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過的路》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49W

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一本書。

《少有人走過的路》讀後感

人的成長是一生的過程,它不是18歲的時候就能完成的“作業”,而很多人甚至到臨死之前也沒能做到,甚至不曾意識到。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我身邊的家人,朋友當中很多人都還沒意識到吧?父母給我的傳統觀念認為:立足社會,並能夠為社會,人類作貢獻才是人生價值的重要體現,也是人生的最高目標。而個人的成長是擺在這個首要目標之後的,又自己在“私下”的時間裡慢慢去做的事。總而言之,人精神上的成就和物質上(被社會承認)的成就相比是不足掛齒的。但是,沒有強大的精神後盾,人生又怎麼能走的“順暢”呢?我認為,個人心智的成長是必須的,是比在社會能力上的進步更重要的。社會,不管是否“正常”,它都可以被稱為“社會”;然而不健康的人生,將導致一個人一生的不幸。

這本書的`作者在我面前展開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一個與我們社會中所“習慣”的人生定義所不同的人生。的確,我們的社會太過於依賴“習慣”,依賴“和大多數保持一致”。因為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做好像是“最安全的”,雖然這可能不是“最正確的”。但“安全”可比“正確”重要多了!所以,我們寧可放棄“進步”和“成長”;我們寧可“墨守成規”,做 “習慣的事”,而不冒險改變。在書中,作者提到“人的一生都要冒險”。我覺得如果以作者的人生定義為基準,那麼這句話是正確的。因為,不冒險改變就無法實現“個人成長”。

必須時常反省自己,調整前行的方向。

我們生活中有太多不願意冒險改變自己那一成不變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的人了。即使,他們的習慣已經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他們仍然拒絕改變!這些當中,也包括我自己,包括我親愛的家人和我的“知己”們。如果我們不努力尋求改變,我們的祈禱和對命運的抱怨都將是徒勞的!

也許,我們還真的像書中說的不夠“自尊自愛”吧?

在此書的第二和三部分,作者(譯者)的文筆十分犀利!我幾乎無法以平和的心態去閱讀。作者在書中多次討論了在童年時期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和教育方式對子女未來心理成熟度的影響。並提出“什麼是真愛?”這一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以後能過上安穩的生活當作自己對孩子最現實,最真誠的期望。然而明確地指出“孩子,我希望你能成長為具有智慧的成熟的人”的家長是比較少見的。“安穩”在傳統的觀念上一直被認為是“幸福”的體現;而尋求子女生活上的“安穩”,這真的是對子女最大的關愛嗎?這真的完全是對子女未來最無私的考慮嗎?在這一點上,作者提出了反對意見。實際上,本書作者的觀點和孔子的“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的思想比較相似,是對常人的幸福觀念的一種挑戰。

我很想把這本書推薦給現在我生活中的人們,雖然我知道他們就如書中所說的“把自己的心靈藏在厚厚的盔甲下”,而且孔子也說過“忠告而善道之,不可而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