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

來源:才華庫 3.21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

可是,龍應臺的這本《目送》,核心就是慈悲兩字。這慈悲情懷,體現在竹的每人每物,流沙於各章的字裡行間。——周忠武

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已的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

龍應臺的《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中,無論是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還是與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又或者是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都凸現了這種慈悲的情懷,而這種慈悲情懷,正是源於她懂得對人最深的關切。

《雨兒》中,母親老去,患了痴呆,不記得自己是誰,不認得身邊的人,心中卻始終記掛著雨兒。這雨兒便是作者龍應臺。她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母親自己就是雨兒,一次次守著母親到天亮,不斷訴說著媽媽的故事。因為她懂得兒女始終是母親心中最真最深的牽掛,因為她懂得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像母親一樣,忘記所有的一切,所以她慈悲,她善待母親。這是一個反哺的故事。

《十七歲》,孩子雖羽翼未豐,卻也已有了自己的主見。此時的龍應臺,雖已老去,卻依舊對兒子有著深切的關愛。孩子下飛機,母親遠遠地看著。下起了雨,母親溫暖地遞過去雨傘。兒子一句硬生生的不要,母親頓時失神。此時,她心中想起的是自己的十七歲,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傘。為因為她懂得自己的曾經,她懂得孩子的心。所以她慈悲,所以她沒有責怪。這個一個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故事。

《手鐲》,那個來自貢的男孩,雖只是偶遇,作者卻也感受到了孩子的生活的艱辛。她很想去撫摸孩子的頭髮,但最終也只是說聲“謝謝”就走了。那一聲謝謝里,我想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千言萬語,都化作了那一句“謝謝”。因為她懂得別人生活的不易,懂得別人需要尊重。所以她慈悲地說一聲謝謝轉身離開。這是一個發生在陌生人之間的故事。

於父母,我們應該慈悲。他們為我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含辛茹苦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並撫養成人。這其中有多少艱辛。所以當他們老去,就像當初他們陪伴小時候的我們一樣去陪伴他們。當他們不會吃飯,不會穿衣,莫嫌莫怪,因為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父母卻依舊日復一日照顧陪伴,不離不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於子女,我們應該慈悲。他們也許並不優秀,他們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我們應該懂得,為人父母的寬容。父母的責任不就是要讓一個不懂事,躁動的小孩,在你的諄諄教導之一,慢慢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身體健康的社會一員嗎?

。於陌生人,我們應該慈悲。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赤裸裸去來,赤裸裸地去,眾生平等。即是平等,就該給予尊重。無論你的出生多少高貴,無論你的地位多少崇高,都該給身邊的人應有的尊重。路邊的歌手,他或許很窮,但並不低賤。你蹲下身子放進你的錢幣,你蹲下的瞬間,但是最好的尊重,卻無關錢幣的多少。清潔工人清掃你的腳邊,你輕輕抬起你的雙腳,道一聲“辛苦”。於是他感激涕零了,因為他得到你的尊重。這尊重,就是來自你的慈悲。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老人倒地卻無人去扶,也就不會自己摔倒還是去訛扶自己的人;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肇事逃逸,也就不會有人見死不救;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一切罪惡。

……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慈悲,所以美好。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有人是這樣評價龍應臺的文字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想來也只有“愛”能有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寫道,從兒子華安上國小開始,母親的目光如那緊緊附著其他枝幹的菟絲花一般,也緊緊地跟隨著他。“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親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邊,再也,再也不見。母親的愛,就藏在這戀戀不捨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們,也如同那個在機場被母親目送走的十六歲少年華安——母親的深情在我們眼中,宛若“洪水猛獸”。我們不能理解母親突如其來的一個擁抱,那太肉麻;我們不願聆聽母親輕聲細語的一頓教誨,那是嘮叨。可我們不曾想過,體會過母親心裡的難過。“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視窗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著一隻郵筒。”那三字“進不去”,蘊含著多少無奈與心酸,渴望親近卻只能遠望的心酸呢?龍應臺眼裡的青年,終究是不見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沒有他的母親。此時龍應臺心裡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悵罷了。

這在背後的靜靜目送,讓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幕不禁讓朱自清先生潸然淚下。父親的偉岸,就是在堅持為兒子做簡簡單單之事時所現。

當我閱讀《目送》,當我想起《背影》,我也總忍不住想起車站裡一次目送,一個背影。

數日前,我需坐動車前往學校。父親將我送到車站門口,將行李遞給我。別時,也只是叮囑我幾句,諸如安全學習一類。當我忍不住回首時,發現父親還在等候,還在看著我。也許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遠行;也許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個眼神。古人常雲: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駐足中吧。

讀了《目送》,讓我更容易體會到一個個細節隱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多次問候,是父母在車站駐足不前,是父母準備的一桌飯菜。

感謝《目送》,給我以情感上的啟迪,感謝龍應臺,告知我世間純純的愛,感謝書籍,給我帶了溫情的文字。讀書,不僅可以沉浸於作家優美的文字,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讓讀書,讓溫情,伴我們遠行……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3

是時間教會我們只能目送光陰流逝嗎?

是歷史告訴我們只能目送歷史蒼茫嗎?

以至於我們只記得目送親人遠去而忘了回望親情。

在文章裡,作者的兒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

在我抱怨作者兒子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週末返校時,總要出現送別的情景,母親那不厭其煩的囑咐聲總要跟到自己踏上校車臺階的那一刻。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說再見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過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的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記得每天都要吃維生素片"這是我每次進校車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我有時甚至不懂事的認為母親的話像‘機關槍’,‘咻咻的掃來’,而我像是‘落荒而逃’。

我突然想起,我從來沒有一次回過頭,看著她說:“好的,我知道了媽媽。”母親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和作者一樣“一直等待著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而我也和作者的兒子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

“一件事的畢業是另一件事的開始”,生命也是這樣,一個終點聯絡著另一個起點。或許母親在囑咐我的同時腦海裡會想起外婆對她離開時的囑咐,如同我身後的背影一樣,母親的身後也有一個背影。

外婆的突然離世,對母親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母親強忍著痛楚準備著外婆的葬禮,而父親帶過的一句話讓母親更加自責:“葬禮是給活人看的,人在的時候不多孝順一點。現在人沒了,做些表面文章有意思嗎?”後來閒聊時,母親常和我提及:年輕時和我一樣,想要什麼就突然要了。也不管外婆辛苦,然後外婆就大街小巷的去找去買,現在你外婆走了,輪到我遇到你這個“小祖宗”。

我想母親和外婆也是這樣的,在母親成長的過程中。外婆對母親如同母親對我一樣百般呵護,但也少不了母親長大後對她一次又一次的目送,直到母親目送外婆離開。母親也有回望,也有感激,只是她總自責說晚了些。當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時,千萬要記得及時回望,及時迴應那束渴望的目光。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便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也不能忘記回望啊!對自己來說,那是一種學會感恩的發現,如同朱自清回望,看到自己老父親翻欄艱辛的背影。不知我們回望,有會發現一個如何艱辛付出的背影。對於父母來說,那一回望。則是內心對自己所付出的肯定,是內心不知名的喜悅與安心吧。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4

離家時,你是否會回眸?

背影,

是離別,是開始,是傷感,是不捨,

但是,

我們又毫無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離別,

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書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部分組成,描繪平凡的生活,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牽掛,是精神上的感動與震撼。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牽繫著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為人母,為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傷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對她的依賴,失去了父親對她的關愛。我想,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過她的經歷,指點我們繁忙之際抽空陪陪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讀後感《《目送》有感》。

“生命裡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就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我們的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會目送著自己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我們很難回頭去張望,只因那份愛一直存在著。《目送》篇中,在兒子赴美學習的機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不禁讓我們想到自己,每次離家,父母是否同樣期待過我們能夠回頭看一眼?讀書時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計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又剩下多少?或許有人會說,我現在離家遠,以後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慮過工作以後哪裡來的假期?工作後你人又在哪裡?別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帶父母來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濃,足以讓每一個讀者都熱淚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卻是深深的情。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唯一;長大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遠離他們;年老時,即使深愛孩子,卻希望不被顧念。當子女能懂得這份最深的親情時,父母卻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謂不懂時擁有,懂得時失去,於是,出現感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你不敢去注視。”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這份情。

母親的愛就像空氣,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當我們終於長大,離鄉求學,在忙碌的生活裡,總會有一瞬間想起她。愛,就是夜裡突然餓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時來自遠方喊你加衣的話語。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不管我們在哪裡,試著做做撥通電話,定束花,買盒點心,哪怕一個微信紅包,都能讓她知道,我們是關心她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做不了,時光從來不會優待每一個人,別等到來不及才去說我愛你。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5

喜歡讀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佛微風吹過麥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這是為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還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著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清晰地記得孩子在第一次獨自騎車去上學時的情景,單薄的身體揹著又大又沉的書包,使勁瞪著車子,還不忘揮手向我告別,真的是目送孩子離開,直到看不見。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減少了對自己的依戀,甚至時不時爆發”家庭內戰“,上演”持續冷戰“,每想到這些,那種撫養孩子過程中的酸楚與無奈,瞬間填滿我整個胸膛。孩子啊,只有等你長大了,也身為父母時,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媽媽的真實心情。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裡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6

後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因明後天有事怕沒時間去父母家,於是我便決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點多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問問在不在家,媽媽說在家,正要煮餃子呢,一塊過來吃口吧,我說剛吃完一會兒,你們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發大院買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媽媽跟我說他們剛吃完,問我要不要在吃點,我說不餓,等餓了再吃吧。見爸爸坐沙發裡看電視,便問候了幾句,爸爸今天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見到我來非常的高興,感覺有說不完的話似的。爸爸告訴我你三叔來了,在裡屋睡覺呢。我說哦,好幾年沒有見過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裡三叔非常的健談,人長的也精神,腦瓜靈活,三叔曾經做過教師工作,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工作,說話很有條理,脾氣還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有人敲門,原來是找父母打麻將的。三叔可能也聽到了動靜,從裡屋走出來,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時候都有些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眼裡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個頭,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老了很多。聽媽媽說三叔早上七點多就來了,早飯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沒敢多問什麼,只是覺得人怎麼突然間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戀舊吧,以前他們哥兄弟走動的並不怎麼勤,奶奶走的早,是爺爺一手把他們拉扯大的,現在他們也都步入了爺爺輩,年輕的時候也曾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過,可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到老了還是這哥幾個在走動,還是哥兄弟在一起覺得親切。

爸爸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雖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來找他商量,媽媽對待大伯和幾個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一來,媽媽都要到市場去買一大堆菜,然後親自下廚。我的媽媽今年已經75歲了,可依然那麼勤快,受苦受累從來不喊屈,都是一個人承擔,我老公常跟我說,你們姐三個有你媽一半的勤勞就行了,每說這話的時候,我都會說沒辦法啊,誰叫你這麼慣著我了,老公聽了也很無語。不過在這裡還真的要感謝老公一下,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嬌慣與縱容,讓我知道這份愛如許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將,我便睡了一會,四點多的時候我跟媽媽說我先吃一口然後回家了,怕晚了沒車。媽媽便緊忙給我弄飯吃,臨走又給我拿了不少東西,怕我這個吃不上那個吃不上,每次去媽媽都會問我這個要不要那個要不要。我說不拿了,太沉,媽媽說你可真懶,出門就上車了有啥拿不動的,我說好吧,那就少拿點吧。以前走的時候很少跟父母說一聲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賴慣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時候從父母的眼神裡都能看出是那麼的不捨,爸爸行動不是很方便,每次媽媽都要把我送到樓下,看我走遠她才上樓。

做為兒女我想我做的還不夠好,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來看望父母,而我雖然離的近一些,但有時候就是因為懶的動,去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父母離我越來越遠,所以現在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沒空的話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知道你在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們有時間都常回家看看,因為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7

如果說有一部作品會讓我深深地覺得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莫過於龍應臺的《目送》了。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著父母的老去,目送著孩子的離去,目送著生命的逝去。

步入中年的邊緣,回想起父母跟自己的點滴,往往印象最深的要麼就是年幼時期的那段時光,要麼就是父母年邁後的歲月,至於中間的幾十年,為何總是印象模糊?我總在想,究其原因,或許那段時光我們太過急於長大,太過急於擺脫父母的呵護。走著走著,我們從被目送者成了目送者。回過頭一看,好像又都已經過去了,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一種成長的痕跡,撫之悵然,但卻又無處追尋。才發現原來不管我怎樣熱愛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樣惋惜與你的錯過,不管我怎樣努力地要重尋那些成長的痕跡,所有的時刻仍然都要過去。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流逝。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日子,就這樣過來了,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成長、遠行、離別、重聚,或者再也無法相見,所有過去的歲月像是一張蝕刻的鋼板,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有空白,有幸福也有遺憾。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為子女的我們只能望著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的,如果在離別之後,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加清晰,所有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裡反覆地溫習,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一層更溫柔的光澤,那麼,不必追。

如今三五好友,靜坐閒聊,相比十五年前的青澀少年,放在面前的不是冰鎮雪碧可樂,更能接受的是一杯清茶。確實,回憶總在不經意間沉澱,如風的往事,總會在腦海中劃出一段段軌跡,或淺或深,刻畫人生五味。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你和他,有些會給予我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我傷害。於是我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往事。

所以,我要感恩,從我出生一刻開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感恩擁有與失去。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處世哲學。我們要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每個人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把感恩化做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給予愛,學會用寬闊的胸襟包容生活。

生命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更長遠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值得珍惜並且好好收藏的——一顆感恩的心!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8

龍應臺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組成,取第一篇散文題作為書名。書裡,作者用真摯、細膩而又優美的文字,捕捉生活裡常被我們忽視或者極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細細品嚐,你會發現,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也許是龍應臺的《目送》為何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原因吧。

我在讀《目送》時心裡總有一種酸楚,不免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因為在書裡,我隨時隨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經,找到我們沒人幾乎都有過的那一剎那,那一瞬間,這就是作者龍應臺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靈動、震撼和共鳴。生活裡,幾乎每天都會真實的演繹著書中那樣平凡而動人的情景鏡頭---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們吃鮪魚”“媽,我不吃魚”“吃魚有益於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讀這本書不僅有這樣場景對話裡真實的感觸,深深的感動,更有對人生以及對生活的思考:我們應當為生命留白。

我們都知道,國畫中的“留白”,為審美思維提供了想象、品味、鑑賞的空間,也讓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則是把自己交換給自己,停下匆匆的腳步,放置久已勞累的心靈,如閒雲野鶴一樣地逍遙,如山澗小溪一樣地自如流淌,讓疲憊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復,從而增加生命的質量。

然而生活裡,很多時候,房子、工資、成績……填滿了我們,使我們整日疲於奔波勞累,忙於應付。忙著事業,忙著生活,卻不知究竟為何而忙?浮躁的社會,忙碌的生活,矇蔽了我們的心靈,扭曲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留下時間想過,能與父母、親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減少?難道要經歷最後的目送才能頓悟嗎?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已然喪失了生命中的真諦,這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在奔波勞累之餘,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靜靜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書的扉頁所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成長時,父母已然老去。我們唯有停下腳步,多陪陪他們,多陪陪親人,時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熱茶,一個擁抱……

也許,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讓自己沉靜下來,純粹起來,為生命留白,讓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莫讓我們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漸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處。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便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閒適的生活狀態!,當我們覺得生活太擁擠、太喧囂、太華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放棄和舍予,這就是為生命留白。留一點空白,去看看草葉花瓣的精緻美麗,聽聽蟲鳴鳥語的浸人心肺,去體會陽光、炊煙的輕柔舒緩,去領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潤,還有音樂繪畫的出神入化、賞心悅目,友情愛情的銷魂蕩魄、感天動地。

為生命留白,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種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穫的一定是世間最美好的心靈花園。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9

初見《目送》這本書,就被封面那深淺不一的綠色吸引,給人以一種舒心、愉悅的感覺。

翻開書,第一篇小短文就是同名——《目送》。不管是作者的兒子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給不捨得母親,獨自闖天下,還是父親落寞的背影,進入火爐的背影,都印證了文末的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對比朱自清的《背影》,雖然兩者都是目送著親人的背影,但也許作者更加入了一種為人父母的無奈和不捨,和父親去世的痛苦。

每個人都會被他人目送著,也許是你的親人、朋友、戀人,甚至是陌生人。在國小時候,媽媽要我學習獨立,因學校較近,便讓我獨自一人去上學。媽媽總會把我送到路口,目送著我消失在拐角處。我也經常會回頭,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給媽媽。

如今,長大了,也像文中作者的兒子一般,出門總會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不會像兒時那般,再回頭,看一眼父母。但仍然堅信著,父母的關愛、不捨,總會在那雙目送的眸子間閃爍。

《跌倒》一文,“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我們沒有學過”這一段,反映了我們的人生。

將我們人生中的目標視為“衝刺一百米”,將所遇到的挫折視為“跌倒”。雖然,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學會去面對“跌倒”,但是,“跌倒”總是會出現,所以我們要在一次次地跌倒中,努力學習如何去面對,也許會有淚水,但是淚水過後總會有笑容!在我的人生中,已經跌倒過無數次,或輕或重地摔傷。有多次我都想放棄,但是“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這一句話被我深深地刻在腦海中,時時刻刻激勵著我,特別是在要放棄的時刻。

人生的路,有坦途,也有坎坷,過去的歲月,有歡笑,也有苦澀,淚水向我們訴說一個個跌倒的故事,汗水使我們在歲月裡多了一份沉重,幾多成熟。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誰也無法選擇,無法抗拒,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奮鬥,在風雨中百折不饒勇往直前,才能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路。流淚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惘,成功屬於那些戰勝失敗,卻堅持不懈,勇於追求夢想的人。

“一隻沙漏裡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嫋嫋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鐘錶的指標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這是《時間》中的一句。

時間總是會消逝,人總是會隨著時間慢慢老去,就如四季總是會隨著花開花落更替,無論你如何留戀春光的嫵媚,你也必須接受夏日的妖嬈,哪怕秋結出了多麼豐碩的果實,你也必須妥協冬的凋零。時間的沙依舊在靜靜地流淌,一點一點,緩慢的沙,亙古的沙。

在《目送》中,有龍應臺奶奶對人生深刻地理解,也有對生命的喜愛。我的理解力還不能更深刻理解她的感受。

所以,我們的修行才剛剛開始。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0

日前讀了《目送》一文,主要是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文中有七十三篇散文。其中有的散文還參插了一些圖片。在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是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慢慢、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讀《目送》一文,讓人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其實父母與子女這一生到底是什麼關係,應該如何處理父母—子女關係。作為父母的,都想把孩子的一切都包辦下來,認為可以多為孩子做一點,孩子就會少吃些辛苦,而作為子女要感恩我們的父母,沒有父母,我們就不會有這麼美好的生活,就不可能快樂健康的成長;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那樣,父母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只要兒女在身邊多陪陪他們多照顧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開心。

在現實生活中作為子女,每天目送父母的容顏老去;作為父母,目送孩子揹著書包上學漸漸遠去的背影;作為老師目送一批批的學生走出校門。其實,就算是讓你追,你也追不上!這就是一代代的人生啊!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這是家鄉女作家龍應臺《目送》中扉頁上的一段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裡找到你的影子,這裡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時,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奶奶撩著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著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後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援,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1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臺在《目送》中已為人母的感受到當看到這一句感傷無奈卻充滿深情的話語時,我那顆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撫慰,決定將人生三書之三——《目送》讀完,想深入瞭解一個母親的感受。

初為人母,難掩喜悅,卻也憂心忡忡。龍應臺三十四歲才當上母親,當看到還睜不開眼睛的寶寶,她是激動的;當他上國小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牽手,穿過街道到達學校,她是喜悅的;但當兒子才十六歲就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深情的擁抱住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她是不捨的;知道兒子在國外遭遇挫折時,她是擔憂的……和多數母親一樣,龍應臺也要經歷孩子從無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過程,她也試著不與孩子產生隔閡,但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種補習班,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以至於隔閡加深。又或者對孩子過度順從、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於上大學時連衣服都不會洗。對待早戀問題,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談談,而且採取極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於孩子離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導致這種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像龍應臺一樣細心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理解對方的心情,也許我們不能逾越代溝,但我們能儘量減小代溝。

身為女兒,感受母愛,卻也操碎了心。龍應臺雖已為人母,但在她的母親面前,她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當看到龍應臺寫自己的母親時,能看到她母親對女兒滿滿的愛,也看到龍應臺對母親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對,那就是我。’”每每看到這,我的內心是被觸動的。每天打電話給一個患了老年痴呆的母親,講幾句話她又問“你是哪一位”,龍應臺卻毫不厭煩,每天如此,又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

現今當“啃老族”的年輕人不少,還有父母把不贍養自己的子女給給告上法庭,竟還有因為父母不給錢而把父母給刺殺的新聞。如此觸目驚心,“孝”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即使不能像龍應臺那樣每天都關心自己的母親,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給予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著。就像龍應臺的母親一樣,她患了老年痴呆而不記得很多事,但她永遠記得女兒的名字。天底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無條件愛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床下”這是龍應臺對幸福的詮釋,簡簡單單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們不奢求什麼,有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讀《目送》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還有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讀完最後一頁,合上書,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細膩,自己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2

喜歡龍應臺,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溫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從讀大學到現在工作,離家已有十載,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著看我吃飯,邊說“慢點吃,還有呢”;笑著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週,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脫那溫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因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為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回家裡的機會,但經過努力還是錯過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開動,只覺得心裡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裡“目送”,看著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將來,我們也會為人父母,看著曾經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援,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你說你的眼裡只有我,我說我的眼裡還有那“廣闊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為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3

《目送》這本書,我閱讀了很久,因為書中的很多片段總是能讓我回味很久。在第一部分中,龍應臺寫出了她與父母孩子之間不一樣的親情。而其中他與兒子華安、華飛還有母親之間的感情最讓人最捉摸不透。

書本的第一篇《目送》的開頭就寫到了龍應臺和兒子華安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華安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臨別前沒有回頭看母親一眼;上學不願與母親一起,即使同車也要戴著耳機……在後面文章中,龍應臺又談到與兒子華飛的故事,讀起來,著實讓人有些奇怪。

在《十七歲》一章中,華飛種種“嫌棄”母親的行為看似確實有些不妥。但是仔細想想為什麼,就會發現這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在《愛情》一篇中,華飛把他所謂的“愛情”說得頭頭是道,讓母親十分詫異,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有“代溝”吧。

這使我想起之前在電視節目裡看到的一個片段:一個母親苦口婆心的對眼前一身打扮時尚,話裡還帶著幾句英文的留學回國的女兒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省吃儉用供你上大學,可不是為了讓你有一天可以在我面前表現得高高在上!”

這句話又讓我聯想到華安和華飛。十七八歲,青春最好時,這時的人總會和父母有些彆扭,包括我們這些剛上七年級的孩子,都覺得自己長大了,感覺父母的很多東西都太“老派”。想擺脫父母的約束,不認同父母的想法,或像華飛一樣“嫌棄”他們和自己不在一個時代。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無論我們怎樣任性,他們都會一如既往的愛著我們。

看看龍應臺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這位老母親很多事情都已經不記得了,甚至連她的“雨兒”都會忘掉。她的一生是有意義的,培養出了三個博士和一個優秀的商人。記得在《散步》一篇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她從夢魘中醒來,乖順地點頭,任我牽著她的手,慢慢的走。”從“乖順”、“任”這些詞中都可以看出母親對我的依賴。她現在像個小孩一樣,聽“雨兒”的話,就像孩子們小時候總是很聽她的話。我覺得孩子有父母之間的交往是很有趣的,像是一個迴圈。想象一下,很多年以後,你的父母也會像孩子一樣跟著你,因為,愛是相互的,誰都一樣。

而更令母親念念不完的還有她的“家”。讀到《回家》一篇,我十分感動,是母親對家最真實的渴望打動了我。她要的“家”,是一段永遠回不去的時光——過著最平凡的生活,和所有的家人一起,就足夠了。她深愛著家裡的每一個人,龍應臺也一樣,誰都一樣。

很多人會想,同樣是孩子和母親,龍應臺和孩子的關係為什麼那麼不一樣,難道華飛和華安不愛母親嗎?我想不是的,只不過在這個年紀,他們不能接受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不一樣的表達方法罷了。

其實龍應臺也在《十七歲》一篇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我頓時失神;自己十七歲時,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雨傘。”我讀完後發現,每個家庭都很相似,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往往是從小時候的依賴到青春期的疏遠,最後到父母老年時期又回到小時候的那樣關係密切,只不過換成了父母依賴著你……

這是不同的感情,卻是同一種愛。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又讀起這句話,又想起他們的故事。無論是華安、華飛與母親龍應臺,還是龍應臺與母親,這是不同的感情,卻是同一種愛。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4

假期讀了龍應臺的《目送》,書中寫盡了作為女兒、母親、姐妹的她與自己的父親,兒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離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著人情的濃淡,一次次的目送講述了多少滄桑鉅變。

新學期伊始,我和爸爸離開了我們一直生活的營口,來到了大連。爸爸來這裡工作,而我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親身邊,突然的離別讓我感到興奮和恐懼,興奮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脫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的是我面臨的陌生環境常常讓我感到離開了母親的孤獨。

曾幾何時,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長不大的小小鳥,可是現在我要一個人來面對以前從來不用費心的日常生活,儘管還有爸爸,可他是個工作狂,忙的時候常常自己的顧不得吃飯。

臨行前媽媽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該帶走的東西,但我們踏上月臺,例行揮揮手的一剎那,滿載著行將遠行的興奮的我突然發現母親眼角的淚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還是我太不在意了,我還沒有能力去體會她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列車漸行漸遠,我依稀能感覺到媽媽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風中,列車,也許是我的身影,像一塊吸力巨大磁鐵,牽引著她的目光,就那樣,她會一直望著遠方。

這種經歷讓我想起《目送》一書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作者的兒子安德烈,他在媽媽的心目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從小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緊抓著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頭,與我四目相對,跨越一切。”可是當他一天天長大,漸漸對母親不解,不屑,甚至反感,當他終於有一天遠赴異國求學,臨上飛機之前,“我們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夠到他的胸口,很明顯,他在極力忍受著這種告別”“在他等待檢查護照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那裡,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這次,他沒有,他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動作,自動門‘咻’地關閉了,再開門時,人影全無,只剩下一隻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樣佇立,靜默著……”

仔細想想,我和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我沒有象安德烈那樣對母親“牴觸”,但我以後不會嗎?我永遠不會嗎?我不敢答應自己雖然我現在每天都樂此不疲第和媽媽電話彙報、滔滔不絕講我的新生活,但我會不會有一天面對著她卻默默無言嗎?我不敢肯定。

時常想起和媽媽一起在超市裡推著購物車,看到我中意的東西,無論多麼貴媽媽都會撿到籃子裡,而有一次她選了一包自己喜歡的餅乾,我竟然說“媽媽,這種口味的餅乾最難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裡,媽媽只對那些被我吃膩了而丟到一邊的食品感興趣,而且那樣津津有味。

當年的媽媽身後的跟屁蟲現在已經自己單飛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樣經歷著無數次的彼此的目送,當她過來陪我度過每個週末返回營口,當我每次從營口返回大連,看著列車遠去,看著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在變老,而我,在長大。

沒錯,就象龍應臺在書中所寫:“我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與他的緣分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小路的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處,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_讀龍應臺《目送》有感1200字1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著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為保護環境而努力,為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溫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溫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為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讀完《目送》,忽然想起幾天前車站的一件小事。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著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回想著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著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著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裡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則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在乎他們的點點滴滴。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裡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裡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