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歡讀後感(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2.78W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歡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歡讀後感(精選6篇)

清歡讀後感1

曾經品過茶,茶是苦的,茶很濃,散發出淡淡的茶香,精緻的小杯上印著兩枝墨竹。從坐著品茶的視窗放眼望去,滿面的秋風,茶香只是淡淡的掠影。

茶中香味,只是一時,人生香味,可有一世?

一杯清茶,泡了五次,就再不是好茶了,這好比人生五味:喜、怒、哀、樂、思,又好比人生五個階段:嬰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過了老年,茶香就消失了,即使茶還在,也沒有再泡的必要了。茶香只有一時,若不珍惜去品味,很快就過去了。人生也是這樣,幸福只有一時,若不懂珍惜,不懂得去感受、去體會,很快也就過去了,隨風而去,無影無蹤了。

茶中香味,只有一時,人生幸福,沒有永遠。

茶是苦的,漂浮在水上的淡綠茶葉,總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撈出細細地咀嚼,有一種淡淡的苦澀。我想到林清玄的一句話:我苦故我在。的確,一個人沒有經歷苦難是沒有出息的,那茶就像人生,苦澀,又能讓人在苦澀中品出許多甘甜。

人生如此像茶,男孩像一杯清淡微苦的大麥茶,粗放卻解渴;女孩像一杯玫瑰花茶,淳香又不失那微微的愁與浪漫。

清歡讀後感2

如果一個人內心的愛還不夠充沛,但只要有一點關懷,一點善意,一點溫柔,試著把那一點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內心的情感也會因此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世間萬物都是這樣,每一點,每一點,形成了我們的思想,一點一滴造就了我們心中的陽光。人的每一點憂,每一點情,造就了我們的人生。清歡人生也許就是如此,夢一般過去,留給人們是一點一滴的痕跡。

人善為清,人仁也是清,心裡有佛更是清,每個人的生命都會結束,為何不清一點呢?像一汪清泉水,緩緩流下,又消失於天際,不帶走一粒沙。為何不清一點呢?心靈向天堂呼喚、飛翔著,人生由此而充滿自由、夢想與愛。有愛的人生才是精彩、有清的人生才是愛。

風吹過去了,帶走一片楓葉,火紅火紅,處處是歲月的痕跡。人生似乎就是這樣的楓葉,被風吹走了,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但紅楓葉一生是成功的,是清的,像它的顏色一樣,紅得天然,沒有雜質。在這世俗的世界中,花、鳥、蟲、魚,都平凡又清靜地度過了一生,動物們的生命很短暫,也許他們不會安排自己的一生,但他們卻是如此“清”地度過了一生。

清並不是風,而是超凡脫俗的境界。很多人求佛、拜佛、尋佛,的確,佛是神聖的,但,在我們的世界裡,佛是如此遙遠,人心中有佛,佛的名字叫清。

許多人求神,拜神、尋神,的確,神是神聖的,但,在我們這個世界裡,神是如此遙遠,人心中有神,神的名字叫歡。

清歡讀後感3

暑假,當然是十分快樂的。前幾天,我讀了林清玄的散文《清歡》,受益匪淺。林先生是個熱愛生活,愛咀嚼生活點點滴滴的人,他所謂的清歡,指的是寧靜、平淡的生活,從中提取出的歡愉。我的暑假時光也是這樣。

放暑假我和同學去了南京。南京是一座歷史古城,把我們從現代發達的社會帶到了悠揚的歷史古國。當時的中國是那樣的腐敗。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用心品味當時那段不敢回首的殘酷歷史。遊覽完南京,雖然我沒有見到多麼美的山河風光,也沒有在遊樂場的過山車上刺激的尖叫,但我穿越了歷史,豐富了知識,讓緊張了一學期的心情得到了平靜,這或許就是清歡。

運動能使人身心健康。暑假的前一段時間,我和媽媽每天晚飯後在西溪溼地慢生活的林蔭小道上漫步。出發時已近黃昏,天空好似一幅油畫,看那雲彩,多有立體感,比梵高筆下的畫作更有魅力,更讓人喝彩!晚霞把湖水映紅了,預兆著明天的好天氣。真可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開始夜跑了,我飛快的衝向前面,向一匹被放生的小馬駒,重新獲得了自由任由汗珠從髮際、身體密密的流出來,直到汗水浸溼了髮梢,我才肯停下來,一口氣“咕咚咕咚”的喝下一整瓶水,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那感覺可比在五星級酒店吃豪華大餐美多了。這便是林清玄筆下的“清歡”。

書,就是生活。我喜歡暑假裡在書中尋找樂趣。《哈利波特》讓我步入了一個神奇的魔幻世界;《狼王夢》是我最愛的動物小說,主人公紫嵐(一隻母狼)嘔心瀝血培養狼王,卻失去了四隻小公狼,最後被女兒媚媚趕出家門,為了保護狼孫,它與金雕同歸於盡。紫嵐的不幸遭遇是我感慨不已。在書海中遨遊,無人干擾,悠閒自在,何不也是一種“清歡”

我的暑假時光是快樂的,正如林清玄所說:會享受生活,品味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清歡讀後感4

在一個手機軟體上,我無意間聽到了林清玄的文章,當時的第一感是樸素、柔和,沒有華麗的辭藻與冠冕堂皇的修飾,讓人讀了心神十分寧靜。於是在暑假裡我果斷地拿起了林清玄的一本《清歡》。

林清玄的文風是超然,總是加入許多宗教的色彩,使他的文章變得神聖而體現出無常。他喜歡引用一些禪學大師與佛教高人的話與故事,豐富自己的文章,更顯得神聖。

在一些人的眼裡,林清玄的文筆甚是古怪,比如《清歡》中的某篇文章的標題就是“玩物上智”,我們都說玩物喪志,可他的觀點卻完全不同。對於古董的喜愛,他卻偏偏喜歡上了,還要再過一個月再來買,看看那件古董還在不在,再判斷自己與古董有沒有因緣,最終決定買不買,這與那些對某些物件要傾其所有當即買下的古董家不一樣,我認為林老先生買古董的方式正如他所說。

這樣,當然不免遺珠之憾,遺珠也就遺珠吧!滄海如此之大,偶爾的遺珠也不必記掛吧!”如此置無價藝術於身外之人,實在令人歎服。

另一篇文章更是讓我會心一笑,“剪刀·石頭·紙”講述了這個時代手工的缺乏,無論什麼地方的人都在趨於一個相同的方面發展,這是非常可悲,幸好,還有林清玄,他懂得手工的魅力,他懂得手工禮物讓人感動的地方。“唯一能讓一個民族在世界人中保有獨特面目的是精密的手工吧!”

他會犀利的語言抨擊文學家的做作,“第四個詩人”就是批判了那些華麗而空虛的文學作品,只求金碧輝煌,不求實學。有一瓶很古老而醇香的酒,四個詩人遇見了,前三個詩人開始用大段大段的詩詞來描述酒的'香氣,而第四個詩人一口氣喝光了那瓶酒,他告訴他們:“我太遲鈍了,沒有那樣的境界,我看不見酒的芬芳,聽不見香的歌唱,也感覺不到翅膀的拍動,我只有用嘴喝它,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靈敏,把我提升到你們的境界。”那三個詩人多麼可笑用不存在的東西自欺欺人,這就是一個樸素的作家最痛恨的東西吧。

清歡讀後感5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空、永恆、無限、神聖、天使……都是那麼遙遠,可是當一個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隻百靈鳥,也就進入了生之祕境。

—題記

夏日靜好,如水的日子散發著淡淡的清歡,嗅著一盞茶的馨香,手裡捧著《清歡》,陽光投灑在書間,墨香攜著悠然的心境,品著避開車水馬龍後的寂靜,末了,靜靜地沉醉在書海中。

《清歡》由林清玄所著。作者通過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告訴我們享受清歡的意義。林清玄認為“清歡”的境界是很高的,它可以說是清靜的歡喜,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但在現代繁華都市能享受這種“清歡”嗎?我想在路邊安靜地散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裡,幾乎沒有清靜的一刻;我想認真欣賞山水美景,但是也無暇欣賞了,凡是有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我想……

這本書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篇就是《三生石》。提起三生石,我就感覺熟悉。我相信人類是有前世的。而在這篇文章中,我與作者的想法不謀而合,作者從知道三生石的傳說再到後來在杭州尋三生石,作者也覺得這一切是前世的期約。世界之大,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個知己的人很不容易,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關心你的人,以愛為燈,穿越時空;以美為光,照亮生命。當然,生命中極珍貴的偶然除了因緣還有很多。喝茶、創作、生活是人生的必然,但喝到永難忘懷的好茶、寫出動人心魄的文章,體會感動肺腑的生活純屬難得。

夏陽燦爛,茶香不散,輕輕合上書,輕嗅著茶香與墨香交織的芬芳,凝視著被陽光籠成金黃的“清歡”二字,心中也在輕嘆: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刻我體會到了一絲“清歡”!

清歡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清歡》,它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它,主要講述了:如果一個人內心的愛還不夠充滿,但只要心中有關懷、善意、溫柔,只要把這些表達出來,不久,內心的情感也會變得充沛!在生活中,宇宙、天堂等這些事物,都是那麼遙遠,可是當一個人深深的融入了某些事物,那麼也就可以觸手可及了。

在生活中,我們總投靠父母,無論在做什麼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向父母說明困難,而不是自己動腦筋,動手解決。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學習空間裡,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糾正錯誤,他們就像燃燒著的蠟燭。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

生活在現代的城市裡,是沒有什麼清歡的,仔細看一看大街小巷並沒有什麼清歡。原來綠蔭蔭的草坪,是留給孩子們放風箏的,可是現在草坪沒了,建起了一棟棟房屋,大街上隨時有垃圾,大大小小,堆滿了廢物,隨處可見到痰,細菌瀰漫在空中,大城市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受到了汙染。

唯有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那在生活中虛無縹緲的“清歡”。

生活中我們所碰到的,想過的,談過的事,都讓我們歷歷在目。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別人對於這個話題,他們的看法和見解,有的人,受到了啟發,人生有了個轉折點,有的人似懂非懂,但也通過這更加堅定自己了,這樣,對人生設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或前程很有幫助。

有時,我也會把我所有看過的書翻出來,重新翻看裡面的內容,便會想起往事,回憶會像柳絮一樣飛來,停留在你腦海的最深處。

讀書是一種娛樂的方式,而且讀書可以讓人沁人心脾,會讓我整個人更舒適,它就像無垠的宇宙,我們雖然永遠到達不了盡頭,但給了我們充實的生活。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我看來,他就像一隻小船,把我們從狹窄的河道帶進無邊的海洋。

我認為,知識可以讓人進一步瞭解這個世界,可以讓人在困境中擺脫,可以使人的科技水平更發達,讓人看上去有文化的底蘊,這種無形的力量激勵你不斷進步。

讀書讓人超凡脫俗,能讓人更上一層樓。讀書是人生坎坷路上的潤滑劑,智慧的光澤將露水注入我們乾枯的心田,勤奮能點燃智慧的火苗,懶惰才是埋葬天才的原因。

所以,讓我們開始走向讀書之路,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能增加自己的知識,讓我們更上一層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