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

來源:才華庫 2.8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語錄吧,語錄是用平實、生動對話的體裁寫成的作品。你知道什麼樣的語錄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

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1

看了《姥姥語錄》,我想套用最近幾年常用的一個詞語來評價它,那就是,這是本接地氣的書。

的確如此,這本書所講的,就是一個農村老太太的事,什麼養雞下蛋、晒地瓜、做包子、……,再平常不過的生活,如果有稍微與眾不同的,就是她在老年喪子,還有,她有一個叫倪萍的外甥,所謂語錄,也都是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家常話,不會讓你看後覺得醍醐灌頂興奮不已,大道至簡,相對於那些玄乎高深的修靈書,《姥姥語錄》太平實親切了。

可是,當你帶著糾結、憤怒、鬱悶、怯懦的情緒看完這本書後,相信你會覺得心胸開闊,有種溫厚的力量託持住你,讓你心平氣和——這不是一本好書麼。

姥姥說“遺憾就是專門留下來的,否則就沒有這個詞了”;倪萍侄女成績優異報考中戲,錄取過程中被人質疑是走關係,倪萍覺得氣憤要去討公道。姥姥說“小妮子是你侄女,不想沾你光都不行,跟著受點委屈還不行嗎?”。這樣的理由,說出來不彆扭,聽著能順氣,老人對生活的平衡感,真是天生的。

現在的我們,對生活期望太多,心靈受到的羈絆越多,常常困在患得患失、焦慮、失落等等中,自覺脆弱卻無力自拔,我們,沒有給自己的心敞開這扇門,認知一種不一樣的思路,讓我們面對挫折能安撫自己,並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安撫。

姥姥的口頭禪裡,給予是福,分享是樂;姥姥說話時多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一來讓聽者覺得熨帖受用;姥姥說,想不通的道理,顛個個兒就想通了;見不慣的事,換個位置就見得慣了;姥姥說,“說平淡是真的”都是懶漢,誰不想爬到山頂去看看……你看,老太太的這些,不就是所說的高情商麼。

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2

放假在家,讀了倪萍的姥姥語錄,心裡滿是感動,書中回憶了倪萍與姥姥的相伴生活,五十年風雨的守護與關愛使人無不深深的感動與敬佩,感動那山東老人一輩子真實淳樸的人生智慧,感動倪萍與姥姥間那飽滿真誠的愛與情。

書中並沒有姥姥的照片,而我卻似乎從倪萍的文字中看到了她的模樣,一個活的明明白白的老人。

她是一個沒上過學的小腳老太太,並沒有受過什麼高等的教育,卻把人生的哲理看的透透徹徹,她從生活小事中告訴我們如何體會人生,面對生活。姥姥的每句話都讓我感受深刻,她的話語富含著對生活的熱愛。我喜歡她那句“快樂你別嫌她小,一個雖小,可兩個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人不能一天總想著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又能遇上幾個一百個快樂呢?是啊,知足者常樂,樂就是福。她是個平凡的人,卻有著非凡的智慧,她沒有什麼煩惱憂愁,是她教會了我如何樂觀面對生活。

想想書中姥姥的語重心長,那些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理一直迴盪在我的腦海裡,這不禁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姥姥,我同樣也是姥姥一手帶大,十四年的成長與關愛,她一直陪在我身邊,如今我長大了,可在她老人家眼裡我依舊還是個孩子,今年冬天下了場大雪,那天放學時見姥姥一個人在風雪裡張望著,我握緊她冰冷的手尋問她來幹什麼,卻只聽她說了一句”雪大天黑不放心,來看看你回家了沒有“ 我鼻子一酸也沒再說些什麼,只是緊緊的握著她的手,像小時候她緊緊拉著我的手一樣,和她慢慢的一起回家。 回憶自己的姥姥,書中倪萍姥姥對倪萍的關愛我更是感同身受,更加覺得親情的美好,姥姥年紀大了,我會及時的愛我的親人。

質樸的語言中流露著真摯的情感,那麼親切而溫暖,我已深深的愛上那位可愛的姥姥,合上書,我不會忘卻,姥姥的句句話語,那零零散散的記憶陪伴著我去走前方的路。

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3

一口氣讀完了倪萍的《姥姥語錄》,之所以一口氣讀完,放不下,是因為真的像倪萍說的一樣,這個老太太是家家都有的老太太,老太太的話每一句都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比一些哲學家的話更通俗,更易懂,更能滋養人的靈魂。更主要的是我們家也有個這樣的'老太太,也是小腳,也活到了將近100歲,也是一輩子很少生病,她也是我的姥姥,一個滿頭銀髮,連睫毛、眉毛都白了的壽星一樣的老太。

姥姥說的話,姥姥做的事情,多麼智慧,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是智慧真的和學識無關,和心靈有關,更關乎靈魂深處的東西。

“平淡是真,普通是好,這都是懶人說的話。你去問問山頂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說實話,他保準說他這輩子不後悔,下輩子他還要上山頂。”姥姥這句話是不是提醒了時下很多人,說這些話的我們是在堂而皇之地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找藉口不奮鬥,找藉口不努力!和姥姥相比,一些教育家,一些所謂的讀書人,都相形見拙。

“我”偷了公家一籃子麥穗,姥姥知道,但什麼都沒有說,幾天之後,我問怎麼還沒有吃到麥穗做的饅頭,姥姥問我:“你是從哪裡撿到的麥穗,怎麼釋出開,蒸不熟呀?”“我”不敢說,姥姥也不急,過個幾天,開啟碗櫃,那麵糰已經發黑了,長毛了。我哭了,說出了真相。姥姥說:“怪不得蒸不熟,偷的東西是蒸不熟的,不能吃。”在那個少糧寡食的歲月裡,姥姥竟然用那麼一大團面來教育一個五歲的孩子,不急於揭穿,不去訓斥,不去用過多的語言教育,可是這樣的教育多麼有成效啊!我們這些所謂的讀書人,搞教育的又有幾個有如此的智慧呢?

還有很多……

我決定買一本放在床頭,因為文中姥姥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麼樸素,又是那麼富含哲理。這個樸素而深刻的人生哲學支撐著姥姥走過了漫長的一個世紀,滋養了一個樸素的,大眾喜歡的倪萍。

姥姥語錄讀後感600字4

經過張建平校長的推薦,我在網上訂購了四本全部出自著名主持人筆下的書籍。其實,我在之前並不認為這四本書會有多好,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當我真正去看之時,我發現我錯了。其中,倪萍的《姥姥語錄》深深打動了我。

這一章主要寫的是姥姥離世前,倪萍先後用整理報紙、剝瓜子的方式,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變著法兒不讓姥姥老“,但在姥姥病危時,未能趕回去見姥姥最後一面,留下終生遺憾並沉痛懷念至今。

姥姥說:”麻煩別人自己心裡是苦的,幫著別人自己心裡是甜的。你幫了別人,早晚人家也會幫你,不信你試試?這一輩子你試不出來,下一輩子你孩子也能試出來。“”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了,福又回來了。“種善因得善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物極必反“,姥姥一輩子沒上過學,不認得字,但卻對做人的準則有實實在在的領悟。我們這些受著高等教育成長起來的”文化人“,是否想過”我為人人“?有沒有為了謀取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別人?有沒有肆意浪費著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不曾意識到節約克制?有沒有翅膀硬了,就再不會關心含辛茹苦哺育自己成長的長輩?這足以使我們這些”文化人“深刻反思一通。

同時我發現,所謂的平凡人,智慧卻是非凡的。姥姥和我們身邊很多老人家一樣,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也沒有什麼文化知識,卻比很多擁有高學歷的人士更明白、更善於把握和運用做人的道理。那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智慧,那些優雅得體的待人接物之禮,不知道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懂得?

回想自己故去已久的姥姥,也是把全部的身心都奉獻給了子女和後人,默默無聞地走過了自己的一生。對於她象大樹一樣的無私、無言,作為後人的我,又怎能不敬重和感念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