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82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精選6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1

媽媽為我買了一本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拿到這本書,我就翻開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從書裡,我看到了大鼻子等許多孩子的窮苦生活。我們很難了解到他們一些身無分文的苦孩子,如何獨自在那繁華、廣大的大上海里謀生,要知道那是多麼不容易啊!看著他們的生活,我像吃了還未成熟的草莓,心裡——酸極了。像大鼻子,他小小年紀本應睡在軟綿綿的床上聽媽媽給他講故事,本應在燒得旺盛炕前烤手取暖,本應吃香噴噴的飯菜和夥伴們一起上學……可是,他沒有,他沒有過這個年紀本該享有的幸福生活。他沒有溫馨的家,沒有摯愛的家人,沒有名字……他只有別人吃剩下的殘渣,他只睡硬邦邦的地板……這多麼令人心酸。相比之下,我們這些口含金湯勺的小公主、小少爺是何等的幸福呀!但我們卻不珍惜,浪費糧食、挑食、不滿足……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他們真是太可憐了!

但是,當我看到他們成群結隊地舉旗保衛祖國,發揚愛國精神。我就被震撼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呀!當大鼻子把錢袋拾回給那位學生,我又被震撼了,大鼻子變得懂事了!於是,我就相信,他們一定能反抗成功,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為我感受到了人間裡的愛!他們懷著各種各樣的愛,彙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條愛的河流,他們都為自己的愛起來反抗,為自己美好的生活而競爭!他們流血流汗,他們的遭遇慘不忍睹,他們有多少人失去家,失去親人,又有多少人大半年也不能回家一趟呢?但是他們堅持、反抗,雖然被“拒絕”時辛酸的一幕使人落淚。但是他們依舊堅持、反抗,為美好的明天而奮鬥,他們的努力見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他們的愛世世代代傳承給我們!

我不僅看到了人類的愛,我還看到了大自然的愛。

童話中美麗的仙子與鳥兒吟唱,與花朵舞蹈,與小動物們相親相愛的美麗景象,在碧草如絲的原野畫出一道優美精緻的風景線,與悅耳的音樂交融,這是多麼如詩如畫如仙境一般的情境呀!這真是一種溫柔的歡樂的愛。

合上這本書,我久久地感受,藏在書裡的,還有在這個世界上的如巧克力一般絲滑醇厚的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2

這篇散文是魯迅根據自己童年的經歷而作的,收錄在《朝花夕拾》中。優美的文字然我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彷彿把我也帶到了那個年代。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鋪敘,以純真的筆調展現了孩童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對束縛孩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做出了批判。

在作者的筆下,百草園中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和美味的覆盆子;孩子們能在冬天的百草園堆雪人、捕鳥;更能聽到隱在那一片荒蕪的野草之中的美女蛇的故事。文中關於百草園中景緻的描寫,由靜到動,詳略得當,顯示出了身在其中的樂趣不會消失,只會在隨著季節的流轉而變得豐富多彩。

當作者關上百草園的大門後,視角隨機又轉入另一個世界——三味書屋。在魯迅眼裡,這是“最嚴厲的書塾”,孩童來到這裡便會受到束縛。然而作者先抑後揚,隨即寫到書塾的後院的玩耍和課堂的偷樂,給學生時代的魯迅帶來了無限的歡樂。表現出了孩童追求快樂的天性是不可壓制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快樂的童年。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回憶起童年的美好。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3

魯迅的著述浩如煙海,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它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百草園的樂趣,以及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繪出百草園充滿著無限的樂趣,那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這裡無疑是一個兒童的樂園,無一不充滿生機,無一不充滿快樂,難怪魯迅先生喜歡百草園了。

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年齡時,家裡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老師家的書房。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習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生活內容。魯迅先生和同窗們經常到屋後的園裡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遠遠不及在百草園裡自由、快活。

通過將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比較,讓我感覺到童年是那麼美好,令人留戀。

魯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來幾乎沒有時間玩耍,這束縛了學生愛玩的天性。而我們現在上的學校,每節課下課都會有時間玩,也還算得上自由。跟三味書屋比起來,我們像在天堂。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裡,揭示了兒童廣泛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成長的合理要求。

我覺得,在讓兒童接受教育的同時,也應該讓他們玩好。

魯迅的名字家喻戶曉,讀到他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了魯迅的《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文章,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與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親切地交談。

暑假期間,利用空閒時間讀了《朝花夕拾》,其中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這篇文章記錄了魯迅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所發現的樂趣。

那個荒蕪的百草園,生長著各種不知名的雜草和蟲蟻鳥獸,而魯迅卻從中發現了無限的樂趣,這有高大的皂莢樹,也有矮小的珊瑚珠,還有輕盈的叫天子。偶爾翻開石頭,還能發現其中的蟲蟲蟻蟻,更是增添了無限樂趣。魯迅在這裡發現探求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妙,滿足了那顆好奇的童心,他置身於百草園中,拋開一切煩擾,盡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4

我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後,心裡大有感觸。

它的主要內容是:“我”家屋後的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我”於此體驗到了無限的欣悅,那裡有各色植物及可愛的小動物,還隱藏有新奇動人的傳說到了冬天,百草園是捕鳥的理想天地,枯燥的學生生活並沒有禁錮“我”純真活潑的心靈,而是偷偷的玩耍及觀察。這篇文章抒發了作者對兒時生活的無限嚮往及對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

可是看看現在的我們,一個個都被困在家中。要麼玩兒那些對身體有害的電子遊戲;要麼看電視;要麼就是在家長的監督下“認認真真”地學習。可就是沒有在戶外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和朋友們談天說地或與朋友們快樂地在一起玩耍的時間。我們每天幾乎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如果敢消停一刻的話,那麼家長就又該發出讓所有人聽了都心煩意亂的嘮叨“神功”了。比如:有一次,媽媽讓我背書,而我正想著和朋友一起到哪兒瘋。結果為了應付媽媽,我就像蚊子一樣哼哼了起來。媽媽見了便說:“你聲音不能大點兒嗎?要是你到演講大會上這樣講的話,大家都該睡著了;再說了,大聲背書更容易記牢……”沒辦法,我只好乖乖地大聲背了,怎麼樣,我媽的嘮叨“神功”夠厲害吧!再看看魯迅,他小時候多自在,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他家屋後的百草園是他的樂園;不像我們現在住的樓房,一點玩樂的地方都沒有,害得我們都像一隻只籠裡的小鳥一樣,孤獨無助。而且我們現在的輔導班也是一個接一個,跟魯迅相比我們真是太悲催了!

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我體會到魯迅的童年是多麼的美好,我希望現在的教育體制也能相應的改改,讓現在的孩子們也有一個快樂而值得回憶的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5

蝸牛,背上有殼,心中無殼。人,背上無殼,心中有殼。

最近閒來無事,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中頗有感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的是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趣事,從而反映了魯迅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

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不禁陷入了深思:魯迅那時候,非常活潑、天真,而現在的孩子,一個個迷失在題目中,就像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他只能說:Ade,我的歡樂,Ade,我的童年,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幾天前的一件事。

那時,我正去S學校參觀。走進教室,我驚奇地發現,黑板上的.作業多得超乎我的想像,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蝸牛,背上有殼,心中無殼。人,背上無殼,心中有殼。

是啊,如今的孩子,身上揹負著學習的殼,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已沒有了往日的快樂的童年。人們啊,讓孩子們“忙趁東風放紙鳶”吧,卸去孩子們背上的殼,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6

對這篇文章,對於我來講非常有趣。的確,初讀此文,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趣”。

漸漸地,我感受到了文章的氣息,“魯迅式”的寫作手法的確巧妙,我竟有兩種不同的感受!

第一種是:魯迅認為在“百草園”和在“三味書屋”一樣快樂,玩耍有玩耍的樂趣,學習更有學習的樂趣。使人全文感受到了魯迅對童年時光的留戀與愛戀。

但是,當時的教育是封建的,所以,第二種就是:魯迅用在“百草園”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來反襯“三味書屋”的封建,從而批判封建的教育。

對於我個人來講,我更相信第二種,魯迅,這位民主戰士不就是用筆當武器,一直為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精神,日復一日、鍥而不捨的奮鬥嗎?就手法而言,這種反襯、暗諷的手法更符合魯迅。

但是,我更願意相信第一種,我希望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所有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到科學的教育,都能感受到童年的快樂。

這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認為最值得人們回味的。當然,魯迅先生描寫“百草園”的方法卻讓我獲益頗多。例如:魯迅對百草園的描寫不僅細緻入微,但卻不顯得“散”,因為他是按層次描寫,使人理所應當的進入情境。另外,他用了多種感官,有看到的、聽到的還有問到的。正是這樣,人們不僅感受到了百草園的生機,更讚歎魯迅先生的高明。

通過讀魯迅的文章,不僅有文學上的收穫,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洗掉現代的虛偽,重新聽聽最真誠、最感人的東西;重新感受人類的智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