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後感(通用12篇)

來源:才華庫 1.76W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看見》讀後感(通用12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看見》讀後感(通用12篇)

《看見》讀後感 篇1

今天把一整本《看見》看完了。這本書買來以後我僅僅翻看了幾頁就把它扔到書架上,這一放就是一年。原因是這本書太厚了,當時的我比現在浮躁多了,根本無法沉下心來耐心看完一本這麼厚的書,更何況當時買書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和動機,就是覺得人活著應該多讀書,腦子笨更應該多讀書。於是就在網站的暢銷書榜單裡看到了這本《看見》,看銷量和評論都還不錯於是就買了回來。直到前陣子隨手翻了幾頁才發現這本書寫的還挺好,挺真實,於是就每天睡前看一章,每一章都記錄了一個真實的事件,看書的過程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像書的名字看見”一樣,我可以通過柴靜的眼睛看見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像自己親眼見證過一樣,妙不可言。

本書由央視著名記者柴靜所寫,她細緻入微地描寫了自己十年來在央視的成長曆程,引用作者在這本書的開頭和結尾的一段話來理解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最合適不過。

“在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滿溢位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果報道自己。”

這本書一共二十個章節,每一章是一次採訪記錄,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中發生的人和事都真實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本書中的採訪物件有殺人犯、抑鬱症少年、同性戀者、留守兒童、政府官員等等。每一個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個事件所反映出的問題都直指這個國家和社會的病症,如果不是看了這本書,我壓根兒就不會去關注這些邊緣群體以及群體背後的事件和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很幸運,柴靜在這本書裡細緻入微地描述了每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她沒有過多地被固有成見和個人感情所束縛,而是站在觀察者和陳述者的立場客觀地講述這些事件。她把包裹在真相外部的表皮一層一層地剝開,將真相暴露在讀者眼前,讓我不至於疑惑和茫然。也許書中的結論並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結論足夠客觀,不同的人對同一件的解讀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各種感受只能因人因事而言,決不能一概而論。

《看見》讀後感 篇2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著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著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脫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為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打磨著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裝置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著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著譏笑的說: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著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著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說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裡都放著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著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溫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溫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說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悅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為,可以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為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後感 篇3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開篇大事件就是非典,是我小時候經歷過的,稍有印象的大新聞。柴靜是初當記者,熱血沸騰。她闖進了很多醫院,有些地方不讓攝像,她就隻身一個人闖進去,當時也顧不了想那麼多。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都會有人去世,可能昨天還見過面,甚至剛剛還鼓勵他要堅強抗爭病魔,今天他可能已經不在人世。柴靜每天出入於醫院中,有時甚至只有簡單的消毒措施,隨時可能感染非典病毒。她恐懼嗎?不,這不是恐懼,有個更強烈的情感控制著她。她本以為極度悲傷絕望時候的表現是嚎啕大哭,看到非典病人都坦然接受事實,沒有抗拒也沒有哭,活著就是活著,心臟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

柴靜最讓我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走尋常路。她做的新聞大多報導了社會最底層人的生活。也朋友勸她說不要做這些邊緣題目,大多數人根本不會經歷。看到這句話就哭了,當我們抱怨生活不夠好的時候,有千千萬萬的人生活比我們更糟糕。我們既然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就很大程度上免於受辱。沒有人關注她是否在某個地方遭受,沒有人關注她的…死活。我從之前沒有關注過的這些人,漠視他們的死亡。看過這篇文章後,我開始同情這些底層的人物,卻不知,與柴靜犯了一樣的錯誤,感情用事。

什麼是正義?作為一名記者,柴靜本能的想去伸張正義。但是正義又是什麼?如果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岔路就永遠到不了最終的勝利。事出有因,人人都為了生存想出自己的道理,所謂的正義招搖一時,但是背後卻是無底的黑洞。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作為記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正義中,即便是所謂的”惡人“,也有自己的無奈與辛酸之處,他們不需要同情,事實即為正義。真相,即為正義!

最後幾篇故事又從理性迴歸到了情感,開始還奇怪為什麼這樣安排書的結構,後來慢慢才懂了,這是柴靜自己的蛻變歷程:感性——理性——人性。民國法學家吳經熊曾經說,在每一個罪犯判死刑的時候,都會為他祈禱。何帆是一名刑事法官,年少時候認為這是”偽善“,直到真正成為了一名裁決人生死的法官時候,他把書邊的評論默默劃去,寫上了”人性“。採訪盧安克時候,柴靜對自己的反思又是一次對心靈的滌盪。無能也是一種力量,不以改變為目的而努力,順其自然,接受生活帶來的一切,受過的苦都將照亮未來的路。

這本書中,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和政治的雄心,柴靜選擇了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是幫助她一步步蛻變成長的事件。恰好的相遇,如水一般,相融在一起,渾然難分。

《看見》讀後感 篇4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群策群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裡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著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裡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群純樸的笑臉包圍著,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說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著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裡說得: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說《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著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著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說: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裡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說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說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說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洩!而作者在書裡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說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說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謝謝,柴靜《看見》。

《看見》讀後感 篇5

之所以會買柴靜的《看見》來看,還是因為之前看過柴進主持的節目才來看的,不過買來之後,卻沒看,直到這次端午節,我才趁著假日看了。

閱讀《看見》是在三天內斷斷續續完成的,期間鼻酸含淚無數次,有兩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來。一次是開始閱讀的那個晚上,久未讀書的我被真實的文字和事例拍打著內心,看到第二章節講述非典時生命的脆弱,一個沒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紅腫。而當我以為我不會再如此動情的時候,就看到了臨近書末的事件。

非典時期發生在我的國小,具體情形已經記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種種駭人之處、學校每日查好幾次的體溫和教室裡濃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靜書中描寫的場景與我記憶中能重疊並不多,幾個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蹟”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觸動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驚覺我離這想要接近的真實社會原來這樣遠。

全世界的新聞人都有克朗凱特口中的“獨立的迫切性”,於是點進去仔細看了看。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創報道》。其實每一篇報道都是記者的原創,但是我還是一直在想原創中要夾帶多少來自記者的主觀思想。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所瞭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對事件產生偏激情緒。“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聞報道的'標準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難。記者是以人出發去探求事件最真實的一面,所以就很難保證不會被當事人左右態度。柴靜說看到貴溪翻墜水塘的校車中倖存的5歲的貝貝眼神中的創傷和委屈,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想要認清現實,只能老老實實,從憤慨出發,向事實走去。

無論如何,應當把對事件判斷的權利移交給大眾,所以報道的時候,記者和所屬媒體應該對報道的準確性負責。

因為追心,所以看過太多報紙和媒體為了噱頭而做的不實報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標題黨,如果明星追究則告上法庭或者媒體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選擇置之不理,也更加惡化了這一現象。有時候大眾就成為被媒體愚弄的物件,同樣一個事情兜兜轉轉卻發現不過是遊戲一場,這種感覺讓人惱怒。很多人不把娛樂新聞當做新聞看,可是既然叫做“新聞”,就是屬於這個行業的,一些小事能夠折射更多現狀。

新聞本應該是件挺嚴肅的事兒。

魯迅先生曾經說:“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看見》讓我對CCTV改變了很多固有的成見,做新聞的人骨子裡都有那麼些執拗,作為觀眾我們看不到他們幕後的掙扎和探索。關注無數人真實的生活,用我們富有感情和敏銳的眼睛去捕捉、發現,將完整事件鋪陳在大眾面前,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也許,這就是媒體最大程度上,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柴靜的《看見》,讓我看見,也讓我對自己以前的觀點有了很大的反思。

《看見》讀後感 篇6

在新華書店掙扎了好久,到底要買那本書呢,是買泰戈爾的詩集,還是買《看見》,一個29塊,一個39塊。幸好,最後還是選擇了買《看見》。不知道為什麼買,因為封面嗎,封面上是作者柴靜和一群老人坐著,她微笑著,姣好的面容,清爽的短髮,眉目裡透露出淡淡的睿智,穿著休閒的短袖和牛仔褲,吸引我的是那滿是笑意的眼,溫柔親切看著在她前面的小孩,這是怎麼樣一個溫暖的人,我不知道,我想知道關於這個記者的事情,抱著這個念頭我買下了這本書。

應該是因為自己也有采訪的經歷的吧,也想知道別人的,我想。

我不是學新聞的,可是因為某些原因,我覺得我和新聞是有聯絡的,但是並不瞭解新聞。

“十年前,當陳虻問我如果做新聞關心什麼時,我說關心新聞的人———這一句話,把我推到今天。”這是序言的第一段,看到這裡,我居然莫名的感動了。關心新聞的什麼呢,人啊,是啊,是人啊。我想起我在寫新聞稿的時候,不是人而是事件,我恍然大悟。而柴靜的回答讓我也看了這是一個有感性的記者,有感情,是人。而人又是怎麼樣一個難以猜透的物體啊,人,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等各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是一種高階動物。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複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援與協助的目的。中國古代對人的定義是:有歷史典籍,能把歷史典籍當作鏡子以自省的動物。那些沒有歷史典籍的部族,雖有語言,能使用工具勞動,都只能算野蠻動物,其邦族稱號在漢字中都從犬旁。人,是一種我們都會接觸的東西。

看過《活著》,餘華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這本書裡,我又看到了關於活著的另一種解釋”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理掙脫,這才是活著。“我們看到的世界也許並不是真實的世界,我們要探索其中的祕密只有探其究竟,也要從一步步的感受中體會感悟。

不要因為走的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我們是不是會因為外界的因素改變我們自己,我們適應這個環境,我們理解這個前進,但是有時我們會忘記最初的夢想。一個經歷了多少的智者才會說出的話呢。

《看見》讀後感 篇7

文筆很好,素材很棒,故事很好,講的也很好,我相信故事裡的人接近真實。喜歡作者用比較文藝的方式,講述那些或冷峻,或灰暗,或拉扯,令人忽冷忽熱的故事。記者的職責是追尋記錄和展示事物最本真的樣子,但單純的記錄很難呈現問題的癥結,而且記者也是人,也有人性,報道只能無限接近真實,不可能完全真實,那需要洞悉人事所有,這幾乎不可為。不可為的事,就是難事,做難事的人都不容易,不容易還能堅持,並且在堅持中不斷髮現真我和揚棄舊我,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她是一位值得傾佩的女性,她的節目並沒看過很多,書中大多故事有所耳聞,許多觀點啟人深思,穿透力極強,這就是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強的地方,讀書固然重要,但行路更難,難在知易行難,難在知行合一。

記者,記著,行者,行著。書名看見,取得很好,看比聽更有行動力,也更有說服力。讀書中,有很多零碎的感悟,很想記錄下來,沒在讀後感中摘錄,是不願硬生生多出幾分刻意,書中幾處提到忘我,特別是盧安克在柴靜採訪頑童失敗的話和第二次採訪圓臉小孩失敗後的自嘲,無法忘我,就無法超越,就刻意,就套路,就目的,就功利,緊盯著目標,難免急功近利,難免急於求成,難免基礎不牢,難免南轅北轍,或許如此沒有對錯,但確實直指本心,忘我不是失了自我,而是找到真我。我們不是完美的人,所有我們不能代表自己批評和審判誰,我只能就事論事,把事物的本來面貌呈現出來,讓基於共同法律和道德以及不同認知和價值觀念的人予以評判,或許這就是記者的天職……

《看見》讀後感 篇8

翻到最後一頁才感嘆終於看完了。

本書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時候內心極其痛苦,於是決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歡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聰明,但是題材是想要了解的型別,所以糾結著也就看下來了。看完其他的書再回來,發現後十章的感覺完全變了,不知是否也因為我的心情轉換了。我覺得作者變了,或者說在記者這個職業上成長了。她會反思自己,會認識到以前自己的問題並且試圖努力改正。她從一個冰冷的記者變成了現在有感知有溫度的記錄者。

因為贊同這本書裡的一些內容而標記分享了格外多的段落。對於書的內容有些想法已經邊看邊寫了,說說柴靜吧。有天看著她的一句感慨突然就想,在人的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分配果然都是均勻的,這一生你要明白的道理要經歷的情感波動,該有的人生體驗與感悟,已經全部明明白白的安排在你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柴靜其實真的挺幸運的,被良師益友包圍,看到她的問題沒人逼著她一定要變成怎麼樣而是寬容,包容著她給她時間,讓她一步步自己主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成長這件事一定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每一個人都處在變化之中,我也不該在沒有了解她的時候就直接判定她就是如此不懂感恩不懂柔和的人。但其實每個人也都是她,誰會對聽來的道理聽來的勸解就直接乖乖遵從呢,誰不是撞了牆才知道找找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呢。時間還很長,成長慢慢來。

但真的挺難的,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這件事。希望在慢慢積累的經驗中,能夠學會溫柔地看待每個人每件事。

有些亂,想到哪裡說哪裡了。

《看見》讀後感 篇9

用時18個多小時讀完了《看見》這本書。只因柴靜兩個字!

這本書中柴靜寫了發生在我國一些城市不同地方的很多事件,有些我聽說過,有些不知道。

通過《看見》的人和事,瞭解他人越多,個人的悲酸歡慨也就越不足道,在書中你看到千萬年來的世界何以如此,降臨在你身上的事不過是必然的一部分,還是那句話:“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佈。”

這本書裡,看到了我生活範圍之外的很多“不可思議”的事,讓我從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上,瞭解和理解著現在我生活的這個社會大家庭。並讓我更清楚的明白每一件事的發生,不僅僅是你眼前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那麼簡單。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不是他(她),就無權去猜測和臆想別人,更無權去批判和指責別人!只因你不是他(她)。

“這世上沒有好人壞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壞事的人!”“一個國家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捍衛自己憲法權利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只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多這樣的人,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人民越來越幸福!謝謝!

《看見》讀後感 篇10

“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一個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

“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說,“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這個社會對媒體的容忍有多大,這個社會進步就有多大,一個文明、民主、法治的社會是需要傳媒監督的。”

梵高對他弟弟說過:“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愛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中國大地上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執著。”

能吃苦只不過是在壓迫下無能的表現而已,並不能稱之為一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是不能改變什麼,但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去改變的話,那我們的下一代又能改變些什麼呢!

《看見》讀後感 篇11

柴靜、崔永元、陳虻、盧安克央視這一代牛人都已離開,也不在有一個電視臺可以像那個時代一樣,有態度,有很客觀的去將新聞的事實展現在眼前,當網路時代到來,卻深深的感覺,離真相,越來越遠。

這書讀了十幾個小時,留下的筆記也最多。裡面有很多讓人去思考的問題。讓我我瞭解了身邊人做新聞行業的工作到底是怎樣一個模式。以前很討厭記者,覺得是一個很招人煩的職業。別人不想被觸碰的心理祕密,他們非要欠欠的想你尋求答案。

現在明白了,一個對自己的職業負責任的記者,有責任向大眾展示真相,只需要擺出事實,讓大眾去評判。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有知曉真相的權利。同時裡面每一句哲學的話,都會讓人思索半天,品味良久,依然不能完全吃透它語言裡的真諦。但還是有收穫的,至少合上這本書後,我會去思考很多東西,不論是在失敗中尋求經驗,還是在經驗中反覆求證。這本書想要表達的,想要傳遞的資訊,作者寫出來了,你領悟到了,這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情感連線吧。看見,讓我看見了很多之前沒看見的東西,也讓我對之前看到的東西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謝謝你,我還會回來再讀這本書。

《看見》讀後感 篇12

看到了關於同性戀的章節,內心還是有點震撼,震撼於作為中國記者,柴靜無疑是一個前衛又大膽的人,對於這個話題,很多人知道但並未有更深入的瞭解。作為被“尊稱”為名記的柴靜,選擇了深入這個話題,當時的人們對同性戀的排斥程度也側面反映了這個題材的難度,慶幸的是,雖然時隔幾年,努力沒有被雪藏,它被呈現在了大眾面前。

聽到同性戀這個詞是在一步泰國的影片中,講述的是一對女同性戀。當時的倫理道德不足以支援她們看似的舉動,雖然有過侮辱,有過謾罵,有過冷眼旁觀和眾多人極力的的反對,整個過程很是曲折甚至離奇,好的是在她們的不懈努力下,還是有很多的人認可她們。雖沒有一紙證書來見證她們的愛情,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大多數人都會打著道德的幌子去指正別人,用道德去綁架別人,就覺得你是誰,你就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我很討厭這種無知的道德綁架。沒有人有資格評論別人的人生,不管對錯,不管如何選擇,那都是當事人自己的決定,作為旁觀者,你可以不支援,但也請不要用你無上的道德去反對。畢竟,你只能過你自己的人生,過得好壞還說不準呢,為何干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硬要去參與別人的人生呢?大多數人的認知是非黑即白,但別忘了還是所謂的灰色地帶,同理,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用對錯來判斷。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感想,不喜勿噴。當然,歡迎多多指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