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54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通用5篇)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1

暑假裡,學校為每位老師下發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通過閱讀全書內容,我對抱怨有了嶄新的認識,感覺該書既是一本提升自己的職場寶典,同時也是一部改變心態的行動指南。如何才能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

這本書的內容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箇中心,八個章節”。中心是告訴人們要停止抱怨;八個章節就是分別從八個方面分析不抱怨的原因及結果。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自已還是挺有收穫的,下面談幾點感想,對自己日後的工作賦以一種勉勵和鞭策。

一、不要抱怨,學會做一個胸襟寬廣的人。

抱怨其實是一種胸襟不寬的表現。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有抱怨的理由。但抱怨往往都是無濟於事,遇到不順心的時候,要更多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總是責怪他人。作為眾多平凡教師中的一員,更要學會停止抱怨,培養大度容人、見賢思齊的良好品質;摒棄私心雜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遇到的繁雜事情;保持淡泊寧靜,在工作中追求素質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理想的實現。

二、要懂得知足,學會感恩,做一個有品德的人。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什麼是幸福,我覺得幸福就是一種心態,是相對而言的。財富上的不平等客觀存在,物質的追求也永無止境,所以我們要在比較中學會知足,不要在物質名利上進行盲目攀比,不要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從08年的汶川到玉樹的震災,再到當前的洪水氾濫、山體滑坡,有多少人面臨著流離失所、生離死別,比起他們來,至少我們還活著。當然我們說的這種“知足”不是困難面前的無為或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停滯不前,而是一種淡然,也就是現在大家都談的淡定。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態度,一種優良品德。有人說:這個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怎麼感恩?其實我們要善於換位思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把困難當作一種磨練,把挫折當成一種挑戰。

愛因斯坦在一次演講中說過:“我時常因為想到我的生活大部分要依賴於同為人類者的工作而感到不安,而且我知道我欠他們極大的債。”就拿我們自己來說,任何工作也都需要依賴各部門同仁的配合與幫助,因而任何人都會有要感謝的人或事。或許這並不是什麼大恩大德,只不過是工作中的點滴小事,比如,感謝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配合,感謝同事悉心的為自己遞一杯水,感謝領導允許自己請假。但正是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細節匯聚在一起,才能真切的反映出別人對自己的關懷與幫助,才能在別人和自己的內心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要積極工作,永不懈怠,做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從教十餘年來,始終堅守“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信念,努力認真的做好各項工作,雖然自己努力了,但也難免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從參與五制、六制年級的課改帶四個課頭到後來的五個再到這學期涉及到六個,每一次工作內容的變動都會給我帶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教課之餘少先隊各項活動的開展對我來說也是極大地挑戰,我也深感工作任務重、要求高,很多時候要加班加點,要做大量具體繁瑣的的額外工作,而且不能出絲毫差錯。所以對待這份工作我始終心懷敬畏,在以後的工作中,定會繼續好好學習,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發揚任勞任怨,淡泊名利的吃苦精神;忠於職守,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刻苦勤奮,忘我工作的實幹精神和解放思想、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為今後能更好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假期裡,我在新博學技校的教學樓前看到這樣的警示語:

沐浴晨風,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

踏著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長進。

看完後,感覺內心很受觸動,就把它記錄下來用於鞭策自己。提醒自己每天都該怎樣度過。充實、幸福、愉快、收穫是我們每個人都追求的一種最終目標,並且每天都在為此忙碌著,愁眉苦臉是一天,開開心心也是一天,為何不放平心態,過好每一天,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而不讓遺憾留到明天?

有一首歌唱得好:“茫茫人海,漫漫長路,你我相遇,成為相互。”在教師生涯中,我們有那麼多與自己相伴而行的人。也正是他們的陪伴,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感恩嗎?如果我們在心中永遠保持著愛與感謝的情懷,那麼抱怨就永遠不會與自己為鄰。

我們要感恩,感恩生命的美好。我們的抱怨會推開、驅逐我們想要的東西,朋友,就不要抱怨,積極享受美好的人生吧!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2

在我們耳邊,經常可以聽到很多抱怨,于丹說,“什麼是抱怨?也有的人說它是一種宣洩,一種平衡,它能把覺得不如意的事情發洩出來。我們常常會給抱怨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這一切是在我們生活中不自覺發生的,並不完全見得是在你怒火中燒或者煩躁不堪的情況下的調節和宣洩,而是變成了一種生活中大家展示自己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抱怨的人會說生活的這麼累,因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沒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也不會埋怨生活,因為他知道,失與得總是同在的,我們做不到從不抱怨,但我們應該讓自己少一些抱怨,而多一些積極的心態,因為如果抱怨成了一個人的習慣,就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人無益,於已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籠一般,其實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誠如《做不抱怨的教師》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長久以來,我們教師這一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獨生子女時代的到來,社會和家庭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這些引發的焦慮、抑鬱、擔心等負面情緒正在悄悄侵襲我們的身心,我們教師成天也就唉聲嘆氣地過上了日子。經常聽到老師抱怨(我也曾抱怨過):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這麼不愛學習?怎麼這麼小就想著喜歡呀、愛呀?怎麼家長都不管……那些坐不住的孩子,連帶家長,似乎就成了我們最大的麻煩。

可是家長又會怎麼想呢?“老師有點小題大作了”,不就是上課開了小差嗎,提醒一下,下次別這樣就行了;不就是跟同學鬧點矛盾嗎,他們現在不是好的很嗎,告訴他們下次收斂點,別太沖動就行了;這次作業沒做好,確實是家中有事,他也只是偶爾沒完成嗎,告訴他別再出現這樣的事了就行;考試成績不好,他也就這水平,我以前也這樣……其實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有沒有放棄學習。只要他還在努力,只要他還能接受你的話,我們就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相待。

當我讀完《做不抱怨的教師》,我明白了,抱怨環境不如自己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個體的生命成長。我們也許改變不了環境,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以,換個角度看問題,情況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咱們在校時間長,孩子一人在家,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鍛鍊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還學會了做比較簡單的飯菜;教師的平均壽命太短,咱們控制不了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自己生命的寬度……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必須發展,只有發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所以我決定改變自己,別再抱怨,把抱怨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閱讀好書、研究教學等有意義的事情上,用心平氣和的心情,遠離浮躁的心境,來細細品讀自己所擁有的幸福。累了,伸伸懶腰;困了,看看遠處的風景;煩了,想想人生是多麼的美好;厭了,找家人說說內心的苦悶,讓倦怠從此隨風而去……其實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個陽光老師,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做不抱怨的教師,做不抱怨的人,做不抱怨的工作,過不抱怨的生活。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3

“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做不抱怨的教師》中這樣的一段話,引人遐思。以前,我也會抱怨,工作的艱辛、學生不聽話、家長不理解、生活的壓力……把不順心的小事都會放在心上,掛在嘴邊。其實,仔細想一想,抱怨有什麼用處呢?抱怨,可能會博得一點同情和理解。但是,抱怨過後,發現所有的抱怨非但於事無補,還會把負能量傳染周圍的人,影響了別人的情緒。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味的抱怨呢?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育工作是複雜的,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說,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這就需要具備成熟的理智感,正確的挫折觀,積極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緒排洩的方式。教師擔負的職責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承載必要的壓力。

做不抱怨的教師,要擁有陽光心態。為了使受學生的人格健康發展,老師必須致力於塑造高尚的人格,而後去照亮別人,這就要求教師自己的心裡要有陽光和火種,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容面對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

做不抱怨的教師,要心中有愛。教師工作是充滿愛的事業。這種愛,包括自愛與愛人兩個方面。所謂自愛,是指教師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從而獲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尊重與認可,成為可敬可愛的人。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群觀察細緻入微並善於模仿的孩子,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深深地影響學生的言行和習慣。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自愛,只有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除了自愛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之外,教師還必須愛人。對學生的熱愛是教師在履行職責時對教育物件所產生的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這種情感是教育的基礎。因為沒有愛,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做不抱怨的教師,就要對教師職業投入滿腔熱忱。只有熱愛,才能全身心地為之付出,才會從容面對一切挑戰,並在工作中收穫更多的樂趣。只有對教師職業投入積極的情感,才能把教書育人當作一項事業而不是謀生的職業來經營,才能教出更多優秀的學生。如果沒有對教師職業投入積極的感情,就不可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作為教師,就必須以“為人師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熱愛教育、積極投身教育,挖掘教育的樂趣所在,長久堅持,便會享受到桃李滿天下的快樂。

做不抱怨的教師,必須有擔當。教師的責任概括而言就是“教書育人”。我們經常把學生比作祖國的花朵,而教師就是辛勤耕耘的園丁,用知識的雨露、用道德的陽光培育出鮮豔的花朵就是教師這類園丁所肩負的重任。教師明確自己的使命,化使命為動力,才能不斷地消除奮鬥道路上的苦與累等消極因素的影響,才能調整心態,不斷進取,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也應當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理解和尊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時刻保持快樂的心情,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安之若素,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4

開啟書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場把我吸引住。文章中的一個個例子不由讓我回想過去走過的路程。我經常在生活中埋怨工作忙碌,生活辛苦,收入微薄。可是在這本書裡的第一章就看到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想想也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一味的抱怨呢?其實,愛抱怨的根源就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懦弱的表現,如果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就會勇敢地正視周圍的困境,全力以赴去解決困難,哪裡還會無休止的抱怨呢?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的確如此,比如擔任班主任期間,經常因為無法完成任務,工作過於繁重而怨天尤人,還經常因為情緒不佳而遷怒於別人。記得九年級臨近會考的某一天,因為學校突然佈置一個重要任務,正在忙碌之時,一個學生報告,兩個男生打架了,其中一個因摔倒手蹭破了,兩人依舊爭執不休,長期來身心疲憊,無法好好休息,身體本身極度不適,又遇此事,當時我就崩潰了,我不管事情緣由,劈頭蓋臉就臭罵兩個學生一頓。事後兩男生明顯在學習上表現出懈怠情緒,我後來很後悔,在會考關鍵時刻,學生心理非常重要,我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很可能影響學生成績。

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讀此書後讓人幡然醒悟的真言,為什麼有的人會不快樂,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不住自己,這是因為,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別人的頭上,是在一相情願地認為並希望別人來為我的人生承擔責任!正如他們所講不快樂過一天,快樂也是過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一天呢?

通過認真閱讀這本《做不抱怨的教師》,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今年接班教九年級兩個班,學生雖然底子較薄,學習習慣很差,成績也遠落後於其他班,但我非常注意傳達給學生許多正情緒,幾乎每天都通過簡訊方式表揚鼓勵學生。平時哪怕看到學生問題,也儘量積極處理,用溫和、真誠態度對待學生,後來很驚喜發現學生非常喜歡我,都在積極改正壞習慣,上課認真,作業質量也在不斷進步中,期會考成績明顯提升,學生家長好評如潮。由此可見,“不抱怨”在教學中的意義。

“不抱怨”是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他首先要求我們有這種意識,遇到事情不要抱怨,要面對現實的狀況加以改進或者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後予以處理,而不是遇到困難去推脫、去逃避或者去找各種理由來辯解自己的不應該行為。

“不抱怨”並不是一下子就養成的,需要我們循序漸進地去培養和運用,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地把“不抱怨”的心態應用於那些曾經能夠引起我們反感的每件事情上,時間長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次數就會大於抱怨的次數,慢慢地我們就會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

“不抱怨”的心態一旦形成,整個團隊就會形成合力的氛圍,整個團隊的業績將會不斷地提升。要深深體會“不抱怨”的重要性,要從自身做起。

這本書可以幫助教師成為一個不抱怨的教師、一個積極向上的教師、一個優秀高效的教師,要成為這樣一個教師,必須要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美,發現教育中的美;任教多年的教師需要新思想的營養,青年教師需要更多教學方法和建議;教師與學生交往要會攻心,在生活上要有情趣;成為一個好教師要進行必要的修煉,更要養成不斷更新知識的好習慣;學習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如何當一個好老師,從中得到啟迪;學會從故事中發現教育智慧,從故事中學習心理學。

通過一遍一遍的讀完這本書後,我應該把這本書的給我的教育啟示融入到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去,把智者的理念、教育與生活融為一體,當我能真正將該書的精華轉化為我的教育經驗,這能是我教育生涯的一寶貴的財富,我必將言傳身教進行到底!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5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有什麼事直接對別人說出來會好受些。但,當我遇到《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後,才發現有很多誤解。不知不覺中,我把訴說演變成了一句句的抱怨,並在他人的“無語”中越行越遠,負面情緒籠罩著我,我充滿著負能量在影響著甚至毀壞著別人的快樂。

畢業,意味著從象牙塔裡出來了,意味著長大了,意味著將要面臨很多的壓力,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會是各種各樣的抱怨。當你想抱怨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有很多可抱怨的:無聊的工作,沒按時到的公車,八卦的同事,極品的親戚,不聽話的學生……這些抱怨會把你變成一個有口臭的人,人人都會遠離你。

其實,每當我們想抱怨的時候,就是我們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也是我們需要行動的時候。于丹說:“抱怨是一種語言而不是行動,當一個人過多地被語言困擾的時候,他會失去行動力。”

讓我們行動起來:

一、不抱怨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樂趣。

俗話說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情。”確實,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愉悅快樂的心情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整天總是愁眉苦臉、鬱鬱寡歡,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他們沒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樂趣,就會抱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一名教師,那這樣的情況下,又如何能把快樂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愉快學習呢?

如果一個人把時間都浪費在抱怨上,那麼這個人終將一生碌碌無為。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有所作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無所作為,是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墮落。”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麼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得更好。喋喋不休的抱怨,註定於事無補;若想擁有美好前程,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二、不抱怨壓力,從壓力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壓力是一把雙刃劍,要麼讓你一敗塗地,要麼讓你一鼓作氣地扶搖直上。作為一名現代教師,箇中關鍵在於不抱怨壓力,而是找出壓力、利用壓力,以更加從容的姿態積極面對人生,進而追求人生更高層次的發展。

生活和工作中有壓力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們對待壓力的態度。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不能讓壓力變成我們的累贅,變成我們頹廢、悲觀的根源。

抱怨與苦惱的真正根源,並不源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而在於我們對它持有的態度。縱使是“惱人”的事情,換一種心情、換一個角度看待,也能讓人感到心滿意足。

三、不抱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他人完全滿意。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也應當讓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關愛、理解與寬容。對待學生,我們教師更應如此,孩子們也都只是普通人,不要像對待天之驕子一樣對待他們。我們允許學生們出錯,給他們改正的時間。諸如“這屆學生基礎太差,該怎麼教”“某某同學太笨,怎麼還不會”之類的抱怨,完全都是庸人自惱。學生成績有差異是正常的,儘管如此,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發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挖掘並培養他們的閃光點。孩子們有了信心,我們有了希望,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抱怨。

總之,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擾人不安。我們要遠離細菌一樣的抱怨,把抱怨的時間用在提高自身能力上,讓我做一個不抱怨自己、不抱怨家人、不抱怨工作、不抱怨壓力、不抱怨學生的不會抱怨的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