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9.84K

最初看到這本書,不免為這個書名所驚訝:教育是沒有用的,那還需要我們老師和學校幹什麼?仔細閱讀之後明白了,林格先生所說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並不是真的說教育是沒有用的,而是說包管一切、剝奪學生思考、思維主動性的過多的“教育” 是沒有用的。林先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宣傳自己的主張,而設計了這個相對來說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題目。因此本書的正式題目,就其內容來看實際上更應是“迴歸教育的本質”。那麼什麼是迴歸教育的本質呢?我覺得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仔細研究林先生的這本著作。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林格先生從更寬的視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著牛頭吃草”、孩子厭學等等。過去幾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體,以知識為中心人為設計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只是把孩子當作知識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識的主宰者。孩子何時何地都是“被教育”的物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

因而回歸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體現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林格先生對於這方面的.論述特別精細。他指出:教育應當使每個人的天性得以健康發展,和種樹、種莊稼時疏鬆土壤,興修水利一樣,讓根系自然生長,而不是強迫兒童接受外來的知識與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讓人自然自由生長、主動學習。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的場所,同時也是孩子吸取知識的場所,需要的是老師和同學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老師在臺上高談闊論,孩子在臺下死記硬背。上課更多的應該引發孩子學習、探究知識的興趣,教給孩子探究知識的方法。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視,教育者需要先開啟心門,不可抱著一顆焦躁的心來面對孩子,我們需從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種溫暖平和,需要讓孩子感受到“陽光”。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教學的內容學生都看懂了,而老師老是出於不放心或者是習慣的原因,仍然會消耗時間對學生進行這些內容的強調。不放心學生,不敢對學生放手,雖然可能考試中取得的成績可能會高些,但是學生的主動思考問題的精神卻收到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並不需要自己在課堂上思考問題,老師早就把一切問題都準備好了,自己沒有思考問題的需要。因此久而久之,學生思維的火苗就熄滅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沒有了,只剩下為了考試而進行的應付。而這些對於教學是極其有害的。

感謝林格先生的著作對於我們的提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放手讓學生去做,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在我的課堂上回歸教育的本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