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魅力讀後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魅力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魅力讀後感範文

教育魅力讀後感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果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國家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繫於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這便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擴充套件自身知識面,真正的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學生,投身於教育改革,做教育教學的開拓創新者。

那麼,魅力是什麼呢?如何提升自身魅力呢?漢語詞典解釋魅力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令人喜歡的感覺。極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一種教育狀態,不是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外表,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教育過程中,美麗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只有魅力之花才能永遠盛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學工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們要學會借鑑前人的經驗,多讀書,讀好書,並好讀書。讀罷,再將自己零碎的小感想寫一寫,並應用於實際。《教育魅力》中指出:“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原則,但不能千篇一律按固定的方式辦事,這就需要極大的創造性。”確實如此,教師有了知識,還必須具有創造性,創新開拓視角是超越自我的一種境界。這就要求教師在讀書的基礎上,做教育教學的開拓創新者,做一個聰明的教師。

本真是育人,然而當今教育卻出現一些亂象,譬如“綠領巾”、體罰、利用考試成績排位……在種種負能量層出不窮的同時,作為教師更應該堅守陣地,做一個真性情的教師。絕不把素質教育當口號,開拓創新。也許老師的一個擁抱,老師的一次鼓勵,一個眼神,就能帶給孩子無窮的力量。與孩子廝打吵鬧過是一天,溫馨和諧也是一天,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我想,聰明的教師一定懂得帶給學生力量,讓學生會愛,愛學,學做真人!

最後,我認為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極早的著手於教育教學科研活動。英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滕豪斯提出“沒有教師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有助於教師提高能力,使教師感受到幸福。更主要的是,教師與學生間接性的關係決定,教師的成長也就是學生的成長。

《教育魅力》中說:“這些教師身上,已經幾乎沒有教育魅力可言,難以使學生受到感染,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衰竭、進步變慢。”可見教師的魅力直接影響孩子,因此這個過程是一個由內到外的過程,是一個內在美與外在美統一的過程,是一個將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密切相連的過程!

教育魅力讀後感2

《教育魅力》一書是教育界名聲赫赫的於漪老師一生的經驗總結,也是年輕教師成長的鑰匙。

於漪老師在書中說:“我愛學生,愛生活,愛未來,愛蘊含著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裡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才會如清澈明淨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書中於漪老師和一系列教育大師散發出的迷人的教育魅力的動人故事以及一大批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關愛學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切地體味到教育是愛的感化,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它是由愛衍生的。教師的教育過程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過程。

書中給我衝擊力最大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在上海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說,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國小生,也應該真誠對待。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滿腔真誠。於漪老師對教育的經久不息,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讀罷此書,做為一名教師,我更要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響學生。

教育魅力讀後感3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我靜下心拜讀了葉瀾和張汝倫寫給老師們的通識教育叢書《教育魅力》在這裡我找到了青年教師成長的鑰匙。

一、教師的使命,應從責任中擔當。

幼兒教師從事的就是為一個民族“護根”的事業,要有使命意識,不僅要看到當下,更應看到未來。

有人說幼兒教師是個清苦的行業,但我們卻在清苦中保持冷靜,堅守一種超越感,因為我們每天都能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喜悅和快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想只有我們勇於將責任抗在肩上,勇於擔當,才能讓孩子們以我們為榜樣,學會了自己在社會中應該幹什麼,該怎麼做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點亮和啟迪孩子的心靈。我們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也就是為孩子們將來的行為負責。抱著一顆責任心去工作,我們就能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更出色。

二、教師的魅力,應從創造中尋找。

新時代的幼兒教師不僅是孩子們的貼身保姆、知心大姐姐、遊戲大玩伴、行為養成的引導者,更是一位和孩子們整天在幼兒園的每處角落、每個場景、每件細微的小事,大膽創造快樂的創造者。因為只有一個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合理融入了自己的創造性和個性,才能使自己及受教育者在完成教育過程的同時享受教育的美好。

我認為幼教事業和教師的魅力一定要與創造聯絡起來。和孩子們在一起,老師們也變得越來越像“大孩子”,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個女超人,無所不能;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個魔術師,百變戲法;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位藝術家,德藝雙馨;通過不懈的勤奮和努力,將自己出神入化的扮演成多種角色,用一種創造的智慧去鼓勵自己,即使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也能宅在家裡創造十八般武藝,開起直播,通過線上遊戲,指導家長激發孩子心中的創造潛力,活生生將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得風生水起。

三、教師的發展,應從自我中定位。

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作為教學管理者,若能敏銳地理解一線老師們表達的思想並按照他們本來面目接納他們,會發現他們往往會朝著積極的、建設性的、自我實現的、成熟成長的方向發展。個人要發展,首先要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突破防禦層,回到真我層,允許波動,允許節奏不同,允許差異,最終不忘自我定位,卓越發展。

幼兒教師青春活力、陽光自信,但如果想要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幼兒教師,就應該是個真誠、有責任、有目標,願意發現和創造的人。這樣的你,一定會有魅力。

教育魅力讀後感4

美國自白派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說:魅力有一種能使人開顏、消怒,並且悅人和迷人的神祕品質。它不像水龍頭那樣隨開隨關,突然迸發。它像根絲巧妙地編織在性格里,它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教育閃閃發光的魅力,不體現在高樓大廈和現代化設施,而主要體現為人的魅力、教師的魅力。

於漪老師說:我愛學生,愛生活,愛未來,愛蘊含著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裡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才會如清澈明淨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

品讀《教育魅力》,使我意識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於教育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個教師如果認定自己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認定教師這個職業,其出發點與歸宿都是學生的成長,能夠像於漪老師那樣把學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夠使自己教師職業的價值與樂趣體現在教師也生活在學生心中,那就真能夠像她那樣魅力無窮,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除了於漪老師的教育故事之外,書中還講了一系列教育大師散發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動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鄭玄、顏之推、韓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黃宗羲、王夫之等,近現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馬寅初、錢夢龍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關愛學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蹟。這麼多的教育故事鋪排開來,我們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帶著對生命的洞察和至愛,帶著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激發生命的活力。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盡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