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課堂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2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透視課堂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透視課堂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透視課堂讀後感1

《透視課堂》這本書,主要是對課堂現象進行細節的描述,同時又提供了具體有效的建議。透視出隱藏在課堂背後的一些問題,有效地指導教師對自己的課堂做出有效的反思,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書中所提到的一些課堂問題開始有深刻的意識和認識,對這些處理課堂問題的有效措施產生共鳴,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課堂是什麼?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似乎還不知道答案,一問,我反而糊塗了。書中通過很多例項,詮釋了課堂就應該是這樣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課堂應該有益於每一位學生。關照學生的多方面的和諧發展,即達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既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獨立自主與精誠合作學習等等。讓我對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言蔽之,課堂的使命就是真正持續地關注每個作為生活者的學生的利益。

課堂中,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發生,學生和老師都是課堂中的主要角色,處理得當對老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處理不當,則可能給學生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例如課堂中,一位學生正在做小動作,教師只要掃視一眼學生,就能使其收斂其行為並專心上課起來。眼神的交流是課堂中最重要的溝通,能讓學生時刻緊跟著課堂。如果有思想開小差或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教師可以不留痕跡地走到他們身邊,用手觸控該生,或輕拍學生,簡簡單單一個動作,既不會引起課堂分心,又能及時傳達老師的看法給該生,可謂行之有效。

總之,在課堂的很多時候,學生是進攻的一方,老師則是防守的一方,老師要靈活應變各種可能發生的學生行為,並給予合適有效的處理方法,這樣才能使課堂更有效。

透視課堂讀後感2

還是市級課題的階段作業讓我從書架裡挑出這本600多頁的書,想起7年前是為參加天津市學術講壇而購買的,當時是一種什麼心態呢?可能是出於對教育科學化的一種渴望而自己連一知半解恐怕還做不到。但後來總是很浮躁地看不進去,只是偶爾隨意翻翻,並沒有仔細研讀。其實,身為一線教師,大部分工作時間是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一起度過的,好好研究課堂,讓課堂生活理論之樹常綠,讓課堂生活之路常直,讓課堂生活之旅常新,我相信這是我們所有同仁的心願,肯定也是我們所有學生的理想。現在的我好象擁有了讀書做筆記的平和之心。

曾經,我作為一名學生在課堂中度過了十餘載,現在,我以老師的身份和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了十三年,身份的轉變,心態的轉變,同時也是視野的轉變。以前,我更多的關注課堂上的知識,現在我更多的關注我的學生。一說到課堂,既可讓人想起那凝神屏氣的緊張,也可能使人想起亂哄哄的吵鬧,還可以令人想起或然醒悟的欣喜,一切因教師而異,視學生而定。課堂的活動千變萬化,課堂的生活多姿多彩,但這都需要人為的力量。

教師上課,不能只是心中有知識更重要的是眼中有學生。我注意到書中提及的“課堂觀察”這個詞。我以後會把課堂觀察作為教學研究的根基,用科學研究的態度幹這件事情。什麼才是科學的課堂觀察?

反思以往,在課堂中,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問題,有些可以輕鬆解決,有些卻非常棘手,處理得當對學生對老師都有很大的幫助;處理不當,則可能會給雙方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在課堂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上演新版“畫皮”以及某些違紀。

文中提到:“成功的課堂管理者會展示‘共在’證據——學生知道,他們的教師總是知道課堂里正在發生什麼事。”定時巡查課堂的老師會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出反應,把大多數的問題“扼殺”在萌芽中,讓它們不至於“生根發芽”。有些教師常常會等到問題擴大化後才意識到它的存在,有些教師會搞錯批評物件,讓那些被捲入爭端的學生遭到訓斥,而直接引起爭端的學生卻逃脫責任。這些做法都會讓學生更肆無忌憚,不斷的衝擊老師的底線。所以,老師走下講臺巡查組織學習狀況就顯得比單純講課更為重要。

對於許多小的搗亂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那些轉瞬即逝的小搗蛋。如果當這些小搗蛋行為重複發生或超出了能忍受的範圍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維持紀律不被這些小行為影響。可以先從眼神接觸開始。往往教師掃視一眼學生,就能使其收斂其行為並專心上課起來。眼神交流在課堂中至關重要,與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進行眼神交流,能讓學生們時刻緊跟課堂,不敢有絲毫鬆懈。有不良行為學生在老師附近,教師可以有意用手輕拍學生,簡單一個動作,既不會引起其他學生的課堂分心,又能及時地傳達教師的看法給該生,效果不錯。還有一種有效的方法,也是採用的最多的',那就是提問的方法。用問題將他強行拉回課堂從而重新融入課堂。但是此時必須注意提問的難易程度。不能讓該生感覺這個問題超出他的範圍,這樣會讓其感到尷尬,也不可讓其覺得過於簡單,讓其產生自負的心理。一旦產生自負的心理,那對於之後課堂的學習,可能會比之前更不如。如果碰到一些干擾較大的不妥當行為時,恰當的直接糾正會收效頗豐。比如提前提醒學生應該遵守的規則以及違規的自罰措施以及教師有什麼樣的期望。

教師要靈活應變各種可能發生的學生行為,並給與合適的處理方法,這樣才能使課堂環境變得更和諧,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厚,從而度過美好的學生生涯,使教師自己也能擁有常新的課堂生活之旅。

透視課堂讀後感3

美國著名學者湯瑪斯所著的《透視課堂》一書,本書向我們詳盡介紹瞭如何加強問題的防範,如何有效地處理課堂問題,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如何通過課堂觀察增強教師的意識等等。既有對課堂現象的細節描述,又提供了具體的建議,使教師讀後能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反思自己的課堂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事實上,無論經驗豐富與否,教師們都會面對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那就是課堂的實際狀況。透視課堂,在課堂裡以完成展示和開啟智慧之使命為使命,是這本書傳達的主旨。

在第一章“課堂生活”中“行動系統知識”中寫道:如果我們不慎重考慮教學實踐中的特別明顯的言論,我們就會根據我們作為孩子和學生的經歷來對其作出解釋。比如說,許多在我們這個社會裡長大的人養成了這樣一種態度:對誇張的、強硬的、自發的行為不欣賞。我們更多的會把這種行為解釋為挑釁,而受到另一種社會影響的人則可能不會這樣認為。我們之所以這樣表現,是因為我們是在我們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社會現實環境中得以塑造的,因此,我們對於什麼是國小三年級學生的正確行為觀點,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建立在我們接受國小三年級教育的經驗基礎上的。除非我們嘗試借鑑研究的學術成果以及他人的經驗,才會避免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的情況。教師本人的經驗、內心的固有傾向都內化成為教師本人的內在素質和隱性價值觀,指導教師對課堂行為的認知和理解,進而解釋自己的研究結論,並以此作為制定決策的標準。或許,這一理所當然的決策的結果,會使學生的行為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但是卻難以引起學生行為的心理和情感傾向的變化。如杜威所言,一切指導不過是在兒童內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再指導。因此,教師不能僅僅依靠經驗以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來代替學生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儘管很多教師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但事實上他們已經這樣做了。

因此,通過課堂觀察來增強教師的種種意識是一個必要的過程。教學中很多看上去理所當然的行為和結論,其實只是一種主觀判斷;一些自認為合理的課堂決策,其實已經受到一些片面的主觀經驗影響而有失偏頗了。只有通過課堂觀察使教師擁有了自我反省的態度時,才會意識到問題的發生,而只有這種意識產生之後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比如表揚通常會被描述為一種強化,雖然表揚並非總是會產生這種效果。然而,許多教師進行更多表揚的目的,在於控制學生而不是表達對學生努力或成績的羨慕和欣賞。而且,許多教師的表揚與其說是作為強化物在起作用,不如說是教師期望或態度的表達。當教師表揚他們喜歡的學生時,教師是真實可信和有感而發的,當他們對其作表揚時會面帶微笑,而且的確是在表揚學生取得的成績。儘管教師也經常表揚自己不喜歡的學生,但表揚通常不會伴隨相應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熱情的話語,通常只是表揚他們的表面行為而不會表揚他們取得的學業成績。這其實關注的是表揚的工具性價值,而忽視了表揚本身作為一種真實的情感流露所體現出的人格之美。正因為如此,很多教師經常將表揚技巧化,而在強調錶揚的質量以及本身的性質方面顯得不足。當表揚僅僅被當作一種控制手段時,就會使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教師的控制性行為,同時個體被評價的意識凸顯出來,學生的內在動機受到影響,結果是,學生參與一個活動不是基於自己的內在動力因素,而只是因為想要贏得獎勵。

還有一種常見的例子是課堂問題,這是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作為教師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正視這些問題出現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進而根據不同問題的不同性質加以解決。然而在教育實踐中,一些教師並沒有意識到不同課堂問題之間的差異,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解決方法本身或許是帶有破壞性的。

對於明智的教師來說,課堂的連貫性會比制止學生的一些細小的不良行為更加重要,而只有當這些不良問題進一步蔓延的時候,教師才會採取一些小的行動,比如眼光的接觸、身體的接近或者要求回答問題等。當課堂問題進一步加重甚至對課堂造成嚴重干擾時,教師首先應該進行簡單的調查以確定問題的情形,待問題真正明朗再進一步採取行動以免對學生和問題產生錯誤判斷。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教師的詢問應私下進行,同時要避免使用詰問的方式,因為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誤以為教師並非瞭解真實情況,而只是存心攻擊學生。當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之後,簡潔明快地告訴學生應該做什麼,這是比較恰當的做法。

總之,《透視課堂》一書中採用了大量的課堂片段和例項,一改傳統教育著作中較為晦澀的言說方式,為教師呈現生動逼真的課堂情景,使教師在分析過程中找尋自己的身影。同時,書中還附有各式量表,並詳細闡明瞭量表的適用時間、適用範圍和目的,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觀察課堂和進行課堂決策的工具。另外,作者論述了很多課堂的細節,比如教師提問的時間、何時以及如何呈現背景知識等等。帶給我很多啟發。

透視課堂讀後感4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對普通的學生持有智力超常的期望會使這些學生取得更大的學業成就。換句話來說,“教師賞識的目光會讓學生創造奇蹟”,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利用這一效應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呢?《透視課堂》這本書的第二章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解決方案。

書中將教師期望效應分為兩類:一是自我應驗預言效應;二是維持性期望效應。後一種期望會讓教師注意不到學生潛在的變化,畢竟“一個學生昨天不會做什麼,並不意味著他明天也不會做”,因此,第二種期望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的發展進步。

教師的期望效應最顯著的時期是學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如各階段的一年級,或是面對新的教師時,一年的開頭也是產生比較大的期望效應的時間。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一時間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真正讓學生取得進步。

書中提到,溫斯頓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教師在班級內按學業水平分組,把一個學生分入高階組,這個學生的學業成績就會提高;如果分入低階組,這個學生的學業成績就會受到阻礙。這為我們在進行學生分組時提供了一些思路。

除了利用好時間、小組外,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在學習能力和興趣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是不可能通過良好願望就可以抹掉的”,因此,教師設定的期望應該準確恰當,既要契合學生自身的情況,又要按一定的學習進度有計劃地安排學習,使學生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

“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力量,只要找到合適的土壤”,而這合適的土壤是需要用教師的期望去培育的。

透視課堂讀後感5

本學期參加了讀書套餐,發現原本不大看書的我變得更愛翻翻書了。讀書確實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有空翻閱了美國作家的《透視課堂》,提出了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書中提出東西方課堂的共同點:東方有課堂,西方有課堂,此識同:皆以展示和開啟智慧為首要使命。東方有教師,西方有教師,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皆主要在課堂裡以完成展示和開啟智慧之使命為使命。陶志瓊先生在為本書作序的時候就點出了課堂和教師的使命。如何去完成這個使命,方法是多樣的。由於東西方的文化不同,課堂的形式也不盡相同。

課堂是我們的孩子授業解惑的場所,我們要時刻把握學生在課堂上的動態生成。生動活潑,富有生命力的靈動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那麼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善於運用教學語言,或是賞識激勵的評價語言,或是幽默生動的對話,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輕鬆和諧的課堂魅力。這就需要我們善於觀察,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積累更豐富的詞彙來充實自己。寓教於樂,就是富於課堂生命力的一種方式。

課堂要“有趣味”才能引起學生關注,才會積極主動學習。一個睿智的教師,必然能以一個含蓄、幽默、風趣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但是一些挖苦性過強的"趣語”,也會弄巧成拙地損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一些與本節課無關的過多打趣也會因影響了知識的傳授而引起學生反感。所以,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在實際運用中還要注意一個"度”。

我們學校提出“賞識—期望—引導”教育教育模式讓在課堂中也可以遵循這樣的評價原則。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恰到好處的表揚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更有利於激發學生身上的各種潛能。就課堂教學語言的激勵性而言,教師在將書本知識和教學用語融合成課堂語言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發揮它的正面作用,激勵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知識的功能。教師真誠、善意的讚美,實際上是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促使學生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驅動力。

理想的課堂總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動人的。把握好課堂的每分每秒,把握好課堂上的每個細節,那麼課堂就會因之而精彩紛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