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生活十講》有感

來源:才華庫 3.0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生活十講》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生活十講》有感

讀《生活十講》有感 1

生活本來就是一本精彩的書,當我們站在時間的洪流裡,需要學會思考,需要學會欣賞,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引領,讓我們用心去讀懂生活這本大書。

最近,我們“泰享讀”教師讀書會讀書二組的老師們正在讀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蔣勳的《生活十講》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生活的書,衣食住行、社會倫理、藝術文化等皆囊括其中。

作為一名老師,讀到其中跟教育有關的內容,總會激起我們內心的漣漪。張老師對書中第一章相關內容印象深刻。《新價值》這一章中講到:我們評判一個學生,是壞學生、壞孩子,因為他的分數不夠,可是他對人性可能已經有很豐富的理解;我們評斷一個好學生、好孩子,也是用分數,卻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對情感和倫理的種種課題。分數和人格的發展絕對是兩回事,法律系的高材生不表示不會犯罪。讀著這段文字,不禁讓人想到了最近網上熱議的北大經濟系學霸弒母后逃亡3年案。這個眾人眼中的完美學霸,居然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殺人惡魔。這不得不讓人思考,我們的教育評價體質,只注重分數,眾人眼中的`學霸,是因為他的分數出眾,可是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連基本的人性都泯滅了,這樣的孩子能堪稱完美嗎?但是,我們現有的教育體質很大程度上還是隻能培養出會考試的機器。《生活十講》中說:我們應該是給孩子最好的音樂,最好的文學,最好的電影,讓他們在裡面自然地薰陶,而這些,是不能考試的。如果,我們的教育真的能發展到這一步,那該多好。

吳老師讀了《生活十講》作者在文中提到這樣一段話很有感觸:現在這個時代,人們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彷彿最不重要的就是吃飯了。一天最重要的早餐,有多少人是在路上匆匆解決的,更不用說要花幾個小時準備一頓飯了。

其實,食物中是充滿回憶和親情的。異鄉的遊子,到哪裡都會懷念媽媽的味道,他想念的不只是食物,更是母愛和鄉愁。每次回家,我們常常感受到父母忙忙碌碌得做了一桌的好菜,他們的愛,他們的思念,他們的不捨都飽含在這一桌美食裡,千言萬語都飽含在食物中,他們不期待你大富大貴,但一定要吃好,不要虧待自己。正如作者在文末寫的:在新食代,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緩下自己的腳步,少吃一點,吃好一點,並且學會等待,等待花開、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節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複的手工步驟細心料理。

讀《生活十講》有感 2

閱讀完《孤獨六講》和《品質四講》,就接著看了《生活十講》,每一本都很精彩,每一本的內容都是來源於生活,經過了作者的敘述,思考,讀者看到的卻是高於生活的人生歷練。

全書從生活的十個方面進行闡述:新價值、新官學、新倫理、新信仰、談物化、創造力、文學力、愛與情、情與欲、新食代。每一個方面都是獨樹一幟,讀起來很有愉悅感,深深地被作者獨特的觀點感動、同化。

全書的內容有一個理論的核心:一切都是以人為本,要去探求內在的部分,探求那個“因”,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核心,接納所有的觀點,同時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框架、思想框架去形成自己的觀點。像情和欲這一章,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情慾的減低來自對情慾的瞭解。好像作者就這樣非常地坦誠,非常地真實,非常地人性化,向讀者一點點地論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表達任何一個觀點時,都會先申明不同於他的其他觀點並不是不好,並不是錯誤的。這樣的接納態度為讀者起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作用,即接納所有的一切,同時選擇專屬於自己的那一份。

看完這本書後,對我的最大影響如下:在這個熱鬧的世界之餘,在看到別人如何熱烈地、激情彭拜地過生活之後,還是回來安安分分地,更加堅定地做著自己,成為著自己。非常感謝蔣勳老師,讓我發現和成就了不一樣的自己。

讀《生活十講》有感 3

上個世紀90年代,蔣勳在臺灣的一家電臺主持一個名叫“文化廣場”的廣播節目,節目每週一次,每次大約一個小時,談論一些與文化有關的現象。這個節目做了十年,是當時臺灣頗有影響的收聽節目。2008年,有人根據當年的電臺錄音,將節目內容整理為“生活十講”。今年5月,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生活十講》,按照蔣勳自己的話說,“希望當年談的事件現象”,“在一個嶄新的世紀,能夠沉澱出一種清明”。

《生活十講》以娓娓道來的故事展開“生活教育”,內容從新價值的建立,到認識自我,再到心靈生活的滋養要件,比如倫理、信仰、愛情、價值觀、創造力等等。臺灣與大陸的文化同根同源,同樣的生活問題,在大陸似乎存在得更廣泛、更深刻。筆者看來,這樣的書對促進人們在這樣一個商業化巨速運轉的社會,如何轉變觀念,如何學會生活,具有積極的警醒意義。

“有自信的人,充滿富足的感覺,總是很安分地——做自己。”這是《生活十講》封面上的文字,具有開宗明義的作用。作者認為,文化不是呈現在上層的禮教中,而是點點滴滴滲透在生活不知不覺的行為中,他從價值、倫理、信仰、文學、情愛、飲食等十個方面為我們講述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自信的人,怎樣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核心,《生活十講》通篇都在關注人,關注人如何才能擁有健康的、多元的人性;關注社會,關注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多元的社會環境,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的目標。認為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定位和獨特的生命價值;要氣節,也要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新舊倫理既衝突又融合,個人自省與文化規範應該相互作用;物質和精神的快樂同樣重要,不可或缺;完滿的心靈生活不能缺少神話和文學;愛是一生的功課,人生的過程比結局更為重要;學會用心,學會等待,學會放緩腳步,才可以重拾生命的信仰。

雖然,作者一直在談“如何學會生活”,但談話類的節目,都有“說教”的意味。作為教授,作者對目前教育體制中出現的種種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學校絕對不是訓練一批考試機器的場域”,若教育體制從國小到大學都是以考試為導向,升學為目標,誰還會談人性、談藝術、談文化?其實,孩子們更應該接受最好的音樂、文學、電影的薰陶,而這些又不能考試。作者說,學校如果像養雞場、養豬場,將是巨大的悲劇。但反觀當下大陸的教育,不要說中國小教育只是將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掛在嘴上、寫在牆上的口號進行敷衍,大學教育也只是將就業作為培養的終極目標,年年加強的輔導員隊伍也只是希望學生別去跳樓、別出亂子。

作者認為,教育不是教書,而是一份救人的工作。一個老師在課堂上兩隻手機輪流響地忙著賺錢,學生也只能想著在畢業前趕快將腰包賺滿,畢業後即可用“第一桶金”繼續賺錢。“每個人都在物化自己與他人的過程中成為受害者”,這樣困在消費形態裡的教育,最後只能垮掉。同樣,作為家長,當自己在努力創造經濟奇蹟時,往往忽視對孩子的關懷;作為“回報”,孩子們會對這樣的冷漠與疏離進行反叛。對此,家長們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開出不一樣的花朵”。

作為美學家,作者認為“美是一種救贖”,這個“美”,可以是一句詩,也可以是一張畫。“人生是一座橋樑,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結局,而是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文學”。因為文學瞭解天地之心,呈現人生的`各個面向,有助於閱讀者建立寬容、理解的生命態度。

面對困擾青年人的愛與情,作者說,“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所有的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絕大多數的主題都在談論愛的問題,千百年來,沒有結論,因此,我們要探討這個主題時,要懷抱謙卑的心情。作者試探著總結到:“愛的本質是:人是為了幸福而活的。”“一紙婚約不能保障愛情,只有愛情才能保障愛情。”在《情與欲》中,作者認為,中國當下孩子的啟蒙教育中,“性”教育仍是一片空白。家長在諸如此類的敏感問題面前,總是含糊其辭;學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卻不教情教愛,因而引發了各種嚴重問題。為此,作者主張讓孩子們接觸一些嚴肅的情慾描寫的書,比如《金瓶梅》、《西廂記》、《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紅樓夢》等,使他們因此開始反省、思考,從而對人性的認識有所啟發,有所感悟。

作者說,“這是一個富裕的時代,商業的富裕提供了物質上的滿足,我們很容易得到想要的東西,一雙鞋子、一件衣服,甚至一個人,拿錢就可以買到了。可是中間有一個東西,在容易購買、容易販賣的過程中,遺失掉了,這個遺失的部分恐怕就是臺灣目前最大的難題。”十年過去了,這個遺失的部分恐怕也是我們今天的難題之一。《生活十講》開啟一扇扇觀察、思考社會的門窗,讓我們能反省來自內心深處的不解、苦耐、無奈與失望,從而使我們在滾滾紅塵中慢慢清澈起來,開始有意識地認認真真地做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