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讀後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1.5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商君書》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商君書》讀後感範文

《商君書》讀後感1

《商君書》也稱《商子》,現存24篇,戰國時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書》的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後分析,或先分析後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錄入《史記。商君列傳》(文字有改動),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關於《商君書》的作者,學術界頻有爭論。一種意見認為《商君書》基本是偽書,持這種看法的有郭沫若、黃雲眉、顧實、劉汝霖等。另一種意見是基本肯定《商君書》的作者是商鞅,持這種看法的除史志的編著者外,還有呂思勉、譚獻等人。第三種意見認為,《商君書》是商鞅遺著與其他法家遺著的合編,此書非作於一人,也非寫於一時,持這種看法的有高亨等人。的看法是,前兩種意見有些牽強,第三種意見有一定道理。《子—五蠹》篇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這說明商鞅確著有此書。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公孫鞅曰:—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這與《商君書—靳令》、《說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最後說: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

《商君書》正好有《開塞》、《農戰》篇,這說明韓非、司馬遷所見到的商鞅的著作,基本都在《商君書》中。但此書在後人編纂或流傳過程中,攙人一些其他法家的言論,這是不可避免的。法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法家著作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商君書》讀後感2

人類社會發展根本在於科學技術的提升,而科技的提升也不僅僅只是科技提升而已。人類想要通過科技發展來發展人類社會,同時要需要各方各面的配合,甚至在通過一個方面的配合的情況下令科技提升的同時提升這個方面的發展,以至於達到科技發展和這個方面發展的、螺旋發展上升連鎖良性發展模式,所以說社會發展其實是一個包含科技發展在內的多方面螺旋發展模式。而人類的社會發展而主要有科技發展、勞動經濟、生活空間的物質發展,和思想主義、階級劃分、社會制度的精神發展的這麼六大發展方面。

其中三大物質發展具有不可抗力的前進性,而精神發展才是人類主要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尤其是社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促使我們人類真正前進的最主要的根本。

中國在伏羲部落入主中原與女媧部落結成華夏之祖後,中國華夏人便一直著力建設完善的社會制度來發展好自己的生活。就在堯、舜、禹建立了初步的道德規範、法律法規、社會制度後,中國才在夏建立的國家下真正開始大發展。直到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中國各種思想才完成了第一次厚積薄發的大躍進。

而《商君書》就是在春秋戰國這樣一個思想活躍的氛圍中,出現的中國第一部社會制度的奠基之書。在《商君書》中通過社會關係和問題的各種現象、與商鞅對這些事情的理解,創造出了商鞅系的.社會制度體系——君主郡縣體制。

《商君書》讀後感3

半年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學者講《商君書》的,說《商君書》在很多朝代裡面只有君王才能讀,引起我的極大的興趣。最近在網上下載一個老版本的,看了一下。有很多地方確實不可理解。比如他提出了,國強民弱,國弱民強的觀點。開始讓我很迷惑不解。

仔細想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當一個國家的財富被政府拿的多的時候,民眾就拿的少一點。當民眾財務上不自由的時候,談什麼理想,談什麼抱負都是瞎扯淡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你一直窮下去,你就一直獨善其身。反觀富人是非常自由的,可以用腳來投票。這個國家不想待了,我去別的國家。富人都是能力強的人,一旦他們走了,這就是《商君書》上所謂的去強,當有能力的人都走了,這個國家就會更容易管理,更容易統治。

《商君書》上強調一個國家要強大,需要的不是人,而是奴隸。看過《商君書》,你就會對中國種種的現象有很好的解釋。

熱門標籤