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釘子的故事》有感

來源:才華庫 2.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釘子的故事》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釘子的故事》有感

讀《釘子的故事》有感1

最近,我讀了一則故事——《釘子的故事》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對別人寬容。

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壞,父親為了教育孩子讓他改掉暴躁的脾氣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一天父親給了小男孩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就必須在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讀到這裡我不禁為小男孩抱不平,誰不會發脾氣?小男孩愛發脾氣也是人之常情!這父親也太苛刻了。但第一天那小男孩竟然釘了37個釘子,這也太誇張了吧!

後來小男孩發現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在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得多,後來他發的脾氣越來越少。終於有一天,他一整天都沒發脾氣父親見兒子有轉變心裡也很高興。便進一步的向兒子提出要求:當你一整天都不發脾氣的時候就可以在柵欄上拔去一顆釘子。不久小男孩就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去了他把這個好訊息告訴父親。讀到這裡我也為小男孩叫好。

但父親之後的一番話讓我受益匪淺。父親很欣慰,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做的非常好。可你看在這些柵欄上的孔,雖然你拔去了那些釘子,但這些孔是不會消失的。這好比一把無形的刀插入別人的身體,再拔出來。雖然身體上的傷口可以癒合,但心靈的瘡口永遠存在。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次朋友之間的爭執。一次我向同學借一本漫畫,不論我是甜言蜜語還是威逼利誘,她就是死活不肯借我。最後,我被她惹急了,便向他大吼:“有什麼了不起的呀!”便扭頭走了,但第二天,她卻主動向我道歉並把書借給了我。我很驚訝,也很羞愧他的行為讓我想起了馬克吐溫的一句話:“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

是啊,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大大小小的摩擦,這是寬容是人間的潤滑劑,有了寬容,人間便會少一點爭執多一份美好,多一份安寧。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多寬容別人,與人友好相處。這則小故事讓我明白了這個人生的哲理。

讀《釘子的故事》有感2

《釘子的故事》是一個小男孩在爸爸的教育下,由爆躁的脾氣而轉變成眾多朋友的故事。

故事緊緊圍繞釘子來展開情節。它記敘了有個小男孩的脾氣很壞,他爸爸給他一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在欄杆上釘一個釘子。

當我看到故事的開頭,心裡就為那一個小男孩鳴不平;發脾氣怎麼了,人哪有十全十美!那個小男孩都有這麼個壞習慣也是正常的嘛,釘什麼釘。可是,第一天那個小男孩釘了37個釘子!他也太愛發脾氣。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的心變的慢慢熱乎起來。不久在欄杆上的釘子越來越少了。

他父親知道了,就進一步的要求他:如果你一天不發脾氣就可以拔掉一釘子。不久欄杆上的釘子拔完了。

爸爸說:當我們對別人發脾氣後,我們的語言就像這釘子一樣,雖然已經拔掉了,但是還會留下釘孔。

《釘子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我要這一個故事給我的買一個朋友

讀《釘子的故事》有感3

今天,張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釘子的故事》,文章篇幅雖然不長,但卻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小男孩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大發脾氣。一天爸爸告訴她,發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釘子,第一天他釘了37枚釘子,往後幾天,他釘釘子的數量逐漸變少,終於有一天他沒有釘一枚釘子。爸爸發話了,說:“只要你一天不發脾氣,就拔下一枚釘子。”過了幾周,籬笆上沒有一枚釘子了,爸爸告訴他,雖然籬笆上沒有一枚釘子了。但時籬笆上面的洞是永遠也恢復不了的。所以你不要輕易的發脾氣。”

是的,輕易發脾氣,對自己和別人都不好,可能會給自己和別人留下傷口,而有些傷口是永不可恢復。故事雖然讀完了,但不要亂髮脾氣,卻一直在我耳邊迴盪。這讓我回想起了小時候的'經歷。

有一次,媽媽的親戚們來做客,帶了一袋堅果。爺爺一邊看電視一邊吃堅果,等我發現的時候也差不多把一袋都吃完了,只剩下了兩個,我氣得上躥下跳,臉變得比關公還紅,眼睛瞪得圓溜溜的,像兩個大的玻璃球,衝著爺爺發火,還大吼大叫,還把垃圾桶給踢翻了,即使是大人說再給我買一包也不行。爺爺好說歹說,我就是不願意。雖然爺爺早已不計前嫌,可現在想起來小時候太不懂事了,爺爺一直對我那麼好,從來沒有怨言。我卻為了一袋堅果,吵得全家不得安寧。

親愛的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哦。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別人,都是不好的。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友善的對待他人,讓世界更加美好。

讀《釘子的故事》有感4

《釘子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小男孩在爸爸的教育下 由暴躁的脾氣而轉變為有很多好朋友的故事。

故事緊緊圍繞“釘子”來展開情節。它記述了有個小男孩的脾氣很壞,他爸爸就給他買了一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在欄杆上釘一個釘子。

當我看到故事開頭時,心裡就為那小男孩打抱不平:發脾氣怎麼了,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小男孩發脾氣也是正常的,釘什麼釘子!可是,第一天,小男孩竟釘了三十二個釘子!他太愛發脾氣了。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的心變得熱乎起來,小男孩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在欄杆上釘釘子的次數少了,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壞脾氣。

他爸爸知道了他的轉變,就進一步要求他:如果一天不發脾氣,就可以拔下一顆釘子。不久,欄杆上的釘子一個也沒有了。看到這裡我不禁為小男孩叫好。

接下來爸爸對小男孩說:當我們對別人發過脾氣後,我們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子一樣,雖然已拔掉,但是會留下釘孔。我們這樣做就好像用刀子刺某人的身體再把刀拔出來,無論說多少聲對不起,那傷口永遠都會存在,我想口頭上的傷害跟身體上的傷害一樣。

《釘子》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我要把這個故事送給朋友,讓所有人欣賞這個故事。

讀《釘子的故事》有感5

“能不能安靜點!吵死了,煩死了……”這是很多爸爸在教育孩子時說的話,我也常常這樣教育妹妹。

孩子愛發脾氣,這個問題確實讓很多家長頭疼。可當我讀完《釘子的故事》後,有了新的想法。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特別容易發脾氣。一天,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讓他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一枚釘子。一開始,兒子覺得很好玩,第一天釘了37枚。後來,慢慢釘得少了,有一天,他把釘子都釘完了。爸爸讓男孩哪天沒有發脾氣就拔下一枚釘子,男孩照做了。等男孩拔完了釘子,爸爸又把他帶到籬笆邊,對他說:“雖然你把‘生氣釘’拔完了,但你在籬笆上留下了很多小洞,就像你生氣時會給別人的心裡留下傷痕一樣,對別人是有傷害的。所以,不要輕易發脾氣。”

的確,發脾氣不好,想改變卻不容易。要想讓一個孩子改正錯誤,好家長就顯得更加重要。文中的爸爸很用心,用“釘釘子”和“拔釘子”這種有趣的辦法,幫助兒子學會了控制情緒。他像我們同學小陸的爸爸一樣,願意陪孩子玩,玩成語接龍、三人自行車、冒險遊戲等。

其實,我爸爸有時也和文中的爸爸一樣,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教育我。有一次,我覺得爸爸媽媽對我不公平,總對妹妹好。爸爸知道了,就在我的小黑板上畫了一幅畫。一開始,我以為只是一幅線段圖,因為上面畫了我和妹妹兩根“線”,只是我有很長一段是虛線。爸爸看到我疑惑不解的表情,便告訴我:“你認為父母對你的愛只有這麼一點點。”他指向了那四分之一的實線,“其實我們對你們倆的愛是一樣的,只是對你多一點嚴厲,對妹妹多一點鼓勵。你不是學過《‘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嗎?在小時候,你已經有了很多‘精彩極了’的愛,但現在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所以我們才會對你表示‘糟糕透了’啊!”

哦,我明白了!我的智慧爸爸居然借用畫和課文的內容,讓我發現了自己在思考問題時的片面性。我想,如果妹妹亂髮脾氣,我也應該更智慧一些。

做一個有智慧的爸爸很重要。讓我們期待這樣的好爸爸越來越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