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不簡單》讀後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3.38W

作者曾紀洲是一位做了六年的代課教師。先教語文,後改教數學,當五六十個學生的班主任。其間,還兼過大隊輔導員和教務主任。這是一部“帶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質樸的生命本色的教育傳奇”?全書“有絕招的教師”、“有生活情趣的教師”和“一個大寫的人”。

《教書不簡單》讀後感範文

一、教書,不簡單——先做自己。

先做自己,就要《發現生活》——有閒情逸致。像曾教師一樣無論春夏秋冬,擷取並擁抱每天生活中的'美好,然後能以陽光般的心靈醞釀出“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再以“激情和感染力”澆灌教室裡的每一粒幼苗。

先做自己,就要《做永遠的樂觀主義者》——能苦中作樂。像曾教師一樣用愛心和精心去培育一棵棵幼苗長葉、開花和結果,努力把陋室打造成“世外桃源”: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都氤氳著“生機盎然”的童真童趣。

先做自己,就要真實真誠真情——做學生的榜樣。像曾教師一樣身正為範,將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在學生的言行之中。但是,教師不是聖人,不必高高在上,不必正襟危坐。不妨迴歸一顆童心,偶爾和學生一起做點兒“壞事”:玩水、盪鞦韆、偷紅薯、上樹……這可是“親其師信其道”的前奏。小小嚐試,別有洞天哪!

每一個學生不是簡單的容器,機械地等著教師去灌注。他們有思想,有活力,有自我。因此,教書不簡單。也因此,教師要先做自己,成就自己。一直記得李希貴的《學生第二》,他認為只有“教師第一,學生第二”,才能真正達到“學生為本”、“學生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目標。

二、教書,不簡單——裝著學生。

曾教師說:“要讓學生的心裡裝著教師,教師的心裡就應該先裝著學生”。此言極是。閱讀一篇篇文字,感受一個個故事,彷彿親歷了一個個過程。鮮活中透著山花的馨香,清澈中淌著山泉的甘甜,親和中飄著山風的溫柔。我想,一位山村教師的樸素之仁愛,智慧之舉措,性靈之修煉,即在這“香”這“甜”這“柔”中演繹得如火如荼。

“裝著學生”乃是一種共有——《跟學生分享自己的糗事》,乃是一種氣度——甘於《拜學生為師》,乃是一種欣賞——《想著法子誇學生》,乃是一種包容——《接受偏科》,乃是一種機制——《打造一個“家”》,乃是一種理解——《角色轉換》,乃是一種祕密——《跟學生私底下的約定》,乃是一種招數——《萬事有招》,乃是一種融入——《走進本土,融入當地》,乃是一種在乎——《做個“偏心”的教師》,乃是一種樂趣——《形式紛繁的活動》,乃是一種呵護——《“不要拿學生說事”》,乃是一種制度——《規則要先行》,乃是一種效度——《有效教學》,乃是一種理念——《素質教育與減負》……

正因為時時處處裝著學生,《帶著學生感受身邊的美和樂趣》,曾教師班的學生學會了“和自己比”而對自己負責,同時意識到“我是學校的主人”而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樹起了一個自信的理由,揚起了一種集體的榮譽,奮起了一種前進的步伐。

小岔國小,地處山村深處。家境貧寒多,留守兒童多,還有“未開化”的家長拿著木棍或扁擔追打教師。之於年輕“簡直是夢魘”造成來去匆匆。但村民們視曾教師為親人,過節時粽子、月餅和薯包之類堆得小山高。何以如此反差?當是走門串戶的家訪和“學生一天天地變好”贏得了家長的認可和放心,並且以淳樸的土產犒勞了。曾教師裝著學生,書寫了無私奉獻的愛;學生、家長反過來裝著曾教師,回贈了感人肺腑的愛。

此書告訴我們,教書不簡單,需要和學生鬥智鬥勇,但絕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師道尊嚴;教書不簡單,需要以“自己的生活態度和點滴言行如春風化雨般對兒童的薰陶”。

簡而言之,“教師第一,學生第二”。這是一種智慧,這是《教書,不簡單》給予我的一種啟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