救贖。如果有,那我想,這樣也一定是幸福的。

教師《追風箏的人》讀後感2

大概花了一週的時間,看完來了這本書。毫不吝嗇的說,這是一本好書。

好書,使無論從語言從情節從意義上說,都是耐人尋味的。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對他的一切都感興趣,能讓我在讀完的幾天中依然激動不已,能讓我時不時的.回味揣摩其中的意義。

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餘音繞樑,三日不止。

語言。不華麗,不張揚。小說如涓涓細流,溫潤無聲的流入你的心扉,然後再你的心裡激起千層浪。你會通過文字一起回憶起那段歡樂的時光,那些沒有被歷史被戰爭磨滅的美好。

情節。一環扣一環,環環緊湊。作者先後用自述和他述,用回憶過去和結尾的一點點未來的伏筆,給我們展示了整個故事的經過。沒有太多造作的驚心動魄,卻有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我們先是羨慕富家少爺和哈拉扎人的友誼,再是感嘆背叛給善良的人們帶來的赤裸裸的傷寒,而後時跟著犯錯的人一起備受良心的煎熬。隨著事實浮出水面,個人的贖罪,父親形象的顛覆,人性的本質善良都在大歷史背景下被活剝生現,看的我們內心鮮血淋漓。

意義。久久不能平靜的,是小說帶給我們的內心震撼。或許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阿米爾少爺,我們都擁有一個或者幾個哈桑。那個時候,無論是來自物質還是精神上的優越感,都讓我們忽略了身邊默默付出的哈桑,哪怕是為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利益,都能出賣忠於我們的老朋友。十幾年後,阿米爾少爺變成阿米爾老爺,可哈桑仍是哈桑,那個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哈桑。當阿米爾在拉辛汗的引導下,帶著勇敢的贖罪和心重新踏上故土時,那些昔日的情誼和悔恨,恐懼與仇恨都再次重現。他冒著死的決心,為了救出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而深陷基地,遇到昔日傷害他們的不鏽鋼拳擊手套。一個是阿米爾老爺和少年哈桑的選擇,一個是阿米爾老爺和哈桑繼承人的選擇,這次阿米爾沒有怯弱,沒有逃避,沒有眼睜睜看和哈桑的後人再被傷害,連猶豫都沒有,就拼了自己。只是,如出一轍,是彈弓就了他,是索拉博或者說是哈桑再次救了他。歷史重現,結局卻依舊蒼涼。畸形的社會和過多的磨難,讓小小的索拉博失去了活著的念想,沒有了念想,也便沒有了靈魂。故事到最後的最後,阿米爾說看到了希望,因為他突然明白自己何時已經變成了哈桑,已經不是那個扯著風箏線在賽場上鬥風箏的人,而是成為追逐著那隻被割斷的風箏,跑遍一條有一條街道的追風箏的人因而,他對著一言不發的索拉博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