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讀後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1.44W

對於隋唐這一段歷史的瞭解以前多來源於電視劇等影視作品,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國家強盛,英雄輩出,又有大批的詩人吟詩作對,無論從經濟、政治和文化、軍事來說都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耀眼而炫目。可當我真正的開始去查閱時卻發現歷史並非神話,光鮮的外表下總有一些骯髒的不為人知的事。以下便是幾點自己的感悟。

隋唐五代讀後感範文

一、朝代更替與政權更迭

每一個朝代的建立都是以犧牲部分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作為代價的,而在這期間,父子兄弟之情蕩然無存,更談不上其餘的親情了。為了一個最高統治權,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子殺父,父殺子,兄弟相殘等等之類,不勝列舉。在楊堅取代北周時,其就利用宣帝楊後父的身份掌朝政,以此代周。而在唐高祖李淵也和隋煬帝是表兄弟的關係,並且從小玩到大。他還是獨孤皇后和文帝將其撫養長大,但最後也是反叛隋朝逼迫煬帝走上了死路。父子相承,李淵兒子李世民也模仿其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殺死弟兄,逼父退位,好一個篡位奪權也可以這樣的'決絕,縱是“貞觀之治”也掩飾不了其奪權時的殘忍。而後,武侯為取帝位,殺子李弘,作為一位母親,親自害死自己的骨肉也實屬罕見吧!一個帝位,一個權力,一份利益,竟也可以將人性的醜惡展示的如此淋漓盡致,人啊,真是一個自私的動物

二、政局的鞏固

在一個朝代或政權建立之初總有許多謀士即有功之臣為君王獻計甚至出生入死,可就算如此到最後也免不了在利用完了之後被罷黜甚至殺頭。以前總也搞不懂,為什麼功勞越大到最後卻落個家破人亡?直到今天才終於明白,原來只應了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你有價值時他就利用你以實現他的目標,而當目標實現之後卻又發現你妨礙他的利益時就自然要除掉。這就是為什麼楊素這麼有才的一個人最後竟然連生病都不能醫治直到痛苦的死去。

三、掩埋在盛世下的淒涼

一提到大唐盛世,便會脫口而出:“人們生活幸福安康。”其實事實未必如此。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都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而經濟體現在國庫的盈虧之上,而國庫則要以人民的勞動成果作為來源,因此,為實現政治與軍事的強大就必須不斷地向百姓剝削,才能支撐龐大的政府體系,才有能力統領數十萬的軍隊。盛世下的經濟或許相對來說好一些,社會財富增多,可作為賦稅的主要承擔者—人民,仍要負擔更沉重的賦稅徭役,因此其受剝削的程度未必減輕。百姓的生活環境未必有較大的改進。

四、一代女皇武則天

說實話作為一位女性,我確實很佩服武則天的膽魄,畢竟,在古代男權主義社會中,女性的社會地位如此之低時,她竟然有如此大膽的想法,並能一步一步的堅持走下去實屬不易。他的家世也並非十分顯赫,且當時入宮時,其與母極其貧困,因此這也就造就了他的獨立與聰慧。入宮後被賜為才人,一直未得升遷,直到太宗病死後被送到尼姑庵當了尼姑。可在她美好青春將要在孤寂與遺忘中度過時,因為李治,他這一生最愛的人,她才得以擺脫成為昭儀,重新站在歷史的舞臺之上。這一步已十分不易,可沒想到她竟然能從昭儀一步跨越到統領後宮的皇后,在這中間她受盡了大臣的羞辱,可一切都擋不住李治對她的愛。於是,從此之後憑其天資聰穎及對政治的敏感,她開始接觸政務,儘管並未影響深遠,但為其稱帝奠定了基礎。

她為稱帝殺了侄子和親子,任用酷吏殘害反對她的忠良,雖遭了千古罵名,但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抱負,唯有不拘小節不擇手,段。沒辦法,作為一個女性要創一個先例談何容易。還好在其稱帝后,殺酷吏,選賢才,拔忠良,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而她亦知道此生有太多事無法去評判,唯留下一個無字碑寂然矗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