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皮娃娃兵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21W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鋅皮娃娃兵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鋅皮娃娃兵讀後感

鋅皮娃娃兵讀後感1

阿列克謝耶維奇,直到現在,我依然無法單憑記憶完整地念出這個名字。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她的敬仰。未讀《鋅皮娃娃兵》之前,我對諾獎作家的作品普遍懷有一種高山仰止,目力難企的尷尬情感,也許是翻譯的問題,也許是文化的差異,但更多的恐怕是我的知識範圍與閱讀能力並不足以支撐我去領略這些偉大作家作品字裡行間深藏的技巧與美感。但,《鋅皮娃娃兵》我順利地看完了。並不僅僅是看完,而是深深地被震撼了。第一次感覺自己離戰爭那麼近,彷彿這些娃娃兵們就在我的眼前——出戰、負傷、消失。我彷彿聽到了子彈的出膛、飛機的轟鳴、地雷的炸裂,還有那痛苦的哀吟,悲傷的嚎哭,永無休止的嘆惋,感受著那種親人離去的無法言喻的撕心裂肺的痛。

死亡可怕,在戰爭中死亡更可怕。從教科書中,從主流媒體的宣講中,我們總是認為參加戰爭的人是懷著堅定信念的,他們為國而戰、為國捐軀,哪怕身首異處、四分五裂,甚至,灰飛煙滅,也在所不惜。死生大義,凜凜無畏,英雄氣概,一瀉千里。我們就是這樣一直感受著戰爭給我們帶來的厚重深沉的質感。

可是,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是柔弱、膽怯、悲傷、不捨,書的主角是褪去軍人外衣的兒子、女兒、妻子、丈夫,他們怕戰爭、怕受傷、怕痛、怕死、怕與家人分離,無論先前是自願還是被迫,無論後來是隱忍還是抗爭,他們都逃脫不了戰爭的惡果,無一倖免淪為了戰爭的犧牲品。即便是身體健全地歸來,可靈魂也早已被扭曲得不成人樣,難以融入文明社會。他們徹底地被戰爭毀了。

而最具諷刺的,是他們所獻身的戰爭居然是一個錯誤。這是一場侵略戰爭,因為侵略的定義,讓原本崇高的犧牲變成了哪怕連死亡這個平庸的詞也夠不上。已逝者,人們避而不談;存世者,人們視而不見。功勳成為了恥辱。鮮花與掌聲變成了譴責與唾棄。死亡似乎成為了人們不齒的詛咒,成為了惡報的因果。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可這樣的死亡,恐怕連鴻毛也比不上,由泰山之巔滑落,註定是要碎成渣,碾成塵。

鋅皮娃娃兵讀後感2

我讀完一本書會簡單給它歸類,分成“喜歡的”和“不喜歡的”。然而這本書和《切爾諾貝利的悲鳴》、《夾邊溝記事》等紀實性文學都不能用這個方式分類。你讀的時候不會覺得愉悅,但你知道你應該讀下去。這隻剩真實的殘酷讓每一個讀過的人都無法釋懷。刺痛,這就是我讀她這幾本書的感受。

《鋅皮娃娃兵》記錄的是阿富汗戰爭期間的蘇聯軍人和其家屬的遭遇。鋅是前蘇聯用來做棺材的外殼的材料,而裝在鋅皮裡面的,是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戰爭中死去的.數以萬計的娃娃兵——他們大多隻有二十多歲,有的甚至只有十幾歲。他們是時代的產物,滿懷愛國熱情去參加一場”正義“的戰爭。戰爭的殘酷程度不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以想象的,在生死的拉鋸中人性底線在不斷地變化,活下來的人也已殘缺不全。

這場阿富汗戰爭後來被人用”非正義“三個字加以形容,似乎這樣人們自己才是”正義“的人格。然而這對於參加了這場戰爭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們拼死想要捍衛的本就是一腔愛國的熱血,而最後的倖存者連”光榮“的表彰都得不到,那二十多萬死去的人更是無名無姓,飄蕩在”愚蠢的錯誤執行者“頭銜下。

戰爭是殘酷的,錯誤無法修正,死人無法復活。阿列克謝耶維奇無意為任何人辯護,她僅僅是在記錄,通過參與者、旁觀者不同的視角,展現曾經和正在發生的一切。

只有記錄了,才知道它是存在的。《鋅皮娃娃兵》是紀念碑,更是警鐘。

鋅皮娃娃兵讀後感3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讀來會讓人愉快的書。但閱讀,終究也不只是為了愉悅。有些時候,我們總要像卡夫卡所言那樣,“讀一些會刺痛我們的文字”。

《鋅皮娃娃兵》是一本有關阿富汗戰爭的紀實文學作品。本書作者,白俄羅斯女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在這部作品中使用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一種並不常見的敘述方式——用她自己的話說,是“講話體”——她將參加阿富汗戰爭蘇聯軍人及其家屬敘述熔於一爐,將他們在戰爭中的遭遇一一呈現。由於組成作品的文字均直接取自講話者的口中,圍繞同一個主題,於是作品散而不亂,種種情緒互動錯雜,組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圖景。

關於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她本身的經歷,尤其是創作風格上的轉變是值得關注的。作為一位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生於烏克蘭,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在她的第一部作品全景性紀實文學作品《戰爭中沒有女性》裡也採用了類似本作的“講話體”,但立場卻截然不同——她通過幾十位女性的自述,表現了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形象,慷慨激昂,充滿愛國主義色彩。

第一部作品的成功為她贏得了聲譽。於是在接下來的《鋅皮娃娃兵》中,阿列克謝耶維奇延續之前的手法。依舊是戰爭題材,依舊是來自親歷者的自述……但不同地,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主張卻發生了翻轉——她曾給衛國戰爭冠上“偉大”之名,然而對於八十年代的這場戰事,顯然充滿了厭惡。箇中緣由,或許是由於兩場戰爭“不可同日而語”——但從深層次的角度看來,這隻能是因為作者的思考方式發生了變化:前一作品,即使取材自個人,最終也迴歸到了巨集觀的、對民族情結讚揚,而後者起初描述的是個體,最終歸結的,也還是個體的悲哀。

關於阿富汗戰爭,在這裡筆者無意多言。“二戰後,世界形成了冷戰格局,看似和平,區域性戰爭卻始終未曾停止。而這場曠日持久的阿富汗戰爭,也常作為“區域性熱戰”的典型被人們談及。”這樣冷冰冰的介紹性文字我們耳熟能詳,但對於戰爭的親歷者,這樣的表達,是否有意義呢?

一旦歸結到個體,戰爭便始終是無理的——無論是誰,一旦介入這場遊戲,唯一的取勝策略只能是儘可能消滅生命。戰士在戰場上以殺戮為使命,而殺人者本身,也並不具備“人性”的特徵——他們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無論善意與惡。這又有幾分芥川龍之介在《地獄變》中展現的絕望與偏執了——為了製造末世之境,人情願祭獻自己唯一疼愛之人的性命。可又有誰,真正疼愛過這些在戰爭中丟掉一切的生命呢?

所以,“一場正義的戰爭”?抱歉,這是個偽命題。正義無它,只能以人性做底線。

這顯然是阿列克謝耶維奇試圖為讀者呈現的意義。這樣看來,我們與其把她說成是一位作家,或許稱其為“傾聽者”更為恰當——大腦的機制讓人們更傾向於遺忘痛苦,但戰爭帶來的創傷倘若掩埋卻會造成致命的斷裂。

在書中,一個士兵說,“我有時在琢磨,倘若我沒有參加這場戰爭又將如何呢?我會是個幸福的人,我會對自己永遠不會失望。”可是戰爭,總能衝破人性的尊嚴,讓人瀕於絕望。“現在我雙目失明瞭,沒有了眼睛,我想回國後淨化靈魂,清除身上的一切汙穢。可是有誰能理解我們?”他們失掉了自己,也失掉了原本澄明的世界,又換回了什麼呢?

實際上,這場戰爭後來被更多的人用“錯誤”、“不合理”、“非正義”加以形容,似乎如此這般,人們便可標榜自己具有相反的品格。然而,這對於戰爭的參與者而言並不公平——他們付出了代價,原以為自己可以至少換來光榮,卻只落了個“愚蠢的錯誤執行者”的認定,死不足惜。

這世界從不缺少矛盾,阿列克謝耶維奇也無意為任何人辯護。她僅僅是在記錄,通過不同的視角,展現曾經和正在發生的一切。她用以組成作品的是來自人們的言語,自然,也是為了表現他們的苦痛與哀悼。

“一切從未發生,直到它被記錄”,對於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個體而言,這也許是唯一恰當,並且有意義的方式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