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3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

我們人類所生活的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從原本的沒有氧氣、沒有生物,逐漸演化出原始海洋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的原始祖先。經過漫長的進化歷程,地球上開始有了豐富多彩的物種與生命。人,是地球生物中最具智慧的存在。在現在的考古發現中,廣為人知的較早的人類祖先是320萬年前南非古猿Lucy,其腦容量只有400ml,我們現在則達到了1300ml以上,雖然能夠直立行走,或許已經能夠使用簡單工具,但生存依舊是早期人類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

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加速了人類進化的速度。和漫長的46億年時間相比,這幾百萬年來,人類的進化速度可謂飛速。和其他物種相比,人類社會明顯擁有更多更復雜更高階的社會形態。工具的使用和文明的發展相互促進,人類社會的進化在工業革命之後更是達到了空前的速度,不同的社會之間也逐漸出現分化。從縱向的角度來說,以中國為例,我們經歷了原始社會時期、奴隸制社會時期、封建社會時期、以及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時期。而從橫向的角度來看,以當今世界為例,歐洲北美地區普遍要比非洲、南美和亞洲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上要高得多。從歷史、政治、經濟、地理等多種維度,我們都可以去嘗試來解釋這種差異。然而,《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則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入手。

這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上次冰川期結束後的13000年間,世界上的某些地區發展成為使用金屬工具的有文字的工業社會,另一些地區則仍然保留這使用石器的狩獵採集社會。”這種不同地區的社會分化帶來了嚴重的後果。文明之間是存在衝突的,一種文明對待另外一種異己的文明,似乎總是有一種毀滅和吞噬的傾向。正如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地理大發現時期,歐洲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了他們的工業文明,他們需要攫取更多的財富來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原始的資本。賈雷德·戴蒙德在前言中用非常生動的故事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歸結起來,這個問題就是:為何原本來自於同一個祖先的人類,逐漸出現了不平等?進一步,賈雷德問到:為什麼財富和權力分配會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而不是其它方式呢?為什麼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亞土著殺害、征服或者消滅歐洲人和亞洲人?歷史為何呈現出它當前的這種模式。

賈雷德試圖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和許多人類學家一樣,他不只注意到了文明存在的差異,更想深刻探討形成這種差異背後的深層原因。人類社會在近幾百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加劇,自相殘殺,傷亡也更為慘重,因此,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很有必要。

形成這種非常普遍的歷史模式的因素有很多,許多人類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但《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採用環境決定論的角度,演繹了人類歷史的前世今生,並解釋了世界何以如此參差。從賈雷德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最早的人類活動或許可以追溯到700萬年前的非洲,之後,非洲大陸上的人類開始了漫長的遷徙歷程,人類大約100萬年前達到了亞洲,50萬年前到達了歐洲,之後繼續擴張,在距今1~3萬年左右,人類通過亞洲東北部向美洲大陸擴張,通過亞洲南部向大洋洲擴張,終於在世界6個事宜人類生存的大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回顧這漫長的人類“擴張史”中,《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以生物進化學、地理學等學科的角度考察了動植物馴化問題、糧食生產問題以及大地理問題;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技術、文明等巨大差異。如賈雷德所論述的,不同地區的野生動物物種種類以及植物品種,使得一些特定的地區有了糧食剩餘和糧食貯藏,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的規模且人口稠密定居的等級森嚴的社會。作為一種智慧型生物,人類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但聚集在一起,卻能產生可怕的力量。這些形成固定的`大規模聚落的社會裡的人類對改造世界的技術掌握隨著人類社會代際的累加不斷加強,發明出了槍炮、鋼刀、遠洋船隻,並有了自己的行政組織和語言文字。

而另一方面,那些並未獲得大量經過馴化的動植物物種的地區,則很難形成上述的具有強組織性的人類社會組織。他們依靠少數野生物種生存,由於地理環境原因,容易產生流行疾病,形成大規模的人口變得艱難。同為人類,他們也掌握了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簡單的弓箭,還有代步的駿馬,但這些與那些技術與社會組織發育更為成熟的社會相比,則顯得不堪一擊。遠洋船隻讓那些技術更為強大的文明能夠突破其原本的生存空間,向更為廣闊的世界空間進發;槍炮、鋼鐵則讓他們擁有了更為強大的戰鬥力。西方人或許沒有忘記大航海時代,歐洲文明的輝煌鼎盛;但對於那些被奴役、被支配、被侵略的地區的人來說,那段歷史確實一段不願想起的恐懼。

賈雷德的書的可貴之處在於,作為一個美國人,他卻努力嘗試跳出西方決定論的思想約束,而是選擇了考古學、地理學、演化生物學和地理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思考方式,大膽地對人類社會不平等這一客觀存在的現象進行考察,並進行了非常翔實且令人信服的論證。這在眾多的文化相關研究視角中顯得尤為可貴,並呈現出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

《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有一個章節對中國社會進行了論述。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依舊存在的文明。賈雷德看到了這一現象。他認為,中國人的原始祖先們馴化動植物積累下來的物質基礎,以及中國擁有南北兩個糧食生產中心,中國的地理和生物學上的條件確實是事宜人類生存的地方。通過對中國各地語言系統的研究,他發現整個中國的語言種類相比世界其他各地要少得多,這裡面深層的原因則在於中國早早的就實現了統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六國,統一中國。此後,儘管經過朝代更迭、皇權變更,中國在形式上基本上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儘管語言、外貌、血統特徵區分明顯,但他們又遵循同一套官話體系和政治體制。對於中國,賈雷德進一步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原本強大的中國卻在近代失去了這種領先優勢呢?賈雷德認為,這也跟中國政治上的大一統相關,權力高度集中的王朝,來自中央的一個決定或許便能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命運,而中國,正好是在整個世界快速發展的時期,選擇了一種退避策略。我們說“成也蕭何敗蕭何”,確實是有幾分道理的。這樣的一種觀點論述非常新鮮,但又不得不承認,它是具有說服力的。對於中國來說,我們並不期許自己去做那個入侵者和擴張者,我們依舊維持著自己平和穩健的作風;但是,生活在這個世界,我們卻也必須要獲得不被他人侵略的保護自己的力量。中國現在的崛起與強大,同樣也是依靠於整個民族的統一和國家政治經濟方面決策的民主性與正確性。

從整個人類的歷史來說,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發展成為現今的模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累積的過程。46一年,300萬年,5000年……個人在這些漫長的歷史中,真的微如塵埃。但正是我們這數不清的塵埃一起,依靠我們生存的環境,才創造了今天的世界。在這程序中,人類本身生物性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生來平等,任何中心論或者是種族歧視,都顯得可笑起來。環境作為一種終極因素,決定了人類文明和技術的差異,這種觀點雖然不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這其中所包含平等的觀念,也正是《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著作的魅力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