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三篇

來源:才華庫 2.62W

篇1:《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雖然他在班上個子最高,但他感覺比別人低了一頭。”“最高”和“比別人低了一頭”形成鮮明對比。孫少安之所以感覺“比別人低了一頭”是因為孫少安的貧寒家境使他感到卑微。

從“鐵勺刮盆底的撕拉聲像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中的“爆炸聲”讀出:這是一種誇張的手法,其實聲音並沒有這麼大,只是因為孫少安不想讓別人知道,嘲笑他,因為出於驚慌和害怕,所以會覺得聲音很大。

“多麼好呀,春夜!”僅此這一句簡短的話,不僅寫出了春夜的美好和寧靜;聯絡上下文,這個“好”不光是指春夜,還指的是:葉潤姐對孫少安的厚待,使孫少安感覺到了一種美好的感受。這裡的“好”一語雙關,在以後我寫作文時也要運用這種寫作手法。

從“像瑪瑙一樣珍貴”看出:在那裡紅棗十分珍貴,說明當地十分貧窮。

篇2:《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心,造就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裡,有太多平凡的人,但有太多不平凡的心,他們熱情的洋溢充滿青春朝氣的.年華,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心中的夢想,為了社會的進步,不怕貧窮落後,不怕艱難困苦堅持自己的理想,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農民的兒女早當家,當那個十三歲的孩子棄學回家的那一刻,他就懂得了這個家需要他去支撐;當那個還未曾涉世的孩子在大人們沉浸在痛苦中,沒有依靠時,主動擔起了這個家的頂樑柱,當大人以完全望卻了家裡的活兒時,小女孩就學會用細微的勞動來維持這個家的秩序。生活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農民的兒女就學會了理解父母,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勞作。貧窮我們不怕,它磨礪我們的意志,激發我們奮鬥的精神,給我們生存的勇氣。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開始幻想外面的天容,尋找精神寄託的世界。就讓我們站在低低的山窪裡,眺望那片湛藍的天空——《平凡的世界》吧!

篇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在他六歲那年,有一天,父親給了他一個小钁頭,又給他判了一根小繩,說:“少安,你也大了,應該出去乾點活了。跟爸爸砍柴去吧!”……他朦朧地感覺到這一天早晚會到來,現在終於來了。

六歲,就算“也大了,”而長大對於男孩子來講,不是上學,而是幹活!對於一個六歲的小孩子,已經開始接手家庭任務了。這對於一個需要知識的小孩子來講太不公平了。在那時的社會上,所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幹活。

“他朦朧地感覺到”,說明他小小年紀卻受一些因素影響。已經初步預測到了今天的結果。而這件事意味著那時候小孩子幹活簡直習以為常。所以,當他看到身邊同齡的孩子都要幹,他便也想到了。

這段講述了一個六歲的孩子在經歷一生中第一個折點時,從不情願到猶豫,再到最終失望的接受這一個讓人心碎的過程。寫出了一個農村孩子悲慘又悲涼的片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