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琴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13W

《孔子學琴》這個故事不僅給後人樹立了一個難得的學習音樂的榜樣,也反映出身為萬世師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學、善學的精神和品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孔子學琴讀後感

孔子學琴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篇好文章題目叫《孔子學琴》。

這個故事主要講:師襄子以撫琴而聞名於世,孔子想要學琴,於是決定前去求教。

師襄子教了孔子一支樂曲,卻沒告訴他曲名。孔子每天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沁出血珠了也不放棄,一連十天練這支曲子,直到完全嫻熟,卻還不滿足。

孔子仍每日堅持不懈地練曲子。漸漸地,孔子彈這支曲子越來越投入,神思隨著曲子的旋律走向了歷史深處……他終於看到了他要尋找的。孔子興奮地告訴老師:“他面板黝黑,身材修長,他似乎在眺高遠望,志在統一四方,這不就是周文王嗎?”師襄子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興奮地叫起來:“這就是《文王操》呀!”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明白:只有不滿足,我們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不知疲倦,不怕辛苦、不怕麻煩,才能做到更好。

孔子學琴讀後感2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學家、儒家學派的創使人。孔子三歲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孔子家境貧寒,但是他非常懂事,所以每天去幫媽媽砍柴。有一天,他被美妙的琴聲吸引住了,他堅持每天聽琴,後來,老者看見他誠懇,聰明好學,所以收孔子為徒。孔子很珍惜這樣的機會,他無論冬夏都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所以他的琴藝出類拔萃。

長大後,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整理了《詩》《書》等古典文獻,並辦起了私學。

讀了它,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現在生活富裕,養成了一些懶散的壞習慣,不會去想幫媽媽做家務,不會去體貼媽媽下班回家還要幫我做飯、教我作業的辛勞,不會去想當我每晚進入夢鄉時,媽媽還在為家庭忙碌的艱辛。以後,我一定要學幫父母做事,減輕他們的勞累,而且要學習孔子做什麼事情都能堅持,不半途而廢的精神。我長大以後也要像孔子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作為的人。

孔子學琴讀後感3

看了《孔子學琴》這個故事,我受到的啟發很大。孔子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很多興趣和特長,可是孔子從不滿足,五十歲了還向著名的音樂家師襄學彈琴。它勤學苦練,一首曲子別人只學一、兩天,而他卻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直到彈熟、彈精,最後連師襄都非常感動。孔子的這種學習態度值得我好好反思

我在背誦古詩文時,往往只讀幾遍就說“我會了,我會了。”可是真正到老師那兒過關的時候卻又背不出來了。孔子的認真鑽研的精神使我認識到,今後背古詩不但要讀好、背好,還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更要領會作者寫詩的用心,這樣才能真正背懂古詩。

再想想我的數學,有時候粗心到連題目都會抄錯,這不是我的學習態度出現問題了嗎?看看孔子,五十歲了學琴還這麼認真!所以今後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要做到認真審題,專心思考,下筆就要對!

我的英語呢?每次英語默寫,我回家就看一下,就感覺自己會了,認為很簡單。可是到了第二天課堂上默寫的時候總要錯一、兩個。想想孔子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今後我要好好背單詞,力爭每次都默全對。

《孔子學琴》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勤奮、好學,才能走向成功!

孔子學琴讀後感4

今天晚上,我在家中讀了一篇《孔子學琴》的故事,心裡很受感動。

故事是這樣的,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為了學習演奏七絃琴,他特地求教魯國樂師師自襄子。孔子學了一段時間後,師襄子留了一首樂曲讓他單獨練十天。十天後,師襄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經會彈了,我叫你新曲子吧。”孔子說:“不行啊,我只是記住了旋律,指法還不熟練呢。”就這樣,孔子仍舊彈著這首曲子,直到弄懂曲子的指法,完全理解曲子的內容,才請師襄子教他新的曲子。

孔子經常教育學生對待學習應精益求精,不斷求索。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自己就是這樣做的。我讀了這篇文章後,也應該像孔子一樣,在學習上千萬不要剛懂了一點皮毛,就以為什麼都會了,應該不斷認真學習,完全弄明白為止。

孔子學琴讀後感5

眾所周知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創始人。有一回他為了學習演奏七絃琴,特地去求魯國樂師師襄子。

隨師襄子學了一段時間後,師襄子留一首樂曲讓他獨自練十天。十天後師襄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經會彈了,我教你新曲子吧!”孔子卻說:“不行啊!我只是記住了旋律,指法還不熟練呢!”就這樣,孔子就每天從清晨練到深夜,一直埋頭苦練著這首曲子,他練得手指都出血了,卻還是不放棄,仍然每天堅持不懈地練習。過了一些日子,孔子彈這支曲子越來越投入,感覺完全熟悉曲子的音律、技法、內容,並揣摩出曲子作者的人品、氣度、外貌,這時的孔子才覺得自己真正地懂得了曲子的精髓。孔子的好學精神讓他的老師也佩服不已。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待學習的態度要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不斷求索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穫。

孔子學琴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影響孩子成長的《名人故事》中的《孔子學琴》。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孔子小時候的故事。

孔子小時候家裡貧窮,三歲父親就去世了。孔子每天幫母親上山砍柴。一天,孔子去山上砍柴,忽然,他隱隱約約聽到林中有人正在彈琴。於是,孔子順著優美的琴聲走過去。他看見一位老人在悠閒地彈琴,孔子怕影響老人,就躲在樹後悄悄地聽著。聽著聽著,孔子入了迷,他閉上了眼睛。當孔子睜開眼,老人已走遠了。

第二天,事情和前一天一模一樣。到了第三天,老人彈完琴後,見孔子很誠懇,走到孔子跟前問:“你願意學琴嗎?”聰明的孔子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孔子開始跟隨老人學琴。為了能把琴學好,他刻苦學習,無論春夏秋冬都堅持不懈。兩年以後,人們形容他的琴聲“似行雲流水,百鳥爭鳴,風聽了不吹,鳥聽了不飛,繞樑三日不退”。

讀了《孔子學琴》這個故事後,我被孔子認真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從今以後,我會更加刻苦學習,牢記“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學習會更上一層樓。

孔子學琴讀後感7

今天,我們學了《孔子學琴》這篇課文,它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向師襄學琴,他勤學苦練、精益求精,最後琴藝達到爐火純青的故事。

讀了這個故事,我的心靈深受觸動,我被孔子那種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動了,為了學好琴,他每天不斷的練習,不斷進取,連師傅都說他學得可以了,他卻還不滿足,最後竟把音樂掌握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可再看看我,平時我總覺得我們的課程進度太慢了,別的班都上三十多課了,我們班還像老牛拉破車樣落後幾課。在我的想象中,我覺得學課就是把課文讀幾遍,把生字和詞語認識完畢,一篇課文就該學完了。但我從沒想過,學一篇課文不僅要認識生字和詞語,更重要的是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要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要我們從中學會什麼。我們不說要像孔子把課文掌握得爐火純青,但你至少要完成你需要掌握的知識。

而孔子身上更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就是他那種學無止境的精神。他已經上大學問家了,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可他還要不斷學習。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啊!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時間不等人,你多學一天,你學到的知識就越多。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向孔子學習吧:學習他那種凡事虛心好學、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吧,讓我們努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善於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正如陳毅所說:“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