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8篇)

來源:才華庫 2.4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8篇)

《到燈塔去》讀後感1

二十世紀現代主義代表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用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一反傳統理性寫作,淡化故事情節本身,濃墨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在人物精神空間中探索世界本真面目。她用女性的審美眼光,詩意的、細膩的語言,在人物的意識流程中傾瀉自己對人生真諦的感悟。

文章情節非常簡單,第一部分“窗”,一個九月的傍晚,布盧姆一家在海邊的別墅招待朋友一聚,小兒子詹姆斯和拉姆齊夫人希望翌日能到燈塔去,卻因為天氣原因不能實現這一願望。青年畫家莉麗想把心中的景物畫出來,卻難於達到畫面的和諧過渡。當天的晚宴在拉姆齊夫人的努力下,氣氛逐漸融洽,最終成功結束。黑夜來臨,一夜十年,文章轉入第二部分“時光流逝”,布魯姆夫人溘然仙逝,安德羅在戰爭中死於非命,女兒普魯香消玉損……海邊宅院靜靜的接受歲月的侵蝕,漸漸佈滿灰塵,張結蛛網,雜草叢生,野獸出沒,突然傳來訊息,拉姆齊先生和兒女及朋友要到這裡度假。第三部分“燈塔”,從清晨莉麗一覺醒來開始,她又找出十年前未完成的畫繼續進行,拉姆齊先生和兒子詹姆斯,女兒凱姆一同前往燈塔,在他們抵達燈塔時,莉麗也最終完成了畫作。

拉姆齊先生堅守於理性世界,他的一生為尋找客觀世界的永恆真理而艱難跋涉,他在哲學研究中不斷衝刺一座座高峰,就像從字母A到Z一樣,卻最終難以逾越R這座高峰,他的哲學研究如同浮士德的知識悲劇。他信奉事實,絲毫不會為了情感需要歪曲事實,把一句毀滅希望刺耳的話說得婉轉些,他讓兒子詹姆斯必須從小認識到人生是艱辛的,最光輝的希望也會熄滅,一個人需要的是勇氣、真實和毅力。在理性世界中感到孤獨和迷茫,在心靈疲憊時,他就會在拉姆齊夫人那裡尋求安慰。拉姆齊夫人是感性世界中的完美女性,她用情感滋潤乾澀的理性世界,像甘霖一樣滋養丈夫孤獨痛苦的心靈。她愛每一個人,力求在人們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關愛。她高雅美麗,若同一位女神,處於生活的中心,用情感撫慰每一個人。當她的思緒遨遊於情感世界中時,即使拉姆齊先生也無法與她溝通,也無法進入她的精神世界。

女畫家莉麗已經不再年輕,依然獨身,在生活的邊緣,作為一個邊緣人物,敏銳地觀察周圍人的內心世界。她討厭拉姆齊先生的盲目和狹隘、喜怒無常,又敬佩他的真摯和誠懇。她看到拉姆齊夫人竭力營造的和諧氣氛時,心中的畫面浮起,卻又因排斥拉姆齊夫人的情感,使畫面轉瞬即逝,無法付諸於畫布。理性的審視使她敏感,同時也成為自己的牢籠,不能超越生活,難以捕捉心中的意象,無法將畫面定格。

晚宴結束,人們都睡去,最後一盞燈熄滅,月亮落下,黑夜潛行,人物消隱。時間繞行於花朵間,遊走於書籍、牆紙邊,從一間房屋到另一間房屋,悄無聲息的呢喃細語,如幽靈般、流水般的遊離在每一個角落。

黑夜周而復始,季節迴圈往復,人類的勞動只能換來片刻的休息,沒有人與你分享孤獨,纖纖玉手在你手心漸漸萎縮、消失了,只有聲音震響耳際。

散了、空了、什麼時候傢俱開始退色了,什麼時候牆板開始裂縫……唯有人的遺蹟,暗示著曾經的生氣,梳妝鏡中昔日的花容月貌,孩子的奔跑,皆消退了,只有牆壁上斑駁婆娑的樹影,飛掠而過的鳥兒撲騰翅膀的影子……

孤獨的房子,寂靜而遙遠的獨自存留,收納了鳥兒飄逝的悲鳴、輪船呼嘯的汽笛、田野單調沉悶的鳴響、遙遠的的犬叫和人的呼喊,它把一切編織入體內,折攏,包裹在屋子周圍……

只有,麥克奈布太太,哼唱著二十年前的歌曲,打開了鏽跡斑斑的鎖,抹拭灰塵。這個世界並不舒服,疲勞壓彎了腰,一個人的憂慮苦惱多麼長久,東西搬出又收進,早晨醒來夜晚又睡去,生活多麼機械和單調,交織著給人安慰的、永不泯滅的希望……

生活就是這樣複雜紛繁,充滿了困惑和迷亂。時光流逝,十年如一夜。伍爾夫用溢滿詩情的語言,畫出時間的流逝不返,優美而悽清,濃縮了作家本人獨特的時間體驗和生命體驗。莉麗從酣睡中猛然驚醒,“一把抓住床上的毯子,就像一個失足墜落的人緊緊抓住懸崖邊的草根”,伍爾夫用莉麗的驚厥把我們從詩意帶回現實,戰爭的硝煙早已消散,安德羅、拉姆齊夫人早已埋藏在記憶深處。

人生多麼混亂,多麼空虛,多麼漫無目的,生與死無法逃避,對永恆的追求令死亡的恐懼隨時籠罩作家心頭,弗吉尼亞·伍爾夫認為,一切物質性的,功利性的生存狀態並不代表真實的生命的存在,人生中不乏那種“美麗而莊嚴”的瞬間,在這種“存在的瞬間”,當你全身心的沉浸在對生命的感悟時,便超越了死亡。

莉麗找出未完成的畫布,拉姆齊和孩子們乘船向燈塔駛去。莉麗望著漸漸遠去的小船,對人生的真諦獲得了一剎那的印象,拉姆齊夫人曾說“生命在這兒靜止不動了”,在這個美妙的瞬間,拉姆齊先生最終登上了彼岸,莉麗感悟到了人生的啟示,在一片混亂之中,這種人生的啟示,這永恆的時光流逝,被鑄成了固定的東西。

我們不斷的掙扎於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體悟之間,渴求人生的目標,追逐生存的價值,叩問生命的意義。開啟每一本書,我們都試圖與作者思想交流,領悟片刻人生的美妙;接觸每個優秀的人,我們希求從他們身上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困惑中開啟一扇光明的天窗。《到燈塔去》並沒有寫出莉麗畫出了怎樣的一筆,使整個畫面完美過渡,表達出了心中怎樣的意象;也沒有講述莉麗在十年後,心靈深處熱切的呼喚拉姆齊夫人時,她受到了什麼啟示;也沒講明拉姆齊先生到燈塔去到底在尋求什麼;即便伍爾夫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沒有說出“燈塔”象徵了什麼。

我們可以說燈塔象徵了希望和光明,象徵了理性和感性的和諧,象徵了拉姆齊夫人的愛,象徵了時光流逝中的永恆,作家只是為自己的精神世界尋找最恰當的表達方式,而生命的答案本就是豐富多彩的。當你感悟美麗時,當你被高尚或純潔撥動心底那根弦時,當你豁然開朗而心如明鏡時,在遠離塵世和積極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時,這美麗的瞬間,就是人生的真諦。

《到燈塔去》讀後感2

說中,燈塔看上去是去旅行的目的地,其實它是拉姆齊夫婦的整體代表,這一象徵不僅意味著他們在人物中的中心位置,而且燈、塔分別是誇張溫情的拉姆齊夫人和客觀嚴苛的拉姆齊先生的象徵。拉姆齊夫人被喻為燈塔的閃光,她不僅“具有火炬般光彩的美”,而且,她樂善好施,總以關愛之心對待周圍的人,就像燈光一樣將“所有的貧窮和苦難都化為光芒”,給人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拉姆齊先生是作為其妻子的對立面來塑造的,通過孩子的視角,我們看到拉姆齊先生自私虛榮,喜怒無常,總是要求別人的同情,與此同時我們還能從其他人物的視角,看到他的優點——重視勇氣、真實和毅力,事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總之,拉姆齊先生就像燈塔一樣堅實、忠實於生活。所以,拉姆齊夫婦並不只是對比、相互映襯的關係,兩者還互為補充,相互促進,正如兩人美滿的婚姻關係。拉姆齊先生理智、忠於現實卻不能替別人設身處地地著想;拉姆齊夫人情感豐富,關心他人,“思想崇高”卻“行動無效”。兩人統一的是理智與情感、現實與理想的統一,而燈塔即是建立在理想基礎之上的理想之光。

附錄:“鬼”誘茶客

在昔日海洋大國——英國的文學作品中,燈塔常常是一個重要的素材,隨附《第一證書英語教程》中《“鬼”誘茶客》一課課文的中譯文如下,以餐讀者。

“五十個便士看一次海灣的景色,”那個拿著望遠鏡的老者喊道。“明媚晴朗的早晨,看看那古老的燈塔和1935年那艘失事大船的殘骸吧。”

看一次五十個便士,這純屬掠奪,不過,那景色的確很是壯觀。懸崖峭壁綿延不絕,海風激起金光燦爛的波濤,猶如脫韁之馬撲向海灘,數只遊艇,揚起乳白色的風帆,千姿百態地在海面上左躲右閃,成一曲線前進。往下看,成群的海鷗一面在水面上盤旋滑翔,一面尖聲鳴叫,互相呼應。在一英里外的海面上,那座古老的燈塔矗立在一些岩礁上的一個石砌臺基上,海浪貪婪地吞噬著這些岩礁。花錢我是毫不吝嗇的。就在我把望遠鏡對準那座燈塔的時候,我身邊的那位老者輕輕地拍了拍我的手腕。

“你聽說過發生在那座燈塔上的一樁駭人聽聞的大悲劇嗎?”他悄悄地問道。

“我想可能有很多傳奇故事與這樣一塊引人注目的地方聯絡在一起,”我提示說。

“根本不是傳奇,”老人肯定地說,“我父親就認識那兩位捲入這場悲劇的人。一切都發生在五十年前的今天。你聽我給你說吧!”

他的聲音好像變得更深沉更富有戲劇色彩了。

《到燈塔去》讀後感3

《到燈塔去》是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代表作,也是意識流小說中的經典。作者通過莉麗·布里斯科對女性氣質從拋卻到認可再到超越的心路歷程,揭示了女藝術家在男性佔主導的社會中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所經歷的艱難和困惑,以及女性主義的真諦。指出只有培養雙性頭腦才是婦女解放的真正出路。

伍爾夫是個人物。誰都能說上兩句對生活的感受,但像伍爾夫這樣如此細膩地大篇幅綿延不絕地、不斷感發,完全沒有任何重複感,這是比較少見的。伍爾夫把現實、思維、情感混揉成了一杯交纏不清的白開水。窗和到燈塔去之間的過渡段落,能以正常閱讀速度追得上作者敘述節奏,沒有任何含混和思維飄忽的,你可以知道自己是天才級的讀者。可讀和寫,還差著一個數量級吧?就像對程式設計師來說,要是能讀得進伍爾夫,看得懂的演算法,我覺得就沒有你讀不通的程式碼了。

伍爾夫沒有固定的或者性格單視角的人物塑造,在她的作品裡,所有人物因為不同人物,不同心境下的多側面多角度復沓或者矛盾的感受和評價,顯得真實可信。伍爾夫可能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敘述的可能性。這是天才中的天才。托爾斯泰晚期作品中,陌生人物的出場顯得特別突兀,毛刺感。但在伍爾夫這裡同樣的處理就很自然。一維時間的概念消解了,敘事也就不再必須有邏輯關聯,文字拓展到了一個自由而豐饒的境地,這種創造稱得上偉大。

伍爾夫的《到燈塔去》中提到了男人對女人的需要,一種獲取讚賞的需要。類似情節至少出現了兩次,第一章拉姆齊向夫人討要讚賞和鼓勵;第三章拉姆齊向莉莉討要同情。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現在回想起來,自己作為一個男人,恐怕也沒少向人討要這種鼓勵,至少飽含這種期待。這似乎是一種非常不理性,轉移自己對現實注意力的惡習。類似這種獨創性的感受,大量存在,把人們思維的盲區展示了出來。

還有,我覺得造就一個好作家的,是看他有沒有敘述的衝動——是否有對現實和情感的困惑。是否有值得分享的原創性想法。再一個,是否在這件事上投入了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伍爾夫的文字寫到如此繁富的`程度,她一定經歷了大量的練習和揣摩。我家裡有一本伍爾夫讀書筆記,很感興趣她對傳統作家是如何評價的。此外,伍爾夫的寫法明顯病態。我不知道能否出現一種完全理性,清晰,又同樣繁複的寫法。

在我看來,伍爾夫是一個思維稍顯混亂的大膽的探路者、先行者。

《到燈塔去》讀後感4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這部《到燈塔去》同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同樣採取“意識流”的寫作手法。雖然沒有後者因時間的跳躍性讀起來稍有些混亂,但由此反映某人性格特徵的大段心理描寫和為渲染某種氣氛而對周圍自然狀況的擬人化描寫確實需要耐心和安靜的空間去閱讀和理解。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隻字片語便可概述:拉齊姆夫婦和他們的孩子還有因各種原因和他們在一起的人在某海邊渡假。以在某一天其中的一個男孩詹姆斯非常希望轉天去燈塔的事情為主線,同時講述了其他人在這一天的生活。但因為天氣原因,第二天去燈塔的願望沒有實現。

10年後,經過一戰後,這裡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拉齊姆夫人已去逝,一個女兒因難產而死,一個兒子也在戰爭中陣亡。當曾經的一些人再聚會於此時,拉齊姆先生滿足了已成人的詹姆斯10年前的願望,把他帶到了燈塔。喜愛繪畫的莉莉見此情景後,得到感悟,終於為當年那部未完成的作品畫上最後一筆。

“所有的一切都閃爍著喜悅的色彩:獨輪手推車,刈草機,沙沙作響的白樺林,雨前泛白的樹葉,哇哇亂叫的烏鴉。——一切都是這麼五光十色,鮮豔奪目”這是十年前詹姆斯眼中的一切。通過孩子的眼睛,可以感受到在那個夏季的某一天,一群人雖然有著各自的生活,有著各自的煩惱,但都幸福地生活著。

然而十年之後再看這幢曾經眾人住過的房屋:夜晚帶來的黑暗在其中四處蔓延,無孔不入,“從風的身上分離出來的空氣”,經過房間的每處角落,無論作出什麼“行為”:打量畫作,觸控花瓣。都已經沒有鮮活的氣息。只有遊離到最後——廚房的一扇門作出應答。一副荒涼、蕭條、冷清的景象映射出和當年極大的反差。

拉齊姆夫人無疑是全書的核心人物,並貫穿全書,即使在她逝世之後。十年前,她在世的時候,作為女主人,她在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顧及每個人的感受:斯坦利先生,丈夫的崇拜者因總是不合適宜地說出一些話遭到孩子們的嘲笑,拉齊姆夫人為此對孩子們進行了責備並予以制止;不把生計問題的煩惱帶給丈夫,而是自己努力解決;關心莉莉的感情生活,一直在撮合她和身邊的人;儘量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共進晚餐,同時還要活躍餐桌氣氛,不去冷淡可能被忽略的人;即使她在為詹姆斯讀童話故事時,頭腦中還在不斷想著關心的事情。

在對心存志向的拉齊姆先生的心理描寫中,可以看出作為八個孩子的父親別無選擇的無奈,再加上他是位學術研究者造就的嚴謹性格,這一切讓他總是將最客觀最現實的結論展現給他周圍的人,所以和孩子們不能和諧相處。當詹姆斯提出去燈塔時,他以不容置疑的態度肯定第二天會是糟糕的天氣,這番言論讓孩子非常恨他,也讓拉齊姆太太很反感。經過這一天後,傍晚當拉齊姆夫婦在一起交流時,深諳夫妻相處之道的拉齊姆太太微笑地同意了丈夫的說法。

10年之後,拉齊姆太太已不在人世,但是我們仍可以在這幢房子裡看到她的無處不在。傭人在清掃這幢房屋等待這些人再次迴歸時,看到拉齊姆太太的遺物時,會想起當年她的一言一行,永遠是溫和地對待她們;而此時的莉莉也在不同的環境中不斷地想起她,感謝她,也為她脫離煩惱而高興。

這一切,在她卒後的這一切,正如書中拉姆齊夫人在世時的想法:無論他們存在多久,都會回到這海風,回到這幢房子——回到她身邊。她將被他們牽掛著,她仍會看到這裡發生的一切,這些物品屬於誰已經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她的家人也會繼續生活下去。

《到燈塔去》讀後感5

弗吉尼亞·伍爾芙,或者還是順口稱作“伍爾芙夫人”吧,是我意識流小說閱讀計劃的一部分。我先前聽說過一個閱讀方法: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家後,再去挖掘他所青睞的作者,列出名單去讀這些作者的作品。沿這條脈絡讀下去,不僅能加深認識,還能感受到作者間的相互聯絡,我覺得此方法可行性很高。

之前讀馬爾克斯,對意識流十分感興趣,於是就挖掘出伍爾芙、福克納、喬伊斯三位代表性作者,決定系統的閱讀一下。

《到燈塔去》的故事其實不復雜,但由於意識流寫作手法,使得閱讀時必須把各個角色的視角拼湊在一起,才能理清小說主線。這樣就間接提升了本書的閱讀門檻。這本小說的時間線,主要分成兩部分(中間有一個交待時間流逝的過渡章節):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拉姆齊一家和朋友們在海邊度假別墅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大戰之後,十年光陰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故地重遊回到別墅的境況。

值得強調的是,這兩個部分所描繪的都是一天時間內的故事。也就是說伍爾芙用複雜的意識流手法,把兩天內的生活寫成了一部二百多字的小說,在有限時間內,加入大量的回憶和倒敘,把故事塑造得極有厚度。

小說定名為《到燈塔去》,但其實直到故事最後,一家人才真正登上那座燈塔。在故事中,小兒子詹姆斯很想去海邊的燈塔看一看,卻因為天氣原因沒去成。而等到他真正登上這座燈塔時,他已從小孩子成長為青年,身邊的多個至親也在十年歲月裡,因疾病、戰爭相繼去世。除令人感喟歲月無情之外,這裡的“燈塔”也多了一層哲學意味,代表著人對理想的追尋(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因為追尋理想是件不需理由的事,是人類反叛世界虛無本質時,對最優道路的選擇。

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展現了理想面對現實時的不同形態。比如:拉齊姆先生在小說中是位哲學教授,但由於家庭生活和個人天分的原因,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本輩子的成就都可能只侷限在教書育人,而提不出什麼開創性思想。他的選擇是:接受現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再比如:大兒子安德魯,他是個數字天分極高的年輕人,理想是到劍橋大學求學,成為數學家。但他卻因為戰爭被應徵入伍,最終殞命於槍彈下。

著重要講的是暫住在拉齊姆別墅的莉麗。她是個蹩腳畫家,同樣也是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在當今的中國,我們尚且用“大齡剩女”這樣有負面色彩的詞給這類女性貼標籤,足可以猜測到一百年前世俗社會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態度。伍爾芙夫人,對這一角色的刻畫,無疑帶有一絲女權主義色彩。許多當時的先進觀念,在這個角色身上得到具體展現。她對繪畫理想的堅持,對大男子主義的反感,以及面對婚姻徘徊不定的態度。使這個角色讀起來很有趣,富有立體感。

伍爾芙夫人的這本《到燈塔去》風格很獨特,意識流寫法使小說從不同人物視角展開,相互疊加後,又繼續延伸。人物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件事物,補足其他角色“看不到”的部分,進而把整個故事拼湊完整。小說人物就像真實的人一樣,在頭腦裡迸出零零散散的念頭。而讀者的任務,就是從中撿取“有價值的資訊”把故事拼湊完整。這種華麗且不失文學性的寫法,我個人真的非常喜歡。

如果你對意識流小說感興趣,喜歡有哲思的故事,或者喜歡有女權色彩的文學作品。那麼我想,伍爾芙的這本小說,你不應該錯過。

《到燈塔去》讀後感6

年幼的詹姆斯有一個願望,就是到海中岩礁上的燈塔。然而在那年的夏天,由於氣候不佳,他的願望並沒有實現。故事就從這兒拉開了帷幕。

本書分為三部,第一部就著重寫了女主人公拉姆齊夫人。以“窗”為標題的第一部,就寫了溝通的一扇窗,象徵著拉姆齊夫人的心靈之窗。她用她敏銳的洞察力,看出了人們的思維情緒,又憑她的菩薩心,為親友排憂解紛,訪貧問苦,助人為樂。要了解她,你需要“有五十雙眼睛”來觀察,但也難以窺其全貌。她對於人生缺陷總想全力補救。在她的人生中,能夠解決別人的痛苦,糾紛,讓身邊的人都能和諧地,穩定地生活就是她的願望。通過努力,她在那種混亂的生活中創造了一個煥發著心靈之美的孤島,使親友們感到至少暫時處於一個受到庇護的穩定的世界。她為了她的家人,她的朋友付出了太多,也有很多的成功,然而,她取得的成功是有限度的,在第二部分中,拉姆齊夫人去世了,她的一切努力似乎付諸東流。但是,在結尾部分,拉姆齊夫人的形象又在她身邊的人們中浮現,莉麗完成了她的畫,拉姆齊先生也抵達了燈塔。

拉姆齊夫人及身邊的人的人生都有那麼一個追求的目標,在混亂的世界裡她與其他人的成功都是有限的,畢竟會有失敗甚至破滅,但是,雖然能力有限,心卻是無限的,只要在自己的範圍內真誠地用心去追求,往往最終都能實現,即使未實現,也不會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畢竟,自己真真正正地追求過,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老實說,自己的過去的確擁有一個願望,就是想在NBA裡打球,如今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了,而且很久以前就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如今漫無目的的我過著每一天,感覺自己的生活很空虛,或許末日到了,我也就這樣迎接生命的最後一刻吧。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了,我可不想在如今並不混亂的世界裡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混亂的世界。生活就是有自己追求的事物,並真心地追求它,在這條路上會遇到許多想不到的奇妙,正因為有了這些奇妙,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充實,生活才有意義,到頭來才會知道我是傳奇。

擁有一個目標,一個願望,真誠的去追求吧,至少要讓我知道,我是傳奇。

《到燈塔去》讀後感7

拉姆齊夫人答應小兒子第二天到燈塔去,然而因為天氣不佳,這個計劃沒能實現。轉眼匆匆十年,拉姆齊夫人逝世,一切已物是人非。一戰後,拉姆齊先生帶著兒女再次前往燈塔找尋歸宿。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但不簡單的是彼岸的燈塔十數年如一日造謠的拉姆齊一家的燈光——拉姆齊夫人不朽的靈魂之光。十年前,她將性格迥異,本應矛盾重重的拉姆齊先生、兒女與一眾賓客聚在一起享用一場賓主盡歡的晚宴,十年後儘管她已去世,家人在看到燈塔的光芒時依然會想起她帶來的光明與美好,究竟是什麼使拉姆齊夫人的魅力超越時光與生死,而得以永恆?我想,可以將之總結為一個字“和”。

什麼是"和",它可以是平和,自身發自內心的"平和",拉姆齊夫人每每注視燈塔的光柱,總是覺得“這穩定的長長的光柱,就是她的光柱”,燈塔的光芒平靜、安遠能穿透黑夜的暴風雨為航船指引方向;而拉姆齊夫人內心平和,極致的平和能打造安寧穩定的心境,這也許就是夫人的內心在與燈塔相應合吧。暴雨滂沱不過片刻,春雨綿綿卻可潤澤一個花季;瀑布飛流直下不過十丈,江河緩緩而行卻綿延千里。諸多事實都可證明,"平和”代表了一種穩態,自然也就更長久、更接近永恆,心態平和的人,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便可帶去溫和的甘霖,解了別人鬱結躁動的渴,使那人“飲”後回甘,心裡難忘之潤物無聲的雨。

“和"也可以是“調和",對人際關係的調和。拉姆齊夫人無疑是善於交際的,這種遊刃有餘來自她對不同個性的精準把握,拉姆齊先生冷酷專制,一心追求哲學的高峰,實際卻渴望他人的仰慕和同情;塔斯萊先生言語刻薄,看似學問高深,實際卻極度自卑,期盼得到關愛。還有許多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拉姆齊夫人都準確的瞭解他們的本質,巧妙地調和他們的矛盾,使這些易燃易爆物得以在“洛希極限”外安享一頓晚餐。而十年後沒有了拉姆齊夫人的調和,詹姆斯時常在心裡暗罵拉姆齊先生暴君,莉麗也常對他敢怒不敢言,這時拉姆齊夫人的形象便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勾起無限懷念與遺憾,“調和"使人與人之間在保持各自特性下的相交諒解成為可能,這在如今追求個性解放同時要求和諧的社會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和"還可以是與生活“和解",拉姆齊夫人清醒的認識到這個世界“沒有理性、秩序、正義;只有痛苦、死亡、貧困",這不難得,拉姆齊先生認識到了,因此他選擇遁入哲學,完成他從Q到R的挺進;莉麗認識到了,因此她選擇提起畫筆,為了她的“真實感”十年躊躇不前。而拉姆齊夫人卻折中選擇了與世界、與生活“和解",她一方面幹著一名家庭主婦要做的活,一方面常常去往那些窮人家探訪幫忙,同時她又會在寂靜無人的黑夜,獨自觀照自己獨立的人格與思想。她既不因憤世嫉俗而追求虛無的孤高,也不因生活的平淡而淪於庸俗。她的美很大部分來源於"和解"帶來的特別氣質:一種出世的平凡,一種入世的淡。,在一眾或求入世或求出世的掙扎中,拉姆齊夫人這樣特別,也因此這樣令人難忘,她讓人不僅想起所謂歷經人生苦難後真正的英雄主義,想起孔子的“中庸"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偉大的靈魂似乎總能在與生活的“和解"中找到一致方向,從而更具有啟示意義,更能得到永恆。

自古都有以“和"為貴,而"和"之一字實則包羅永珍。心態"平和",就能常懷平常心,遊走世間而不受約束;善於“調和”,則能達到與人交,“和而不同”,親君子遠小人;學會與生活“和解”,則閱盡千帆之後仍懷一顆少年心。偉大的精神、思想因為注入“和"的內涵,所以得到永恆。願如拉姆齊夫人,能有一座燈塔。時刻將“和"照徹心扉。

《到燈塔去》讀後感8

這兩天隨手翻看了床邊堆放的詩集,睡前讀了一本之前木朵送的魯毅詩集《到燈塔去》。裡面有幾則木朵的讀後點評。我看了詩集的大半部分。詩人魯毅關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些許片刻點滴,某些為常人所忽視的存在:那些細微的稍瞬即逝的感覺之物。而主體一般是我的出場,介於某種情境之中,其寫作的視域細化到極微末極短的一剎那時點上,但由於寫作的時點過於短促,詩人不得不將在有限的時點上拓展想像空間的張力。粗看這些文字,似乎找不到它的意義所在。

一張即景的照片、幾塊城市馬賽克拼貼而成的某個圖景,究竟有何詩意?但想想,作為一個城市人的處境,身處物質膨脹的世界中,而作為創造者主體的人卻被龐大的外在物質世界所壓迫,為物質所奴役,且在這個正日益加速旋轉的轉盤上被迅速拋離世界,而成為毫無意義的塵埃沙粒。

而《到燈塔去》這個集名,似乎表明了詩人的立場:無常的生命,再渺小的事物也有他存在的意義,儘管為世人所忽視,他也曾存在,並不因他者的強勢而抹去其曾存在的事實,而詩人的使命就是去發現、放大、顯現,甚至於力所能及的用自己的文字的溫度去擦亮點燃這此細微的存在物。我想詩人魯毅無疑做到了他想做到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