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7.83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巨流河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巨流河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巨流河讀後感1

這周就像趕鴨子上架,短短的幾天要讀完兩本書,還要寫讀書筆記,頓時感覺壓力山大。時間,真得像海綿裡的水,擠擠就有了,很幸運,我參與了這場閱讀,沒有和這篇鴻篇鉅著《巨流河》擦肩而過。

《巨流河》是文學家齊邦媛先生在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花費四年的時間,寫下的個人傳記文學。先生淡淡的筆調,細膩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親兩代人,縱橫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平靜的語言,敘述著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文章沒有晦澀難懂的情節,卻處處充斥著濃濃的悲傷,讓人心酸流淚。

齊邦媛先生出生在一個官宦的家庭,爺爺齊鵬大是張作霖奉軍營的旅長,父親齊世英留學德國回家,滿腦子救國救民的新思想,參與了郭鬆齡兵諫,東北失守後,一家開始亡命天涯。作者從童年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週轉了大半個中國,家鄉淪陷、一路逃亡、張大飛的離世、父親政治生涯遭遇不測……國仇家恨伴隨著少女時代的齊邦媛一直成長到耄耋之年,在整個逃亡的過程,看了無不讓人動容,或許整個故事敘述的太真實,太感人了吧,自己讀著讀著心裡就會堵得慌,眼淚嘩嘩地留下來……

整本書也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抗戰期間,兄弟並肩,全民一心的崢嶸歲月。儘管在大半個中國淪陷的情況下,中國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國不會亡,依然努力的辦教育,讓逃難的學生有學可上。齊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運兒,在敵人的轟炸機下慢慢長大,親歷那些風雲流徙。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一路顛沛流離,不但有學可上,有書可讀,還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舉國最高水準的教育,有朱光潛大師,吳宓,孟志蓀等學術界名師的指引,有個積極支援他學業的老爸,讓人羨慕不已,書中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的話,記憶尤深:“悲憤填胸,深受刺激!念國家極弱至此,夠不自強,奚以圖存?而自強之道端在教育。”這和現在宣傳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出一轍吧。

教育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開六年的求學生涯奠定了她一生進修的基礎。當然作者更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無論是在國破家亡的逃難路上,還是愛人、親人陰陽遠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沒有放棄自己追求的文學,後來,她背井離鄉,遠在臺北,經歷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後,踏足校園、留學海外,大學從教、編纂教科書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順利,卻又飽受磨難,看似平淡,卻讓我們念念不忘,她這種努力不懈的堅持,讓人欽佩不已。也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成就了她波瀾壯闊的一生,從此桃李滿天下。

書中讓我最為感動的就是張大飛,那個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張大飛,讀完張大飛寫給哥哥的絕筆信,讓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時,我已經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個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後的好友晚上也沒有回航,我知道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

這些年,我一直告訴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則,我死了會害她,我活著也是害她。這些年來我們走著多麼不同的道路,我這些年只會升空作戰,全神貫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詩書之間,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這必死之身,怎能對她說"我愛你"呢?……我生前死後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張大飛是《巨流河》裡最為動人、最為令人難忘的角色。齊邦媛先生用最為內斂聖潔的筆法,用最為至愛精誠的態度,書寫了她和張大飛的心靈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靈魂之愛。

最後,齊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陸,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巨流河與家鄉的親人,其一生不管經歷多少風雨,最終得到了迴歸,正如作者自己說的,即使身體的疲勞如霜重壓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盡燈枯,我由故鄉的追憶迤邐而下,一筆一畫寫到最後一章,印證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評論的: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來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給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為來自“巨流河”的兩代人做個見證。

巨流河讀後感2

學期,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聽得如醉如痴,放學便把這本書買回家了。剛看了兩三頁,就投入進去了,有時竟忘記了吃飯。僅7天時間便讀完這本書了。

《巨流河》這本書是齊邦媛女士寫的。描述了當時國家和日本對戰,勝利後國共又開始對戰的情景。寫得淋漓盡致。在這期間,又講述了去樂山上大學時,先念的哲學系,後又因為朱光潛老師的引導下,轉成了外文系。在當時的社會下,朱光潛老師可是名滿天下的學者。當我讀到這時,不禁羨慕起齊邦媛女士了,羨慕她竟有這樣一位老師。而且她的身邊還不止一位名師,還有許多名師在她身邊。俗話說;“人在什麼環境中成長,日後必定成為那樣的人。”雖說齊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佔領東北後,流亡到了關內,又向後方逃難,在西南讀書,抗戰勝利後又打內戰,但又因為許多名師在她身邊,她成績很好,還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從南京逃到漢口在車上的畫面,有人掉進河裡,摔倒了卻沒有人去扶。我想,也許因為死亡的逼迫,大家選擇了顧自己。

有時候,我在邊讀《巨流河》這本書時,還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當時郭鬆齡成功度過巨流河,倒張作霖成功,是否東北能夠及早現代化,也是否能夠避九八一,現實的發生呢?是否就沒有其他國家援助中國對抗日本呢,是否打敗日本後國共不內抗呢?但後來,我想,如果歷史上沒有日本和中國這場戰爭,也許,中國還處在腐敗的社會裡,中國也就不會從此站起來。唉,歷史總是非常神祕,使人難以揣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深深的感受,那就是,珍惜時光,多讀好書。齊邦媛女士既然都能在戰爭時代裡那麼用功的讀書,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巨流河讀後感3

雖然號稱喜歡讀書,從高中以來卻很少讀傳記、小說一類的書刊,偏見地以為這些都是無營養的文體,作者意圖調動讀者一些虛假的感情體驗,因此偏愛如心理、美容類書籍,並因其所具有的知識性美其名曰為“工具書”。

《巨流河》之前不久讀了《江城》,覺得老外這本書寫得淺顯而可愛(也可能是語言的關係,總覺得科班出生的作者無論是語言或是思想都應該展現更深層次),但是從一個不那麼深邃的外來人的角度反映了我們這個國家在某個時代的隱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劃過面板,那讀《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傷則是如心上捱了一記黯然銷魂掌般一陣劇痛過後仍延綿日久。《巨流河》書本末尾的評論很精準,齊老師用極其低迴的方式處理那些原本戲劇化十足的大情節。我從中讀出,她這種低調的文字來源於她低調的處世方式,來源於清潔端正的家教與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為如此,我把中國這段我一向不以為然的歷史讀進去了,它不再是教科書上的幾頁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脫脫的場景刻在了我的腦海裡。我的情感也隨之宣洩,當學生不得已開始輾轉求學時,我哭;當難民慌不擇路逃命而未能時,我哭;當張大飛為國殉難大愛卻無言時,我哭的淚不能止。上一次從書裡獲得如此這般的感動還是高中時期讀《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應該是一本史詩級的鄰家讀物,源於齊老師看似平凡,卻有著不凡的身世。感謝她能翻滾並倖存於歷史的洪流裡並以自己的獨特視角見證和記錄這一切,讓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後人得以寧靜地端坐,僅透過她的文字,就能恐懼著她所恐懼的,愛她所愛的,感受著她所感受的那麼真實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私有的,是歸屬於同一個群體的。在個人修養未夠的時候,我只是以一箇中華炎黃子孫的視角去看待並認同文化,所以《千隻鶴》、《百年孤獨》、《簡愛》這樣的文字並不能讓獲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卻大大的可以。

好書果然能做到餘音繞樑,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得出的答案是:時代雖不同,人的靈魂卻應該有著相同的安撫方式,簡單、寧靜、樸素地生活一定還是方向正確。如今,齊老師那張純淨的臉龐總會時不時在眼前浮現,她和她在書中所認同的那些具有清潔人格的時代英雄(齊世英、朱光潛等),漸已成為我心中珍重的榜樣。

《巨流河》之後,難再有此類傳記文學能給予我相同震撼!

巨流河讀後感4

經朋友強烈的推薦,也為自己不久將來的臺灣之行作準備,我網購了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一書,大概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本有興趣再讀,但禁不住源源不斷的好書的誘惑(最近在看《南渡北歸》三大本)。既是積習使然,更擔心初讀和粗讀之後形成的印象如煙逝去,所以還是在再讀之前留下一點文字,算是給自己和給閱讀一點交代吧。

此前不知道齊先生為何人,此後也難知道更多,因為她還不算大名人。但這樣的身份似乎更容易切近我等。《巨流河》如她的自傳,所以讀來真實親近,還有幾分別緻。

她1924年出生,今天近90歲高齡。其間身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臺島建設。雖然一生主要事業即讀書、教書和編書,似乎並不耀眼,但能見證近百年的變遷,人生自然帶幾分傳奇。但她對這樣的傳奇,無絲毫的誇張、炫耀和突出,她儘量把自己放 “平”,只是以一個親歷其間的女人、學人和教徒,來觀察、感受和敘述。這一段歷史,有中日之戰,有國共之爭;有東北的流亡,有大陸的遠離;有黨內的傾軋,有學理的爭持。她以一個敏感女子的心性,以一位虔誠教徒的心境,以一介普通平民的心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這段最近的歷史,於我們更真實,更生動,更細膩,稀釋了以往它給我們的抽象感、巨集大感和傾向感,讓我們對戰爭之痛、鄉愁之傷和建業之難有更為深切的體悟。

作者一生,投入地讀書,而獲豐滿的享受;執著地教書,而富有成就感;勇擔使命去編書,對臺島文學和教育卓有建設、革新和推廣的意義。其間,和張伯苓、朱光潛、吳宓和錢穆等大家亦師亦友的醇厚經歷,也讓人欣羨不已。同樣重要的是,她竟把這一切寫成了眼前這本30餘萬字的《巨流河》,讓我直嘆斯人不虛此生,不負此生。

巨流河讀後感5

數度哽咽,數度流淚,數度澎湃,然後歸於平靜。讀這本書時,許多的畫面烙印在心靈之上,給了我從未有過的震撼與感動。

《巨流河》與其說是一部個人回憶錄,不如說是一部記錄中國二十世紀的大事記。一位經歷了大半個世紀人生,承受著巨大悲傷,心靈上刻滿彈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緩而有力量的述說家國的命運,即使在生離死別至痛時刻,也顯示極大的謙抑和低迴。也許這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

書作者齊邦媛,一九二四年生,遼寧鐵嶺人,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巨流河就是現在遼寧百姓的母親河——遼河,她的父親齊世英,是當時東北革命軍的遼字一號,深入參與了抗日戰爭和內戰過程,親身經歷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國語言,還只是個少年時,便深感那時的北方鄉村,國民知識閉塞,對國家和自己的命運幾乎全然無知,在淳樸美德後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長大後,他堅定地認識到,只有真正的知識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潛移默化的拯救積弱的舊中國。在戰火中,為保中國薪火,臨危受命拼力保護一千多名師生撤離南京,在防空的警報聲中建立了水深火熱戰線後的一扇窗——《時與潮》雜誌。在與父親走過的幾十年歲月,得以建立較高的價值觀和對知識的認知與追求的方向。

朱光潛先生,中國近代最知名的美學家,抗戰時期在樂山武漢大學任教,教授作者英詩課。在戰火中一字一句吟哦著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讀到第一百一十三頁"某日,在先生教到長詩《瑪格麗特的悲苦》中‘若有人為我嘆息,他們憐憫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時,取下眼鏡,眼淚流下雙頰,突然把書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滿室愕然,卻無人開口說話"時,竟發現眼淚早已霸佔了自己的面頰。這何嘗不是朱先生憂患家國無處吶喊的內心不經意間的決堤,讓人動情,深思。正是在這樣大師的引領下,作者得以系統的學習著知識,逐漸健全著人格,培養起高尚的情操。這就是大師的本色,靜靜地站在那裡,靜靜地站在學生的生命力?

張大飛,東北子弟。作者筆下一個讓人痛徹心扉的英雄。與作者有著至真至純的超越了愛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轟濫炸下,在心底一起吶喊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中國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變時加入了空軍,勝利前夕,在河南一場空戰中殉國。作為讀者,我無法接受一個26歲英姿颯爽,滿腔熱忱的青年,在喪失父母成為孤兒之後會欣然平靜的迎向死亡。抗日戰爭中,正是有無數個張大飛才會換來今天的美好生活。張大飛的故事悲慘壯烈,他對少年齊邦媛的呵護成為兩人最深刻的眷戀,當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卻在生者心裡留下了灼傷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齊邦媛先生去到臺灣,成為臺灣大學外文教授,教學,著書,翻譯,成為將臺灣代表性文學英譯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學到臺灣的先行者。她慶幸自己,在戰時,依舊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統的學習,更是在名師指導下專心文學。一生受用不盡,齊邦媛以親生經歷見證了知識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學任教期間,自編教材,訓練學生敏銳思考,培養閱讀能力。講義幾乎是節節課都會從新做。這不得不讓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時代,總會有用"發黃的講義"來形容老師的辛苦,現在看來到像是某種諷刺了。

這是一本厚重的書,翻開它,你便不捨漏去一字一句。於是,任何簡單,斷章取義的讀後感,都會是對歷史得不敬重,只有親自用心閱讀,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懷。

《巨流河》,一位歷史見證者的回憶,隨著往事的追憶,我彷彿聽到了那個戰火死亡陰影下一群流離失所學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舊希望不滅的唱著《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爹孃啊!爹孃啊!

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